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清鐵(Fe)

鐵是人體的必需元素,具有生理活性的鐵除以血漿的轉鐵蛋白形式存在外,主要以血紅素的形式存在,因此,缺鐵會引起貧血。測定血清鐵可診斷缺鐵性貧血。

基本介紹

  • 名稱:血清鐵(Fe)
  • 所屬分類:生化檢查
正常值,臨床意義,注意事項,相關疾病,相關症狀,

正常值

成年男子:11.0-30.0/μmol/L(61-167μg/dl)。 成年女子:9.0-27.0μmol/L(50-150μg/dl)。 兒童:9.0-32.2μmol/L(50-180μg/dl)。 老年:7.2-14.4μmol/L(40-80μg/dl)。

臨床意義

一、病理性增高: (1) 紅細胞破壞增多,如溶血性貧血; (2) 紅細胞再生或成熟障礙性疾病,如再生障礙性貧血、巨幼紅細胞性貧血等; (3) 鐵的利用率降低,如鉛中毒或維生素B6缺乏引起的造血功能減退; (4) 貯存鐵釋放增加,如急性肝細胞損害、壞死性肝炎等; (5) 鐵的吸收率增加,如血色沉著症、含鐵血黃素沉著症; (6) 反覆輸血治療或肌肉注射鐵劑引起急性中毒症等。  二、病理性降低: (1) 機體攝取不足,如營養不良、胃腸道病變、消化性潰瘍、慢性腹瀉等; (2) 機體失鐵增加,如失血,包括大量和隱性失血,特別是腎炎、腎結核、陰道出血、潰瘍病等,泌尿生殖道和胃腸道的出血; (3) 體內鐵的需要增加又未及時補充,如妊娠、嬰兒生長期等; (4) 體內貯存鐵釋放減少,如急性和慢性感染、尿毒症等均可引起鐵釋出減少; (5) 某些藥物治療,如促腎上腺皮質激素或腎上腺皮質激素、大劑量的阿司匹林、消膽胺等。 三、生理性降低:婦女在月經期、妊娠期,嬰兒在生長期,因體內鐵的需要量增加,可使血清鐵降低,屬於生理現象。

注意事項

(1) 血清鐵1天內早晨最高,下午逐漸下降。應留取早晨空腹時候的血標本。 (2) 檢查前慎用鐵劑治療或禁食含鐵高的食物,如動物肝臟等;禁食能和鐵絡合的物質,如茶等。

相關疾病

血色病性心肌病,鐵中毒,缺鐵性貧血,殺蟲脒中毒,血卟啉病性周圍神經病,妊娠合併缺鐵性貧血,特發性高嗜酸性細胞綜合徵,遺傳性血色病,鐵利用性貧血,溶血性貧血

相關症狀

血分不足,貧血,心音異常,猝死,關節疼痛,脾腫大,肝腫大,腹水,糖尿,色素異常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