行政文化力是指以中國特色行政文化理論體系為思想內涵、以行政為民、執法為公、服務為本的核心價值觀及行政道德自律為表現形式的一種行政文化的力量,是行政主體與行政文化相結合的產物。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行政文化力
- 外文名:Administrative cultural power
- 定義:行政主體與行政文化相結合的產物
內容,特徵,
內容
廣義的“行政文化力”一般可包括行政理論思維能力、行政核心價值取向、行政人員道德自律這三方面內容。
一是行政理論思維能力。理論上的清醒才有行動上的自覺。“行政文化力” 以主導理論,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為指導,以中國特色行政文化理論體系為思想內涵。黨的十八大提出了建設“人民滿意的服務型政府的戰略任務。在中國社會轉型時期,建設服務型政府一方面需要“建設職能科學、結構最佳化、廉潔高效、人民滿意的服務型政府”為目標。另一方面也需要從法治政府、責任政府、廉潔政府、協同政府、透明政府、節約型政府實施的角度思考實現路徑;即建設“人民滿意的服務型政府”要有人本思維、民主思維、法治思維,問責思維、便民思維、合作思維、數據思維等,當前尤其需要改革思維。要“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繼續簡政放權,推動政府職能向創造良好發展環境、提供優質公共服務、維護社會公平正義轉變。穩步推進大部門制改革,健全部門職責體系。”中央“十二五”規劃中提出,要“全面地推進改革”,“更加重視頂層設計和整體規劃”,這意味著我國政府改革思維能力已經進入提升到一個新的理論水平。
二是行政核心價值取向。行政核心價值觀是指政府必需擁有的終極信念,是政府如何處理各種社會關係中必須遵循一系列準則,進入實踐領域的政府價值觀應該簡單、清晰、明了。它的核心價值觀在於“以人為本”,崇尚“行政為民、執法為公、服務為本”,其出發點與最終目的是保障人的自由和全面發展,意味著政府的公共政策和執行都要從以人為本的宗旨出發。我國各級政府的核心價值可以概括為“愛民為民、便民利民”。“愛民為民”要求保障社會每個人的“生存、尊嚴、發展”的權益;“便民利民”要求政府注重人文關懷,堅持“民生為本,百姓第一”。愛民為民,是政府蝕 . 利民的內在動因;便民利民,是政府愛民為民的必然成果。
三是行政職業道德的自律。馬克思說過,道德是人類精神的自律,道德的自律特徵突出表現為,道德行為完全出自道德主體的主觀願望,出自個人的良心、良知和道義感,而不是由外力強制所為。行政職業道德的自律,是內化到行政人員心中的自覺意識。這些意識包括:忠於職守;公僕意識;依法行政;廉潔勤政;無私奉獻。行政道德的自律是對行政人員個人修養和個人品格的要求。市場經濟不能自發產生行政道德的自律,行政道德的自律,是由社會人文精神的教化和行政人員自身的道德修養培育出來的。
特徵
“行政文化力”具有五種特徵:
一是科學性,即引導政府樹立正確的行政觀,並在各級政府形成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
二是引領性,即作為主流文化,為實踐“人民滿意的服務型政府”,提供強大精神動力和智力支持。
三是歷史性,即這種“行政文化力”淵源於中華民族五千年文明史,又植根於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實踐。
四是服務性,即堅持以人為本的原則,以“愛民為民、便民利民”。為目標。
五是開放性,即堅持以我為主、為我所用的原則。同時,堅持抵制各種腐朽思想觀念的侵蝕。可見,“行政文化力”是一種發揮“行政正能量”的思想力量,對建設“為民務實清廉”的服務型政府至關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