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由血漿中的電解質、葡萄糖、尿素等小分子晶體物質所形成的滲透壓叫
晶體滲透壓,而在小分子物質中右80%來自鈉離子和氯離子。由於晶體物質分子量小,溶質顆粒數較多,晶體滲透壓約占血漿總滲透壓的99.6%。
晶體滲透壓可以改變細胞內外液體平衡。
血漿晶體滲透壓升高引起
抗利尿激素分泌,使腎小管重吸收水分增多,尿量減少,尿液濃縮。
性質
水和晶體物質可自由通過毛細血管壁,血漿與組織液中晶體物質的濃度幾乎相等,他們所形成的晶體滲透壓也基本相等。細胞外液中的晶體物質大部分不易通過細胞膜,而且細胞外液的晶體滲透壓保持相對穩定,這對保持細胞內、外水的平衡和細胞的正常體積極為重要。
套用
等滲、低滲、高滲溶液——在臨床上和生理實驗中所使用的各種溶液,其滲透壓與血漿滲透壓相等,稱為等滲溶液(iso-osmotic solution),滲透壓高於或低於血漿滲透壓的溶液稱為高滲或低滲溶液。濃度為0.85%的NaCl溶液為等滲溶液,紅細胞懸浮於其中可保持其正常形態和大小(等張溶液)。 需指出的是,並非每種物質的等滲溶液都能使懸浮於其中的紅細胞保持器正常形態和大小,如1.9%的尿素溶液雖然與血漿等滲,但紅細胞置於其中後,立即發生溶血。這是因為尿素分子可自由通過紅細胞膜,並依其濃度梯度進入紅細胞,導致紅細胞內身體有增高,水進入紅細胞,結果使紅細胞腫脹破裂而發生溶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