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色膠須藻

血色膠須藻,原植體半球形,棕褐色,成熟後群集而凝聚可達3cm厚的擴展狀硬殼,並具鈣質沉澱的膠質被。主要分布於國內浙江(泰順)、廣東(鼎湖山、黑石頂、南崑山)、海南(吊羅山、五指山、黎母嶺)、貴州(雲台山)、甘肅(五泉山);國外分布於歐洲、北美洲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血色膠須藻
  • 拉丁學名:Rivularia haematites
  • :藍藻界
  • :藍藻門
  • 中文學名:血色膠須藻
物種信息,分布範圍,形態描述,

物種信息

編 號: 227
定 名 人 :(D.C.)Ag.
參考文獻 :Syst.Alg.,p.26,1924.

分布範圍

浙江(泰順)、廣東(鼎湖山、黑石頂、南崑山)、海南(吊羅山、五指山、黎母嶺)、貴州(雲台山)、甘肅(五泉山);國外分布於歐洲、北美洲等。

形態描述

原植體半球形,棕褐色,成熟後群集而凝聚可達3cm厚的擴展狀硬殼,並具鈣質沉澱的膠質被,寬達30μm。絲體緊密集合,幼時近放射狀排列,爾後平行排列並形成區帶。藻鞘下部明顯,堅硬而緊密與藻絲緊貼,黃色或無色,上部擴展而形成漏斗形。藻絲末端呈毛狀。藻絲寬4.5—7.5μm,其下部細胞長度是寬度的2倍,中部長寬相等,上部長度是寬度的1/2倍。 生長環境:潮濕,乾燥,滴水或溪水衝擊的岩石表面。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