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血虛月經過少
- 性質:中醫病證名
- 類型:月經過少證型之一
- 原因:多因素體虛弱,或久病陰血不足
病因機制,治療原則,辨證施治,
病因機制
素體血虛,或大病久病傷血,營血虧虛;或飲食勞倦,思慮傷脾,脾虛化源不足,均使血海不充而致經量減少。
治療原則
治法重在濡養精血,以本病虛多實少,即使是瘀滯亦多屬氣血有傷,慎不可恣投攻破,以免重傷氣血,使經血難復。月經過少,常伴後期,並可發展為閉經,應積極治療。
辨證施治
主要證候:月經量少,或點滴即淨,色淡無塊,或伴頭暈眼花,心悸怔仲,面色萎黃,小腹空墜。舌淡紅,脈細。
證候分析:營血衰少,血海滿溢不足,則經行量少色淡。血虛不能上榮於腦,則頭暈眼花。血不養心,則心悸怔忡。血不營於肌膚,則面色萎黃。血虛胞脈失養,則小腹空墜。舌淡紅,脈細,均為血虛之象。
治法:養血調經。
方藥:滋血湯(《證治準繩・女科》)。 方中人參、山藥、黃芪益氣健脾以資生化之源,使氣生血長;四物湯補營養血,氣充血足,則經自調。如經來過少,點滴即止者,為精血虧虛將成閉經之象,加枸杞,山茱萸以滋養肝腎,填精益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