蠶繭乾燥

蠶繭乾燥

制絲過程中利用熱能殺死鮮繭繭腔內的活蠶蛹,並除去適量水分,將鮮繭烘乾成為乾繭的工藝過程,俗稱烘繭。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蠶繭乾燥
  • 外文名:Cocoon drying
簡介,乾燥規律,乾燥程度,乾燥設備,柞蠶繭殺蛹和乾燥,

簡介

cocoon drying
乾燥的目的是防止蠶繭貯存期間活蛹化蛾,蠶體遺留的寄生蠅卵出蛆和蛹體腐爛而損壞繭層,同時還使繭層經過熱處理後適當改變外層絲膠的易溶性質,增強煮繭抵抗能力,保護繭的解舒,有利於繅絲和貯藏。在蠶繭乾燥過程中,應根據蠶繭的特性,採用合理的溫度、濕度和風速,避免絲膠的過度變性,達到適乾均勻,保全繭質。

乾燥規律

蠶繭主要由繭層和蛹體組成。一般鮮繭中繭層重量只占18~24%。鮮繭中含有大量水分,通常 100公斤鮮繭烘到適乾繭時約要除去水分 60公斤左右。正常情況下鮮繭繭層含水率約在13~15%左右,蛹體含水率約在73~77%左右。所以,蠶繭乾燥主要是除去蛹體中的水分,而繭層僅失去少量水分。
蠶繭乾燥過程分為預熱、等速乾燥和減速乾燥等三個階段:①預熱階段,是對鮮繭加熱,熱能通過繭層透入繭腔內殺死蛹體,使蛹體水分進入蒸發期。②等速乾燥階段,是蛹體水分蒸發量最多、蒸發速度最快的時期。在這個時期內,蛹體水分的擴散速度與繭層表面蒸發速度處於平衡狀態,繭層溫度低於乾燥室內的空氣溫度,蛹體溫度又低於繭層溫度,一直持續到蛹體水分擴散速度逐漸落後於繭層表面蒸發速度時為止。③減速乾燥階段,是繭中水分逐漸減少,蒸發速度相應變慢的時期。這個時期內,繭的溫度逐漸升高到接近熱空氣的溫度。當蛹體內部開始蒸發時,減速乾燥即由第一階段轉入第二階段,直到乾燥結束為止。 蠶繭乾燥過程圖 乾燥方法 蠶繭乾燥方法有直乾法與再乾法兩種。直乾法將鮮繭一次烘成適乾繭,又稱一次乾法。這種方法可簡化乾燥操作,減少繭質損傷機會,缺點是乾燥設備的利用率低,鮮繭容易積壓。再乾法又稱兩次乾法,第一次先將鮮繭烘到烘率約為60%左右的半乾繭為止,俗稱“頭沖”;半乾繭經堆放3~4晝夜後,第二次再用較低溫度烘到適乾,俗稱“二沖”。這種方法可提高幹燥均勻程度和乾燥設備的利用率,是中國目前普遍採用的方法。
蠶繭乾燥的主要工藝條件有熱空氣的溫度、濕度、風速、鋪繭量和乾燥時間等五項。其中溫度、濕度、風速對蠶繭乾燥速度和乾繭品質影響較大,必須符合乾燥各階段的水分蒸發規律,如溫度應由高到低逐漸降低,濕度由低逐漸調高,風速由大到小逐漸調小。鋪繭量按鋪繭厚度計,一般以不超過橫臥2粒半繭高為宜,採用垂直穿透氣流的熱風循環式乾燥機以不超過 3粒高為宜。乾燥時間,“頭沖”和“二沖”一般均為3小時左右,直乾約5小時半到6小時。

乾燥程度

蠶繭乾燥程度有過老、偏老、過嫩、偏嫩、適乾等多種區別。適乾繭有利於繅絲和貯藏;偏嫩或過嫩繭解舒較好,但生絲清潔、潔淨程度差,且難以貯藏;偏老或過老繭解舒不良,繅絲困難,增加繅折。乾燥程度的檢驗,有計量法和肉眼驗蛹法兩種:①計量法以烘率或烘折表示:烘率為乾繭(或半乾繭)與鮮繭重量之比的百分率;烘折為烘成100斤乾繭(或半乾繭)需用鮮繭的斤數。計算時,乾繭以出灶(機)48小時以後的重量為準。②驗蛹法,將繭剖開取出蛹體,用手指驗蛹判斷其乾燥程度。在乾繭出灶後 2~20天內進行檢驗。適乾:蛹體留油,稍微用力撳捏即碎成小片或酥粒狀,拈之能捲成線香條,且指上染油。偏嫩:蛹體重油,撳捏成薄片或裂成軟塊,帶有膩性。過嫩:蛹體軟,未斷漿,撳捏成餅狀或破皮即見厚漿。偏老:蛹體撳捏成粉狀,指上不沾油,拈之不能捲成線香條。過老:蛹體硬,無油,不易撳碎。

乾燥設備

分為烘繭灶和乾燥機兩大類。均由烘繭室(乾燥室)、熱源(加熱)裝置、排給氣裝置和風扇等附屬裝置組成。 烘繭灶為一方形磚砌體,風扇車子灶是具有代表性的一種,使用最廣泛。以燃燒無煙煤直接供熱,再用風扇造成對流熱烘繭。優點是操作簡便,乾燥基本均勻,烘繭能力大,燃料省。缺點是“二沖”後階段溫度不易降低到80℃以下。 風扇車子烘繭灶示意圖
乾燥機有推進式、汽熱循環式、熱風循環式等數種。推進式乾燥機為一磚砌隧道式,兩端有進出門,兩側有風扇和排給氣裝置。供熱方式有火熱式、汽熱式、熱風式等數種。機內溫度分布前(進口)高后(出口)低。蠶繭載在繭車上每隔30分鐘左右間歇前進,到出口端完成乾燥。
汽熱循環式乾燥機有6層、8層、10層等型式,每層設繭網一層。乾燥室呈長方形,兩側和出口處繭網下裝有風扇若干組。相鄰層繭網的運動方向相反,移送蠶繭。繭網間有蒸汽管供熱,使機內溫度分布上高下低。鮮繭由最上層進入機內逐漸行進,然後逐層下落,到最下層出口端完成乾燥。
熱風循環式乾燥機也有6層、8層、10層等型式,大型機長約20~22米,小型機長約10米左右。結構和使用方法與汽熱循環式乾燥機基本相同,但機內不設風扇和蒸汽管。空氣由機外加熱後送入。機內分隔為上、下兩室或上、中、下三室,分成高溫、中溫和低溫三區。機外兩側設有各區空氣加熱器和送風、排風以及餘熱回用等設備,另有溫濕度自動控制和自動進繭、出繭、裝袋等裝置,是比較好的蠶繭乾燥機型。 熱風循環式乾燥機示意圖

柞蠶繭殺蛹和乾燥

柞蠶繭繭形大,蛹體重,鮮繭繭層率一般在10%左右。中國東北地區的二化性柞蠶,春繭僅作為秋繭種繭用,而秋繭除一小部分作春繭種繭用外,絕大部分用於繅絲。每年9月下旬秋繭收後,工廠都用鮮繭繅絲,直到次年4月。對於4月上旬以後的繅絲用繭,僅為防止出蛾才進行殺蛹和乾燥。中國南方地區,由於氣溫高,容易出蛾,不宜用鮮繭繅絲,所以和桑蠶繭一樣,需乾燥後貯藏,供繅絲用。
柞蠶繭殺蛹方法有:①凍殺法,在北方寒冬季節,把鮮繭散鋪在室外-18~-23℃地面的蓆子上,經反覆數次凍結、融化,可殺死蛹體。②烘殺法,用95~100℃的溫度殺蛹,和桑蠶繭相同,在乾燥工程中進行。
柞蠶繭的乾燥方法有兩種:一種是殺蛹後在露天繭籠保管過程中進行晾曬風乾,稱自然乾燥。另一種是用乾燥機烘乾,乾燥方法與桑蠶繭基本相同。由於柞蠶蛹體大,平均粒重在7克以上,且不勻率大,為使乾燥均勻,常用兩次乾法或三次乾法。半乾繭堆放時間比桑蠶繭長
乾燥設備有12台車的汽熱推進式乾燥機和大型四層熱風循環式乾燥機兩種,其結構原理與桑蠶繭乾燥設備同。但熱風循環式乾燥機是在機內中部設定雙層風道,將機身分隔為上下兩室,各室都是兩層繭網,分別送風排風。在機前還設有除塵裝置,用以清除混在繭中的樹葉、雜草和砂土等雜質。又在第一層繭網前端設有蛹體解凍裝置。
中國自60年代以來研究的蠶繭殺蛹、乾燥新技術有: γ射線照射蠶繭、β射線照射蠶繭、高頻電熱烘繭和蠶繭微波乾燥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