劇情簡介
1939年,抗日戰爭轉入艱苦的相持階段,日寇侵略的鐵蹄在湖南戰場受阻,
湖南成為抗日戰爭正面戰場的最前沿。中共黨員童蓮(
劉敏濤飾演)受黨組織委託,以湖南省抗戰救亡慈善總會工作人員的公開身份為掩護,承擔了開闢由重慶後方經
湘西雪峰山區,向湖南前線運送抗戰物資的地下秘密運輸線的特殊任務。湘西
雪峰山下,以
麻溪鋪鎮為中心,方圓數十里,古稱“
竿子營”,是九弓十七寨“竿民”世代居住的地方。開榨油坊的田大有帶著女兒田穗穗(
白靜飾演),在這裡過著平靜祥和的山民生活。麻溪鋪迎來了盛大的端午節,
龍舟比賽上,穗穗與青年
石三怒(
李桓飾演)一見鐘情,而麻溪鋪鎮鎮長龍太爺的兩個孫子龍耀武與龍耀文也分別喜歡上了穗穗。穗穗卻沒有想到,石三怒是與竿子營世代冤家的排幫首領麻大拐子的義子。
就在這一天,童蓮護送抗戰救濟物資經過麻溪鋪,遭到排幫搶劫,幸得田大有相救,麻大拐子卻因此認出了田大有正是十六年前殺死義兄石天保的仇人,他派出義子石三怒半途劫殺田大有,由此也展開了石三怒與穗穗之間一段剪不斷、理還亂的恩怨情仇。童蓮以民族大義爭取到了竿民對護送抗戰物資的支持,但排幫卻因與竿子營的世代冤仇,不肯放物資過境。田大有被迫代表竿民與排幫進行“天坑賭命”,關鍵時刻,穗穗代替受傷的父親上場,石三怒不忍下手,排幫輸掉比賽。但誰也不知道,負責運送物資的商人汪兆豐其實早與龍太爺合謀,利用這個機會走私大煙。為了與穗穗的愛情,石三怒離開了排幫,麻大拐子因此更加痛恨田家。就在石三怒與穗穗成親的這天,他得知過境的抗戰物資中夾帶有走私的大煙,率排幫幫眾下山搶劫,被保護物資的田大有擊斃。驚聞義父被殺,石三怒帶排幫人馬攻打竿子營,為保護鄉親不受牽連,田大有自盡,穗穗的婚禮驟變家破人亡、恩斷情絕的慘劇。童蓮帶穗穗離開竿子營,前往長沙,在路上,穗穗第一次看到了三湘大地的抗戰烽火,抗戰帶來的巨大民族創傷深深震撼了她的心。在童蓮的安排下,她參加了抗戰訓練班,學習醫護,投身抗戰。在救護國民黨新八十六師受傷官兵時,穗穗巧遇了龍耀文,原來他離開竿子營後,參加了這支部隊。在共同的抗戰歷程中,穗穗與龍耀文也在不斷成長。常德保衛戰打響了,新八十六師奉命承擔了最艱巨的阻擊任務,在童蓮、穗穗的努力下,全師官兵的愛國熱情被喚醒,師長鎖雲超與龍耀文帶領官兵,英勇作戰。戰鬥進行到最關鍵的時刻,一心為排幫擴充實力的石三怒卻來到常德,弄走了新八十六師的一批軍火,參戰的新八十六師損失慘重,穗穗與石三怒也因此更加決裂。中美聯合空軍
芷江機場決定在麻溪鋪設立秘密雷達站,新八十六師殘部奉命開往麻溪鋪,承擔雷達站的保衛任務。穗穗、童蓮回到湘西,她們克服重重困難,打破竿民固有的傳統觀念,最終贏得了全體竿民對抗戰的支持,雷達站得以順利建成。
芷江機場的存在,使日軍完全喪失了
華中地區的空中優勢,處處被動挨打。為了摧毀芷江機場,奪回制空權,1945年4月,日軍向湘西發動大規模進攻,中日
雪峰山大會戰就此打響。實力弱小的新八十六師奉命開上前線,阻擊優勢日軍,因寡不敵眾,全軍覆滅。日軍占領了麻溪鋪鎮,威逼龍太爺與全鎮百姓帶路前往尋找雷達站,龍太爺寧死不屈,跳天坑自殺。為保衛雷達站,童蓮用自己的行動號召起了九弓十七寨全體竿民,穗穗也上山找到石三怒,動員排幫參戰。往日的恩仇在民族大義前煙消雲散,排幫與竿子營組成了聯軍,層層叢林中,他們以原始的武器和祖傳的打獵手段,與武裝到牙齒的日寇殊死相爭,每一處草叢,每一棵樹後,到處都有弓箭、苗刀、鳥銃、竹籤和陷阱在等著日軍。硝煙瀰漫的戰場,竿子營那粗獷的山野情歌中,一個個女人背著自家男人的遺體,向山下的家園走去……
音樂原聲
類別 | 曲目名稱 | 作曲 | 作詞 | 演唱 |
主題曲 | 《郎上坡,姐上坡》 | | | |
片尾曲 | | | | |
主題曲根據湖南
張家界桑植縣民歌改編,原名《棒棒兒錘在岩板兒上》,又名《郎在山崗打一望》。
幕後製作
角色選定
中戲出身的
白靜,在校期間出演過數十部音樂劇,畢業後進入中國兒藝,對於表演已不是新手。出於對表演的熱愛,為了拓寬演藝事業的領域,白靜選擇進入螢屏。
男主角石三怒扮演者
李桓畢業於中央戲劇學院,當初劇組一直在苦苦尋覓尋找適合石三怒的演員,這個角色對演員要求太高,身為製作人和知名演員的張光北,得知這一訊息後,向劇組推薦了李桓,試戲後,覺得與劇中人物很相像,就推薦了他扮演石三怒。
宣傳活動
2008年7月21日下午,《血色湘西》劇中8位主演趕赴長沙,參加《
快樂大本營》節目錄製。這是《
快樂大本營》中嘉賓人數最多的一次。據《快樂大本營》製片人龍梅介紹,本次節目將把湘西作為地域文化重點突出,節目中將會穿插部分家庭戲。
首映儀式
207年11月29日,南本土大戲《血色湘西》在張家界老院子舉行首映式。導演龔若飛、編劇黃暉、製片人易進攜演員高梓淇、宋雨霏出席首映式。劇組主創人員的到來獲得當地民眾的歡迎。 《血色湘西》已定於30日晚開始在湖南衛視首播,此次創作班底基本啟用了《恰同學少年》的原班人馬。
影片評價
正面評價
抗戰民族大戲《血色湘西》以展現
湘西民俗民風,並將愛恨纏綿的兒女情長與抗日救亡的國家命運連線起來,讓該劇的整體脈絡厚重而豐富。這部由湖南廣播影視集團原創的大戲,帶給人的不僅僅是湘西的彪悍民風、秀美山色,更是一段熱血豪情和感人至深的衛國史詩。
(新浪網評)電視劇以1939年抗戰轉入相持階段為背景。湖南成為正面戰場的前沿,中共黨員童蓮承擔了向湖南前線運送抗戰物資的特殊任務。童蓮爭取到了湘西竿民的支持,但是有世冤的排幫卻不肯放物資過境,還上演了一場“天坑賭命”。由此引出了當地女子田穗穗,青年石三怒、龍耀文、龍耀武為代表的湘西軍民群像。吸引觀眾的不只是精彩的劇情和如畫的湘西景色,片頭片尾曲《血色湘西》和《
高山有好水》也朗朗上口。
(網易網評)反面評價
開播前還名不見經傳的男女主角“,如今被觀眾認識,“逮起”、“帶一個”等劇中的地方話也成了網路最新流行辭彙。但在《血色湘西》熱播的同時,台詞太粗俗、場面太血腥、模仿《邊城》之類的話題也源源不斷。
(新浪網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