蠶豆菌核病是由小核盤菌、三葉草核盤菌引起的、發生在蠶豆的病害。可危害蠶豆地面根莖基部、莖蔓分枝處、豆莢等。
蠶豆菌核病在年度間早春溫度偏高、多雨或梅雨期間多雨的年份發病重;秋季多雨、多霧的年份發病重;田塊間連作地、地勢低洼、排水不良寒流侵襲受凍的田塊發病較重;栽培上種植過密、通風透光差、氮肥施用過多、植株生長不健的田塊發病重。
蠶豆菌核病的防治包括注意田園清潔、合理栽培管理、實行輪作以及噴藥保護(在發病初期開始噴藥,每隔7-10天噴1次,連續噴2-3次)。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蠶豆菌核病
- 外文名:Sclerotiniose of broad bean
- 病原:三葉草核盤菌、小核盤菌
- 為害作物:蠶豆
- 為害部位:根莖基部、莖蔓分枝處、豆莢等
病原特徵,為害症狀,侵染循環,流行規律,防治方法,
病原特徵
蠶豆菌核病的病原為小核盤菌(學名:Sderotinia sclerotiorum (Lib.) de Bary)及三葉草核盤菌(學名:Sderotinia trifoliorum Eriks),均屬子囊菌、柔膜目、核盤菌科,以三葉草核盤菌為更普遍。
三葉草核盤菌菌絲無色透明,逐漸變深褐色,有分隔和分枝。菌核黑色卵圓形或不規則形,稍扁平,直徑大多為6mm左右。菌核萌發產生單生或幾根束生的子囊盤柄。子囊盤漏斗狀,杯狀,直徑0.4-10毫米,子囊盤柄細或稍寬而長,稍彎曲,長度不等,可達4-5厘米。子囊盤上層子實層,含一層平行排列的子囊,其中間生有側絲。子囊圓筒形,(139-228)微米×(9-16.2)微米,有8個子囊孢子。子囊孢子卵圓形,(8-22.3)微米×(5-13.5)微米。
小核盤菌的菌核、子囊和子囊孢子的形態和三葉草核盤菌相似。菌核一般較大,直徑0.3-1.5厘米,有時可達2厘米,子囊(90-148)微米×(7-15)微米,子囊孢子(8-15)微米×(5-9)微米。
為害症狀
蠶豆菌核病可危害地面根莖基部、莖蔓分枝處、豆莢等。
莖染病,發病部位主要在莖基部和莖分杈處,發病初始產生水浸狀斑;擴大後病部呈灰白色繞莖一周,病莖皮層組織軟腐縱裂,縊縮,呈纖維狀,病部以上莖蔓和葉凋萎枯死。田間濕度高時,病部密生一層白色棉絮狀菌絲體,受害後莖幹內髓部受破壞,腐爛而中空,剝開可見白色菌絲體和黑色菌核。菌核鼠糞狀,圓形或不規則形,早期白色,以後外部變為黑色,內部白色。
豆莢染病,發病初在豆莢上產生水浸狀病斑,病部擴大後呈灰綠色軟腐,田間濕度高時,病莢上密生一層白色棉絮狀菌絲體。
侵染循環
病菌的菌核在豆田內越冬,翌年春天當氣溫達15-18℃以上及空氣比較潮濕時,在菌核上形成子囊盤與子囊孢子。子囊孢子散射後侵染四周植株,其散射時間可持續1個月左右。子囊孢子散發不能直接侵入健全植株,而是萌芽後在莖基枯葉或土壤表面形成大量菌絲體,這些菌絲與寄主接觸,在寄主外部生長蔓延,削弱寄主的生長勢,然後在適合的環境條件下侵入寄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