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吟天下》是2013年群言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楊青。主要講述作者歷經四川廣元、劍閣、閬中、陝西西安、臨潼、河南洛陽、偃師、登封、鄭州、開封、山東菏澤、曲阜、泰安、濟南等地,歷時三十餘天。一路上見聞頗豐,自感受益匪淺。
《行吟天下》中描繪了作者對歷代興廢的喟嘆,揭示了中華文明的偉大,以及古代文人的悲劇。書中既有部分較為活潑的故事性描述,又有作者關於文明、文人、古今的深入思考。
基本介紹
- 書名:行吟天下
- 出版社:群言出版社
- 頁數:250頁
- 開本:32
- 作者:楊青
- 出版日期:2013年1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7802563941, 9787802563940
圖書目錄,文摘,序言,作者簡介,
圖書目錄
自序
尋跡大足
劍門關
山水精神
沉重的泰山
千秋雪
長安月
天下大佛
跋涉者
斑駁汴梁城
白公墓
嵩山
高原羌寨
南行記
漢代小城
古道瘦馬
閣樓前的宴席
尋跡大足
劍門關
山水精神
沉重的泰山
千秋雪
長安月
天下大佛
跋涉者
斑駁汴梁城
白公墓
嵩山
高原羌寨
南行記
漢代小城
古道瘦馬
閣樓前的宴席
文摘
就在唐僖宗離開四川的幾年後,一個叫韋君靖的陝西人來到大足,並成了此地的軍政首腦。
在戰亂迭起的唐末,軍閥多如牛毛,殺人越貨,搶奪地盤者比比皆是。這個韋君靖自然也不能例外,據說他也是個無惡不作的軍閥。不過,他卻有一點不同,原因是他還勉強算是個佛教思想的信仰者,所以他叉El夜擔心起自己的後事來。想想自己畢竟殺人太多,作惡太甚,心頭難免有點生畏,惟恐日後不得善報,無法輪迴。這種思想一起,韋君靖便坐不住了,思來想去後,他還是決定要開山鑿石,立佛避禍。於是,就在這種最樸質的想法下,大足有了第一次成規模的刻石風氣。
這裡本來遠離中原,甚至還略顯荒蠻,所以鮮有匠心獨具的工匠,好在僖宗南逃,一路尾隨而來的流民甚眾。於是韋君靖只是用了一些政令,便招來了大批的一流刻石工匠。就在離大足城不遠的北山,他們開山鑿石,興建石窟,由唐末而起,歷經五代和兩宋。
當我甩開人群,拾級而上,那排石刻長廊立時讓我驚羨。
那些對美的構建,那些線條的流轉,那些令人痴醉的神態,它們靈動而不浮華,威嚴又非恫嚇,瀟灑且無累贅。一個個鑿下的刻痕,正如中國書法里對於線條至美的追索。它讓生命涵蓋著無盡的力度,它們是在舞,是在跳,是在奔,是在跑,這些深具力度的線,飄過千年,久歷積澱,而今看來,卻叉依然活泛。這裡是線的藝術,即便是一尊尊石刻,它們也能匯入宣紙,成為畫面。即便是一片衣袂,一根佛指,一串念珠,一件飾品,它們也能收攬韻致,靈動不凡。這裡沒有風乾的軀體,只有奔騰的生命,靜態之下,皆是磅礴的力度,它們踩著鼓點,激起紅塵,一路滾滾。面對這樣的美,我無法視若惘聞,這些作品的創造者,只是一些工匠,它們由北而來,一路顛沛,衣食難保。又在一紙政令的驅使下,重拾刻刀,再塑至美。百年之中,大足刻石之聲不滅.一刀一鑿,凸起凹陷,是否他們已將此視為生命的宣洩。
這些石刻找不到一個有名姓的作者。
他們中的一些人,不僅只是工匠,更是藝術大師,是畫家,是雕塑家和建築家。歷史隱藏了這些偉大者的名字,滿目史書盡被殺伐的功業占據著,即便可以勉強拼湊出幾卷屬於藝術史的紙頁,卻大都又被帝王的權威所罩蓋。這些應召而來的工匠,多半不是文人,手中既無筆墨,滿腹言語便只得儲藏胸中,轉而化作精湛技藝,世代沿襲。他們是締造過美的,歷史對他們太不公平!長期以來,那些工匠都是一個被遺忘的角落,無言之中,他們只得埋頭閉目,然後又拿起鑿刀,揮汗如雨。比之於歐洲的菲狄亞斯和米開朗琪羅,中國古代的雕塑家們實在不幸。
公元九世紀到十世紀的那些日子裡,中國政局成了歷史中最動亂的部分。一個個朝代在幾十年中數番更迭,皇帝成了頻繁的趕場者,亮相和謝幕也儘是悲戚的鬧劇。在北山外面,是僖宗的疾馳,是朱溫的野心,大唐終究扛不住了,幾百年的盛衰,嘩啦啦裂作幾塊,又被搶奪,又被分割。五代的更迭,十國的動亂,這個時代,實在不是一個理想的去處。這一百年間,彌散的硝煙幾乎燻黑了幾堆史冊。這時,蘇東坡還沒有來,這裡只有一個李煜,在金陵的皇城中發悶,對著四十年的家國,看著三千里的山河,惶恐之中,案上的小令終究沒有作用,趙匡胤的兵鋒已經躍上了殘破的石頭城。
就在五代,無序的戰爭並沒有使一切停滯,這裡還有一幫善男信士,他們慷慨的拿出積蓄,請來工匠,依著這片山頭,鐺鐺作響。遠處的莫高窟還在建著,不過那裡有些遠了。這時候,中原的王朝自身不保,無暇他顧,一批批工匠也告別雲岡,逃離龍門,盡數南來。在這時,無名的大足擠上了歷史的拐點,它承接起大唐的余脈,並匯聚了一批真正的藝術家,然後命他們開鑿石山,接迎宋代。 宋代,一個製造美麗的稱謂!
剛剛還是威武的天王,端坐的佛陀,猛地一瞬,時間便流瀉到大宋的時空。晚唐的余息沒有了,流暢的線條淹沒了殘存的法度,大唐不再了,哪怕只是一片衣襟,一個回眸。往前走去,一尊“數珠觀音”立在一旁,她嘴角微翹,嫵媚恬靜,衣帶飄然,身姿略傾。她的雙手握在腹前,她不是老年形態,而是散發著青春之美的人間女性,淺笑一抹,拉進蒼生。這不是魏晉造像,滿是神秘,令人生畏,雖具美感,卻又不敢親近。在宋代,佛與人的距離在縮短,人們依然虔誠,依然跪地膜拜,但溫婉細膩的宋人已將她視作人形,傾盡心力,創塑美態。在大足,菩薩被人間吸納,她們成了恆定美學的標桿,後來者乾脆去掉“數珠觀音”的叫法稱,改之為“媚態觀音”。一個“媚”字,用之於觀音立像,好似輕蔑不敬,有亂綱常,但美的體昧已然沖脫禮教,摒棄牽絆,扎入人心。P4-7
在戰亂迭起的唐末,軍閥多如牛毛,殺人越貨,搶奪地盤者比比皆是。這個韋君靖自然也不能例外,據說他也是個無惡不作的軍閥。不過,他卻有一點不同,原因是他還勉強算是個佛教思想的信仰者,所以他叉El夜擔心起自己的後事來。想想自己畢竟殺人太多,作惡太甚,心頭難免有點生畏,惟恐日後不得善報,無法輪迴。這種思想一起,韋君靖便坐不住了,思來想去後,他還是決定要開山鑿石,立佛避禍。於是,就在這種最樸質的想法下,大足有了第一次成規模的刻石風氣。
這裡本來遠離中原,甚至還略顯荒蠻,所以鮮有匠心獨具的工匠,好在僖宗南逃,一路尾隨而來的流民甚眾。於是韋君靖只是用了一些政令,便招來了大批的一流刻石工匠。就在離大足城不遠的北山,他們開山鑿石,興建石窟,由唐末而起,歷經五代和兩宋。
當我甩開人群,拾級而上,那排石刻長廊立時讓我驚羨。
那些對美的構建,那些線條的流轉,那些令人痴醉的神態,它們靈動而不浮華,威嚴又非恫嚇,瀟灑且無累贅。一個個鑿下的刻痕,正如中國書法里對於線條至美的追索。它讓生命涵蓋著無盡的力度,它們是在舞,是在跳,是在奔,是在跑,這些深具力度的線,飄過千年,久歷積澱,而今看來,卻叉依然活泛。這裡是線的藝術,即便是一尊尊石刻,它們也能匯入宣紙,成為畫面。即便是一片衣袂,一根佛指,一串念珠,一件飾品,它們也能收攬韻致,靈動不凡。這裡沒有風乾的軀體,只有奔騰的生命,靜態之下,皆是磅礴的力度,它們踩著鼓點,激起紅塵,一路滾滾。面對這樣的美,我無法視若惘聞,這些作品的創造者,只是一些工匠,它們由北而來,一路顛沛,衣食難保。又在一紙政令的驅使下,重拾刻刀,再塑至美。百年之中,大足刻石之聲不滅.一刀一鑿,凸起凹陷,是否他們已將此視為生命的宣洩。
這些石刻找不到一個有名姓的作者。
他們中的一些人,不僅只是工匠,更是藝術大師,是畫家,是雕塑家和建築家。歷史隱藏了這些偉大者的名字,滿目史書盡被殺伐的功業占據著,即便可以勉強拼湊出幾卷屬於藝術史的紙頁,卻大都又被帝王的權威所罩蓋。這些應召而來的工匠,多半不是文人,手中既無筆墨,滿腹言語便只得儲藏胸中,轉而化作精湛技藝,世代沿襲。他們是締造過美的,歷史對他們太不公平!長期以來,那些工匠都是一個被遺忘的角落,無言之中,他們只得埋頭閉目,然後又拿起鑿刀,揮汗如雨。比之於歐洲的菲狄亞斯和米開朗琪羅,中國古代的雕塑家們實在不幸。
公元九世紀到十世紀的那些日子裡,中國政局成了歷史中最動亂的部分。一個個朝代在幾十年中數番更迭,皇帝成了頻繁的趕場者,亮相和謝幕也儘是悲戚的鬧劇。在北山外面,是僖宗的疾馳,是朱溫的野心,大唐終究扛不住了,幾百年的盛衰,嘩啦啦裂作幾塊,又被搶奪,又被分割。五代的更迭,十國的動亂,這個時代,實在不是一個理想的去處。這一百年間,彌散的硝煙幾乎燻黑了幾堆史冊。這時,蘇東坡還沒有來,這裡只有一個李煜,在金陵的皇城中發悶,對著四十年的家國,看著三千里的山河,惶恐之中,案上的小令終究沒有作用,趙匡胤的兵鋒已經躍上了殘破的石頭城。
就在五代,無序的戰爭並沒有使一切停滯,這裡還有一幫善男信士,他們慷慨的拿出積蓄,請來工匠,依著這片山頭,鐺鐺作響。遠處的莫高窟還在建著,不過那裡有些遠了。這時候,中原的王朝自身不保,無暇他顧,一批批工匠也告別雲岡,逃離龍門,盡數南來。在這時,無名的大足擠上了歷史的拐點,它承接起大唐的余脈,並匯聚了一批真正的藝術家,然後命他們開鑿石山,接迎宋代。 宋代,一個製造美麗的稱謂!
剛剛還是威武的天王,端坐的佛陀,猛地一瞬,時間便流瀉到大宋的時空。晚唐的余息沒有了,流暢的線條淹沒了殘存的法度,大唐不再了,哪怕只是一片衣襟,一個回眸。往前走去,一尊“數珠觀音”立在一旁,她嘴角微翹,嫵媚恬靜,衣帶飄然,身姿略傾。她的雙手握在腹前,她不是老年形態,而是散發著青春之美的人間女性,淺笑一抹,拉進蒼生。這不是魏晉造像,滿是神秘,令人生畏,雖具美感,卻又不敢親近。在宋代,佛與人的距離在縮短,人們依然虔誠,依然跪地膜拜,但溫婉細膩的宋人已將她視作人形,傾盡心力,創塑美態。在大足,菩薩被人間吸納,她們成了恆定美學的標桿,後來者乾脆去掉“數珠觀音”的叫法稱,改之為“媚態觀音”。一個“媚”字,用之於觀音立像,好似輕蔑不敬,有亂綱常,但美的體昧已然沖脫禮教,摒棄牽絆,扎入人心。P4-7
序言
人總是奇怪,當你身居鬧市,雜務纏身的時候,自己的心性卻總會給你來上一點反抗,它會迫使你去思慮種種,辨析過往。而在諸多繁冗的思索中,我競也不免變得焦渴,充滿期待,於是,我推開門板.邁出腳步,去一程程的走,一路路的看。後來,總覺得不算盡興,於是便生出了此書的若干篇什。
我不是飽學大儒,更不是什麼喜歡啃書的學者.所以請大家原諒我的沒出息,不長進,因為我多半是寫不出什麼有用的篇目的,頂多也就是娛己娛人而已。但雖說是娛己娛人,起碼也要擺出一副做事情的樣子來才好,所以我便一坐數月,有了那些名目不一,難經推敲的文字。寫這些文字時,我大概還算年輕,畢竟才二十一歲的光景,所以用以改善修正的時日尚多,因此我也便樂於讓大家來指點和批評。
我常想歷史是否就意味著輝煌和頹勢,光彩或屈辱,不過,稍待年歲逐增,竟也發現這裡不光只是冰冷的字跡,還有一群鮮活的生命。在那些歷史的暗角之中,有陰森,有慘澹,但也有豁達和情性。歷史像是一條直線,它一筆拉到了現在,而文化則是一條曲線,它扭曲搖擺的挨到了今天。文人則成了那條牽引曲線前進的針頭,他們常常鋒芒畢露,但又會被磨損的銹色斑斑。
正如我在《長安月》中提及的顏真卿。當他兄侄殞命,悲痛之際,他只有取出竹筆,借著冷冷的燭光,塗塗抹抹。那一刻,顏真卿在伏案疾書,他在老淚縱橫,而身後的王朝卻在搖曳,卻在飄零。歷史提供了這個難得的視角,我們大概可平視起這位書者,這位將軍。在這時,顏真卿再不是什麼了不起的人物,他不過是一個失去家人的老者,力竭聲嘶的唐人,他身影單薄,又無人憐惜。或許,史頁里留給這個場景的筆墨實在吝嗇,但我們卻可以透過那些稍顯吝嗇的字跡,看到一個充滿血肉的生命。所以,我認為藝術和生命在此結合了,這種結合是超越時間概念和歷史局限的。也或者顏真卿就是那根針頭,他久被磨蝕,跌跌撞撞,但卻與歷史的車輪爭競到了現在。
當我一路去去,竟也發現在我身旁,一個個時代都已終結,它們消失於一塊塊灰暗的殘碑,匿藏在一片片瓦礫和土堆。王朝不再了,歷史沉默了,在那些荒原之上,或許只有一兩個人在悄然肅穆,在呆然佇立。我大概正踩著一塊石磚,我無法將其撼動,它太蒼老,我卻又太年輕,只有摩挲,只是注視,百年千年,興廢之間,皆在一陣西風,一場冷雨里化滅了蹤跡,在此,我年輕的生命的確顯得渺小。
所以,我有了一種巨大的悲愴感,這種感受只有用筆寫來才算過癮。站在那些曾經興亡過的地域,揣想往昔,竟發現一切都已不再,它們都以消隱,都已退去,那些曾是多么耀眼的名字,多么偉大的構建,而現在,卻什麼都沒有了,想到此,我又不免悵然若失。我記得我曾到過河南登封,那裡有一座中嶽廟,那天當我尋摸過去時,已然日近黃昏,那裡的道士正做著晚課,那些聲音聽似語勢平緩,但其實卻跌宕有序,大有玄機,它們伴著一陣青煙,穿過門外的古松,融進夕陽的薄霧。我呆在門前,不禁懷想種種。歷史,過客,來人,似乎都以湮沒,遁藏於這片夕陽的經聲。就在廟牆外面,一代代王朝,一世世文人,現在,都已不復。或許我的筆墨確實在做著無用的鋪排,但即便是無用,我也算執著過一次,慷慨了一回。想來人生就那么點時間,留給我們折騰的時日本就不多,所以,我能有機會在一件事情上花些功夫,費些時日,大概也能勉強算作幸運。
歷史裡的紛繁不是我想要的,我更喜歡那些被文明青睞的人群,那些被歷史選擇的智者。他們以一腔氣血,一片痴情,固執的站著某個風捲雲起的關口,橫著眉,豎著目,任由世間的秋風吹打,任憑嘲諷與污穢的傾瀉。一個時代總會有這么一批人,總會有一批忘記自己而又覺醒自己的人,不過他們往往不會好運,要么衣食不全,要么顛沛流離,甚至還會有客死異地的危險。杜甫或許便是如此,他一路行去,他不知自己是在跋涉,他也不知前路會在哪裡,但是他卻以一種最為敏銳的眼光記載了身邊的一切,他是那個時代的先覺者,他得以被歷史所青睞和選擇,或許,這便是不朽。同時,他又的確是一個悲劇式的人物,在那些江水邊上,便出現了一個難得的三度景深,憔悴的杜甫,破舊的老船,後面還跟著一個搖搖欲墜的王朝。 我常想,是否有一些東西能夠超越時間,它不屬於無情的史冊,也不屬於單調的墨跡,它是超越文化,超越地域,超越人生的東西。這種東西能夠時隔千年,卻妖舊如新,能夠歷經各代,卻又不被隱沒。它對於目不識丁的人而言,不會成為他們的苦惱和懊喪,它對於風姿卓異的人而言,又能使之低首和敬慕。想到此,我也漸漸有所徹悟,大概一個文化形象在歷經浩劫之後,便會升格為一種生命形象。這種生命形象已然不是單純的肌體感官,而是一種文明血脈的傳承,它們不是符號,不是數字,也不光是一句旬詩,一幅幅畫,而是一個個活脫脫的人,是一股股強健奔涌的力,是這些,匯成了文明的脈絡。它不會有所偏袒,它不會流連於煩囂和錦繡,是它的出現,才構建起華夏文化的精髓,如果這時,還在談論艱澀的學問,我以為,實在顯得無用和窘迫。
我比不上李白,李白家資頗厚,所以買得起船,雇的上馬。我則不同,既是囊中羞澀,又是才智平淺,我多半只有穿一雙舊鞋,戴一頂草帽,背一個破包,一路走走停停,看到有趣的事情便停下,看到幾個破廟老觀也停下,於是湊湊熱鬧,談談閒話,就這樣來回走了一程,現在想想也算有點意思。
現在,那些歷史過去了,有的只有幾卷舊書,被人擺在那裡,雖視作經典,卻被高高孤懸,終究沒有多大意義。至於那些精彩過,傲岸過,敞亮過的文人,也已作古多年,他們成了一個個遺蹟,散落各處,引著後來者去紛紛追尋。我想會不會有這樣一個時代,它能比秦漢更磅礴,比魏晉更風流,比唐朝更包容,比宋代更糕致,又比明清更多元,大概,現在就正是時候了。
我或許還是太年輕,我沒有過多的積澱,沒有深厚的學識,我的目光太淺,我的視線太窄,我撐不起挪么多歷史的嘆息,我猜不透那么多文明的言語。不過。我還是有一點自信,即便沒有上述種種,但我卻多了一點銳氣,增了一些豪邁,至少我還在體驗著犯難後的痛苦,迷惘時的掙扎,酒醉後的咆哮,逆境時的慘澹。這些,都不屬於成熟,而是青春。成熟或許是人生的目標,但成熟不該過早在青春時代來臨,它的降生,會讓急促的腳步放緩,會使高亢的笑聲低啞,會把勃發的雄姿扭曲,會讓慷慨的豪情熄滅。基於此,我以為青春多半還是美的。
或許,我會在未來的某時,筆底也生起一派肅然,我會用嚴謹的筆調,深刻的意蘊,吐露出心底的所思,不過,現在還不是時候。我該繼續趕路了,一程山來一程水,迢迢萬里,終歸有我的去處,何況,我的歷程也才剛剛開始。
我不是飽學大儒,更不是什麼喜歡啃書的學者.所以請大家原諒我的沒出息,不長進,因為我多半是寫不出什麼有用的篇目的,頂多也就是娛己娛人而已。但雖說是娛己娛人,起碼也要擺出一副做事情的樣子來才好,所以我便一坐數月,有了那些名目不一,難經推敲的文字。寫這些文字時,我大概還算年輕,畢竟才二十一歲的光景,所以用以改善修正的時日尚多,因此我也便樂於讓大家來指點和批評。
我常想歷史是否就意味著輝煌和頹勢,光彩或屈辱,不過,稍待年歲逐增,竟也發現這裡不光只是冰冷的字跡,還有一群鮮活的生命。在那些歷史的暗角之中,有陰森,有慘澹,但也有豁達和情性。歷史像是一條直線,它一筆拉到了現在,而文化則是一條曲線,它扭曲搖擺的挨到了今天。文人則成了那條牽引曲線前進的針頭,他們常常鋒芒畢露,但又會被磨損的銹色斑斑。
正如我在《長安月》中提及的顏真卿。當他兄侄殞命,悲痛之際,他只有取出竹筆,借著冷冷的燭光,塗塗抹抹。那一刻,顏真卿在伏案疾書,他在老淚縱橫,而身後的王朝卻在搖曳,卻在飄零。歷史提供了這個難得的視角,我們大概可平視起這位書者,這位將軍。在這時,顏真卿再不是什麼了不起的人物,他不過是一個失去家人的老者,力竭聲嘶的唐人,他身影單薄,又無人憐惜。或許,史頁里留給這個場景的筆墨實在吝嗇,但我們卻可以透過那些稍顯吝嗇的字跡,看到一個充滿血肉的生命。所以,我認為藝術和生命在此結合了,這種結合是超越時間概念和歷史局限的。也或者顏真卿就是那根針頭,他久被磨蝕,跌跌撞撞,但卻與歷史的車輪爭競到了現在。
當我一路去去,竟也發現在我身旁,一個個時代都已終結,它們消失於一塊塊灰暗的殘碑,匿藏在一片片瓦礫和土堆。王朝不再了,歷史沉默了,在那些荒原之上,或許只有一兩個人在悄然肅穆,在呆然佇立。我大概正踩著一塊石磚,我無法將其撼動,它太蒼老,我卻又太年輕,只有摩挲,只是注視,百年千年,興廢之間,皆在一陣西風,一場冷雨里化滅了蹤跡,在此,我年輕的生命的確顯得渺小。
所以,我有了一種巨大的悲愴感,這種感受只有用筆寫來才算過癮。站在那些曾經興亡過的地域,揣想往昔,竟發現一切都已不再,它們都以消隱,都已退去,那些曾是多么耀眼的名字,多么偉大的構建,而現在,卻什麼都沒有了,想到此,我又不免悵然若失。我記得我曾到過河南登封,那裡有一座中嶽廟,那天當我尋摸過去時,已然日近黃昏,那裡的道士正做著晚課,那些聲音聽似語勢平緩,但其實卻跌宕有序,大有玄機,它們伴著一陣青煙,穿過門外的古松,融進夕陽的薄霧。我呆在門前,不禁懷想種種。歷史,過客,來人,似乎都以湮沒,遁藏於這片夕陽的經聲。就在廟牆外面,一代代王朝,一世世文人,現在,都已不復。或許我的筆墨確實在做著無用的鋪排,但即便是無用,我也算執著過一次,慷慨了一回。想來人生就那么點時間,留給我們折騰的時日本就不多,所以,我能有機會在一件事情上花些功夫,費些時日,大概也能勉強算作幸運。
歷史裡的紛繁不是我想要的,我更喜歡那些被文明青睞的人群,那些被歷史選擇的智者。他們以一腔氣血,一片痴情,固執的站著某個風捲雲起的關口,橫著眉,豎著目,任由世間的秋風吹打,任憑嘲諷與污穢的傾瀉。一個時代總會有這么一批人,總會有一批忘記自己而又覺醒自己的人,不過他們往往不會好運,要么衣食不全,要么顛沛流離,甚至還會有客死異地的危險。杜甫或許便是如此,他一路行去,他不知自己是在跋涉,他也不知前路會在哪裡,但是他卻以一種最為敏銳的眼光記載了身邊的一切,他是那個時代的先覺者,他得以被歷史所青睞和選擇,或許,這便是不朽。同時,他又的確是一個悲劇式的人物,在那些江水邊上,便出現了一個難得的三度景深,憔悴的杜甫,破舊的老船,後面還跟著一個搖搖欲墜的王朝。 我常想,是否有一些東西能夠超越時間,它不屬於無情的史冊,也不屬於單調的墨跡,它是超越文化,超越地域,超越人生的東西。這種東西能夠時隔千年,卻妖舊如新,能夠歷經各代,卻又不被隱沒。它對於目不識丁的人而言,不會成為他們的苦惱和懊喪,它對於風姿卓異的人而言,又能使之低首和敬慕。想到此,我也漸漸有所徹悟,大概一個文化形象在歷經浩劫之後,便會升格為一種生命形象。這種生命形象已然不是單純的肌體感官,而是一種文明血脈的傳承,它們不是符號,不是數字,也不光是一句旬詩,一幅幅畫,而是一個個活脫脫的人,是一股股強健奔涌的力,是這些,匯成了文明的脈絡。它不會有所偏袒,它不會流連於煩囂和錦繡,是它的出現,才構建起華夏文化的精髓,如果這時,還在談論艱澀的學問,我以為,實在顯得無用和窘迫。
我比不上李白,李白家資頗厚,所以買得起船,雇的上馬。我則不同,既是囊中羞澀,又是才智平淺,我多半只有穿一雙舊鞋,戴一頂草帽,背一個破包,一路走走停停,看到有趣的事情便停下,看到幾個破廟老觀也停下,於是湊湊熱鬧,談談閒話,就這樣來回走了一程,現在想想也算有點意思。
現在,那些歷史過去了,有的只有幾卷舊書,被人擺在那裡,雖視作經典,卻被高高孤懸,終究沒有多大意義。至於那些精彩過,傲岸過,敞亮過的文人,也已作古多年,他們成了一個個遺蹟,散落各處,引著後來者去紛紛追尋。我想會不會有這樣一個時代,它能比秦漢更磅礴,比魏晉更風流,比唐朝更包容,比宋代更糕致,又比明清更多元,大概,現在就正是時候了。
我或許還是太年輕,我沒有過多的積澱,沒有深厚的學識,我的目光太淺,我的視線太窄,我撐不起挪么多歷史的嘆息,我猜不透那么多文明的言語。不過。我還是有一點自信,即便沒有上述種種,但我卻多了一點銳氣,增了一些豪邁,至少我還在體驗著犯難後的痛苦,迷惘時的掙扎,酒醉後的咆哮,逆境時的慘澹。這些,都不屬於成熟,而是青春。成熟或許是人生的目標,但成熟不該過早在青春時代來臨,它的降生,會讓急促的腳步放緩,會使高亢的笑聲低啞,會把勃發的雄姿扭曲,會讓慷慨的豪情熄滅。基於此,我以為青春多半還是美的。
或許,我會在未來的某時,筆底也生起一派肅然,我會用嚴謹的筆調,深刻的意蘊,吐露出心底的所思,不過,現在還不是時候。我該繼續趕路了,一程山來一程水,迢迢萬里,終歸有我的去處,何況,我的歷程也才剛剛開始。
作者簡介
楊青,蜀中布衣,閒暇時,樂於尋幽問古,且頗愛美景雅韻。弱冠出川遊歷,探訪華夏腹地,賃古騁懷,集結成書。本書以一種青年人的平視角度去洞悉華夏文化綿延之脈絡,在逝去的古蹟中求索失落的記憶,為我們從歷史的側面打開了一扇寂謐的暗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