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蠻漢邊雞
- 別稱:右玉雞、麻雞
- 分布區域:內蒙古與山西接壤的地帶
- 品種起源:逐漸繁衍擴大而形成
- 產地分布:涼城縣內
- 外貌特徵:公雞冠形直立,母雞冠形較小
- 生產性能:性成熟期為226天
品種起源,產地分布,外貌特徵,生產性能,蠻漢邊雞蛋,邊雞肌肉品質,國家級家禽,邊雞養殖技術,
品種起源
蠻漢邊雞的起源尚未見到史實記載.據民間相傳,該雞系清代雍正乾隆年間(約公元1750年左右)在原綏東四旗(今烏蘭察布盟一帶)進行墾殖時,自奉天府(今遼寧)帶來的大骨雞,經長期風土馴化,逐漸繁衍擴大而形成的一個獨特的品種。
產地分布
邊雞產區涼城縣位於北緯40°29′~40°32′之間,東經112°28′~112°30′。地處陰山南麓、長城腳下、黃土高原東北邊緣,地形總體特徵為四面環山、中懷灘川(盆地)。涼城縣海拔2305-1158米之間,北部為蠻漢山山系,山體狹而陡峭,最高峰海拔2305米;南部為馬頭山山系,山體寬而平緩,最高峰海拔2042米;中部為內陸陷落盆地——岱海盆地,岱海鑲嵌其中。屬中溫帶半乾旱大陸性季風氣候,年平均氣溫2-5℃;全年極端最低氣溫-34.3℃,極端最高氣溫39.3℃。一月份最冷,平均氣溫-13℃,七月份最熱,平均氣溫20.5℃。素有“七山一水二分灘”之稱。
內蒙古一些家畜家禽原種具有耐旱、抗病等特性,如邊雞、該地區局部小氣候多,致使邊雞的性成熟期很晚。在補飼時主要餵給營養較好的莜麥.長期以來,在民間一直有選大蛋孵化的習慣。這些因素均促使形成了這一優良品種。
外貌特徵
公雞冠形直立,母雞冠形較小,有明顯的S壯彎曲,冠色鮮紅。喙短粗略向下彎,以黑、褐、黃色居多。眼大有神,虹彩呈紅色或黑紅色。臉、肉垂、耳葉均呈紅色。臉部較清秀,著生有長短不一的細羽。
公雞的羽毛主要為紅黑或黃黑色,個別為黃白和灰白。母雞的羽色有白、灰、黑、淺黃、麻黃、紅灰和雜色七種。黃麻色有可分為深褐、淺褐、紅黃和麻黃四類。脛部有發達的脛羽。公雞主尾羽不發達;母雞的尾羽短而上翹。脛多呈黑色,少數呈肉色、灰色。胸骨較長。
生產性能
蠻漢邊雞的種蛋受精率為92%,受精蛋孵化率為80.3%,育雛率為90.23%,雛雞育成率為91.18%。性成熟期為226天,據1979年10月內蒙古農牧學院測定的結果,達到40%產蛋率的時間為251日齡,開產體重約為1.5kg。邊雞的年產蛋量約為100個,據1989年內蒙古農牧學院測定,500日齡產蛋量為70--96個,最高個體可達150--160個。
蠻漢邊雞蛋
初產蛋重55克。 平均蛋重60.1克,雞蛋的蛋形指數76.8,哈夫單位80.35,蛋殼厚0.414毫米,蛋黃占蛋重的30.8%,蛋白占56.9%;鮮蛋在8—14℃的室溫下保存20天后仍可全部達到AA級標準,但血肉斑率高,約為15%。
420日齡公雞全淨膛屠宰率為8O%、母雞為72.58%;6月齡公雞的淨肉占全淨膛重的75.54%,其中雙腿肉和胸部肉占淨肉重的75.57%。
邊雞肌肉品質
蠻漢邊雞具有屠宰性能好、肉質細嫩、營養豐富、肉品質好、風味物質含量高等特點,是一個非常優良的地方雞種。邊雞屠體的胸、腿肌豐滿充實,占屠體重的26.3%,肌纖維細嫩,皮膚顏色以白色和青色為主,適於加工成薰雞,右玉、卓資山、涼城縣梨木熏雞均享有盛名
國家級家禽
地方雞種血統的本土品種,俗稱“土雞”。我國是雞遺傳資源非常豐富的國家之一,收錄在《中國畜禽遺傳資源志—家禽志》中的地方雞品種達到107個。包括有青藏高原區的藏雞,蒙新高原區的邊雞吐魯番雞,黃土高原區的正陽三黃雞,西南地區的彭縣黃雞、舊院黑雞,東北區的林甸雞、大骨雞,黃淮海區的北京油雞、固始雞,以及東南區的浦東雞、仙居雞等。
邊雞養殖技術
邊雞是一個適應性強、耐粗抗寒的優良地方雞種。產於內蒙古自治區與山西省北部相毗連的長城內外一帶.因當地人民視長城為"邊牆",所以稱這一雞種為邊雞(在內蒙古稱蠻漢邊雞、山西省也稱為右玉雞)。邊雞具有良好的生產性能,肉質好,蛋重大的特點,而且好飼養,易管理,飼養範圍廣泛。邊雞基本特徵、繁殖孵化、飼養管理雞衛生防疫的整個養殖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