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生僻字,指一種昆蟲,體扁平狹長,黑褐色,前翅短而硬,後翅大,折在前翅下,有些種類無翅,尾部形狀像夾子,多生在潮濕的地方,為害家蠶。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蠼
  • 外文名:qú
  • 粵 語]:fok3keoi4
  • 筆畫:20
基本釋義,古籍解釋,

基本釋義

ㄑㄩˊ
音韻參考
[廣 韻]:其俱切,上平10虞,qú,遇合三平虞群
[粵 語]:
部首筆畫
部首:虫部外 總筆畫:26
五筆86:JHHC 五筆98:JHHC 倉頡:LIBUE
筆順編號:251214251112511 1 3 2 4 1 1 1 2 1 5 4 四角號碼:56147 Unicode:CJK 統一漢字U+883C
常用詞組
1. 蠼螋qúsōu
[earwig] 昆蟲,體扁平狹長,黑褐色,前翅較短較硬,後翅較大較圓,折在前翅下,有些種類無翅,尾端有角質的尾鋏,多生活在潮濕的地方

古籍解釋

康熙字典
《集韻》厥縛切,音矍。《類篇》獸名。母猴也。《司馬相如·上林賦》蛭猱蠼猱。
《司馬相如·大人賦》蠼以連卷。《索隱注》韋昭曰:蠼,龍之形貌。
《篇海》音瞿。與蠷通。詳蠷字注。 蠼猱之蠼本作玃,別詳犬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