症狀體徵,用藥治療,飲食保健,預防護理,病理病因,疾病診斷,併發症,
症狀體徵
血虛眩暈之證見有頭暈目眩,心悸氣短。神疲乏力,飲食不佳。面白不華,唇甲色淡,手足麻木,虛煩失眠。月經淡少。如有出血而至。肌膚甲錯,煩熱口渴。舌淡苔少,脈細數無力。如有出血或其他病者可有其各自的症狀特點。
用藥治療
保健藥方
原料:黑木耳30克,紅棗(去核)10枚,豬瘦肉500克。
做法:黑木耳用清水浸發後去蒂洗淨,同紅棗、瘦肉一起放入鍋內,加清水適量,急火煮開後,改文火燉2小時,調味食用。
營養功效:養血止血,適用於血虛眩暈、形體虛弱、食慾減退者。脾虛便溏、發熱者不宜。 血虛眩暈中醫治療方法
當歸15克 生芪30克 黨參12克 炒白朮12克
熟地12克 枸杞15克 元肉10克 炒山藥10克
炒白芍10克 菊花8克 川穹6克 炙甘草3克
大棗二枚引。
方解:本方乃當歸補血湯合歸脾湯加減化裁而成。臨證還可根據血虛之不同病因及其演變症狀適當增減。方當歸、黃芪、黨參、白朮、熟地益氣健脾、補血生血,現代研究黨參、白朮可助紅血球、血色素增長。氣為陽、血為陰,無陽則陰無以生,沒氣之統攝,則精血津液不能生成,因此黃芪補氣助陽;當歸補血助陰,二藥伍用效彰。枸杞、元肉、山藥滋腎補血,益髓生精,血為精所化,腦為髓之府,故能充腦止暈。菊花、白芍養肝血,揉肝陰,是治血虛眩暈之常用藥。方中少量川穹行血中之氣,起補而不滯之效。且為除勻之良藥。灸甘草、大棗配諸藥溫中健脾,養血復脈,起調補作用。
加減:
1、便秘加蓯蓉10克,火麻仁12克。
2、納食不化:加雞內金10克,焦四仙10克。
3、陰虛發熱者:加生地10克,地骨皮10克。
4、咳血者:加黃芩炭10克,白芨12克。
5、吐血者:加大黃細粉3克(沖服),藕節10克。
6、尿血者:加白芽根15克,小薊10克。
7、鼻出血者:加焦梔子10克,黃芩炭10克。
8、便血者:生地榆(醋炒)20克,槐花10克。
9、崩漏下血:加棕根炭10克,杜仲炭10克,阿膠珠10克,黑芥穗10克。
10、皮膚紫癜:加乾地黃,丹皮10克,炒白芍10克,旱蓮草12克。
飲食保健
食療方:(資料僅參考,具體請詢問醫生)
治體弱血虛、營養不良、眩暈:番茄100克,豬肝100克,粳米100克,生薑3片。先將豬肝洗淨切片,用鹽、醬油、生粉、米酒攪勻;番茄洗淨,切開;生薑洗淨,去皮,切絲;粳米洗淨放入鍋內,加適量清水,文火煲20分鐘,放入番茄,生薑,煮10分鐘,再放入豬肝,煮沸幾分鐘至豬肝剛熟,調味佐膳。
患者吃什麼好?
在飲食方面,宜多吃清淡利濕之品,如冬瓜、玉米、小米、荷葉粥、蘿蔔、豆類及豆製品、黑木耳、茄子、豌豆苗、西紅柿、萵筍、橘子、柚子、桃、豆油、茶、鯉魚、海蜇等。
患者不適宜吃什麼?
檳榔
為破氣耗氣食物。《本草經疏》中早有告誡:“病屬氣虛者忌之。凡陰陽兩虛,中氣不足,……悉在所忌。”故凡氣血不足,體弱之人的眩暈者,切勿服食。
荷葉
性平,味苦澀,雖能“上清頭目之風熱,止眩暈”的功效,但對氣血不足眩暈者,又當忌之。正如《本草從新》所言:“升散消耗,虛者禁之。”
此外,體虛眩暈者還應忌食蔥、姜、辣椒、胡椒、桂皮、蘿蔔、茶葉、白酒等辛辣香燥、破氣耗氣之物;
預防護理
本病暫無有效預防措施,早發現早診斷是本病防治的關鍵。
病理病因
血虛眩暈,多因生血不足,或失血過多而引起。失血者吐血、咳血、便血、崩漏等等;生血不足者如大病久疾,氣虛血損,脾胃虛弱,飲食減少,不能受氣取汁,變化為血,或患臟腑惡疾,(惡性病變)精血耗傷,或虛癆亡血,(再生障礙性貧血),或急癆血病(白血病)至精虧血竭,不能上榮於腦。
疾病診斷
證候:血虛眩暈,多因生血不足,或失血過多而引起。失血者吐血、咳血、便血、崩漏等等;生血不足者如大病久疾,氣虛血損,脾胃虛弱,飲食減少,不能受氣取汁,變化為血,或患臟腑惡疾,(惡性病變)精血耗傷,或虛癆亡血,(再生障礙性貧血),或急癆血病(白血病)至精虧血竭,不能上榮於腦。
氣為血之帥,血為氣之母,故常有氣虛而血脫,氣不攝血而出血者。臨床上氣虛與血虛眩暈,可同見於一個病人,互為因果,但二者又有區別,亦可單獨致暈,如中氣不足,清陽不升,少有血虛(貧血)之表現。而血虛眩暈,除有血虛之表現(貧血症狀(尚可兼有氣虛之象。因此在治療時區別對待,有專有兼。血虛者以補血為主兼顧補氣,如當歸補血湯之類。氣虛者以補氣為主兼補血,如補中益氣湯藥。
併發症
頭暈目眩,心悸氣短。神疲乏力,飲食不佳。面白不華,唇甲色淡,手足麻木,虛煩失眠。月經淡少。如有出血而至。肌膚甲錯,煩熱口渴。舌淡苔少,脈細數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