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動:中國環境記者調查報告

行動:中國環境記者調查報告

2012年,是環保意識甦醒的一年。 隨著環境問題不斷進入公眾視線,引起全社會廣泛的討論和政府的高度重視,為環境保護帶來新的機遇。但保護環境,依然任重道遠。 本書收錄數位有著憂國憂民情懷的“環境記者”的調查報告,主題涵蓋環保法、環境信息公開、PM2.5、江河水、動物保護等等,通過深入調研,記錄下環境的現狀,也記錄下在這樣環境中人們的生活和命運,用正義和公正發出一聲聲振聾發聵的吶喊,其意義深遠。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中國環境記者調查報告
  • 外文名:China Environmental reporter Survey Report
  • 書名:行動:中國環境記者調查報告
  • 類型:科學與自然
  • 出版日期:2013年6月24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9787536071698
  • 作者:汪永晨 王愛軍
  • 出版社:廣東省出版集團,花城出版社
  • 頁數:300頁
  • 開本:20
  • 品牌:廣東花城出版社
基本介紹,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媒體推薦,圖書目錄,文摘,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記錄環保意識甦醒之年的重大轉折。
 數位憂國憂民的環境記者,通過深入的調研採訪,用正義和公正書寫中國最真實的環境近況。
 內容包括各類環境問題,既有民眾最關心的問題,也有本來隱藏起來的問題。

作者簡介

汪永晨,1954年7月生於北京,祖籍安徽。畢業於北京大學圖書館系。著名環保人物。1988年開始關注環境問題,製作過大量環保節目並多次獲獎。2000年被國家環保總局評為“環境使者”,2001年被國家環保局評為“環境保護傑出貢獻獎”,2007年當選2007綠色中國年度人物”,2008年當選美國《時代/CNN》“2008環境英雄”,同年獲得人民網“改革開放30年環保貢獻人物”榮譽稱號。2003年以來關注中國的江河,特別是呼籲並推動公眾對環境影響評價法的認知及有關部門對環境影響評價的執行、聽證會的召開。
王愛軍,《新京報》編委、評論部主編。1997年始寫新聞評論,發表評論文章千餘篇,被國內數家媒體聘為特約評論員。主持編輯的《新京報》評論版,是當今中國頗有影響的評論版面之一。主編《新評論》(5卷本)等多部著述。致力於環保公益事業,撰寫大量環保評論文章,其中“圓明園鋪膜事件”13篇系列社論獲得“2009年第三屆SEE.TNC生態環境報導獎”。

媒體推薦

2013年全國“兩會”期間,北京的空氣相當的不給力,既有漫天黃沙的沙塵暴,又有嗆得人喘不過氣的灰霾,讓參加會議的4000名全國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驚呼,真正見識了北京的空氣污染。而此時距離環保部公布《環境空氣品質指數(AQI)技術規定(試行)》剛剛過去一年。

當時公布環境空氣品質指數新標準時,很多人認為這是一場有關PM2.5戰役的勝利。其實,這就像給生病的人量體溫一樣,只是剛剛知道了病人是否發燒,治療還沒有真正開始。究竟引發病症的原因是什麼?該用什麼藥?一切尚未明晰。

圖書目錄

序 2012,環保慢慢甦醒的一年
緝拿PM2.5
河道之殤:北京7·21特大暴雨反思
《環保法》修法之爭
環境信息公開:掀不開的污染“遮羞布”
巧家爆炸案背後:“水電躍進”對地方社會的衝擊
環境群體性事件集中爆發
東方白鸛毒殺事件調查
西南大旱啟示錄
西南地質次生災害頻發背後
2012“江河十年行”紀事
“毒蘋果”事件
北京的水
零魚翅行動:不要再讓鯊魚流淚
烏梁素海之殤與增長的極限

文摘

緝拿PM2.5
劉世昕
(劉世昕,中國青年報首席記者,經濟部副主任。從事環境報導15年,曾獲中華環境獎等獎項。)
緝拿PM2.5的戰役或許該以2012年2月29日為起點。

那一天,也就是趕在當年的全國“兩會”召開之前,環保部正式發布了《環境空氣品質指數(AQI)技術規定(試行)》,並且要求全國所有城市在2016年1月1日之前都要以新的空氣品質標準進行監測和數據發布,而京津冀、珠三角、長三角的時間表則是從2013年1月1日開始。

與過去的空氣品質標準相比,新標準最大的變化是加入了對PM2.5和臭氧的監測。在當時一場關於空氣品質新標準的新聞發布會上,環保部副部長吳曉青坦言,如果按新標準進行監測和評價,全國將有2/3的城市空氣品質不達標。

空氣品質新標準的發布被認為是一場民間環保的勝利。因為按照環保部門最初的構想,在此次空氣品質標準的修訂中,PM2.5的監測和信息發布遠不夠提上議事日程,但2011年秋天起,一場起因是美國使館和北京環保部門關於北京空氣品質數據“打架”的辯論,不僅向民眾普及了PM2.5的相關知識,也最終使官方對PM2.5的信息發布提速。

甚至於在2012年,時任總理溫家寶所做的《政府工作報告》中還專門提到,要著力解決老百姓最關鍵的PM2.5等空氣品質問題。《政府工作報告》對民間關注的環境問題進行回應,這在過去是不多見的。

在專業人士那裡,空氣品質新標準的發布根本談不上是勝利——現有能源結構很難調整、煤炭消費總量依然很高;汽柴油標準太低,機動車污染治理尚未出台有效政策;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產業結構調整困難重重;《大氣污染防治法》缺乏剛性約束……諸多現實問題帶來的是嗆人的空氣,缺失的藍天。

2012年年底,國務院批准了《重點區域大氣污染防治“十二五”規劃》。按照規劃目標,到2015年,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等大氣污染嚴重的地區, PM2.5年均濃度要比2010年下降6%。

這樣的目標究竟能否實現?通過哪些手段可以實現?即便PM2.5的濃度下降6%,又是否意味著空氣品質的改善?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