蠡湖水鏡廊

蠡湖水鏡廊

蠡湖,原名五里湖,是太湖伸向無錫城市的內湖。蠡湖水鏡廊位於無錫蠡湖邊上的蠡湖公園內,廊環園中苑——施苑而築,全長286米,為中西合璧的太湖文化石刻長廊。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蠡湖水鏡廊
  • 地理位置:無錫蠡湖邊上的蠡湖公園內
  • 開放時間:7:00——17:30 
  • 全長:286米
水鏡廊寓意,水鏡廊建築簡介,水鏡廊人文內涵,水鏡廊展示內容,地圖信息,

水鏡廊寓意

取名蠡湖水鏡廊,寓意太湖一方好水孕育了無錫人文,以水為鏡,映照前年吳地書畫藝術之瑰寶。蠡湖水鏡廊既有人文與自然關係的映照,又有山水和文化關係的詮釋,使得蠡湖山水因深蘊的文化而更具魅力。

水鏡廊建築簡介

蠡湖水鏡廊沿園中曲河蜿蜒,南側面湖臨湖,北側背河枕河,有分隔園、苑但隔而不斷之妙,更有串聯組合園、苑景觀之美,掩隱於公園“春之媚”、“夏之秀”、“秋之韻”、“冬之凝”四季林區,虛抱著施苑“流韻”、“天遠”、“悅紅”、“清輝”四座小亭,安然靜臥,親水而幽雅。所用建材以磚木為主,枕河面用白色實牆間以透空半牆,臨湖面以方木廊柱間以裝飾性漆木格柵,廊檐北高南低向湖心微傾,給人以靈動欲飛之感,整個建築線條簡潔,廊內顯得空明剔透,建築風格中西合璧,是蠡湖公園內諧于山水自然的一大建築勝景。
蠡湖水鏡廊書法作品石刻蠡湖水鏡廊書法作品石刻

水鏡廊人文內涵

蠡湖水鏡廊在設計時充分考慮將濃郁的古典文化和現代氣息有機地結合,長廊將歷代名家詠唱太湖、蠡湖的詩詞文賦,通過現代的書畫藝術和傳統的石刻手法表現出來,起到傳承文化,提升山水名城品位的作用。在無錫市委、市政府“蠡湖岸線環境整治建設與歷史人文景觀建設相結合”理念的指導下,在建設單位、實際單位和施工單位的共同努力下,使蠡湖水鏡廊還成為展示太湖山水文化的藝術長廊,充實了蠡湖公園的人文歷史內涵。蠡湖水鏡廊文化工程是無錫市重點打造的文化工程,也是第一個文化工程。蠡湖水鏡廊文化工程由無錫締業全景文化展示工程有限公司策劃、設計承制,於2005年10月1日對外開放。
蠡湖水鏡廊主題牆蠡湖水鏡廊主題牆

水鏡廊展示內容

蠡湖水鏡廊實牆一面廊璧以石雕工藝形式,將太湖、蠡湖山水作題的古賢今人詩畫、書法作品從前到後依次展示,還點綴有承載吳文化的出土文物複製品。其中展示的詩畫作品共26幅,書法24幅,作者年代跨度從東晉、唐、宋、元、明、清直至現代,少量是原作;文物複製品12件。展示的書畫作品中,既有無錫籍名家顧愷之、倪瓚、錢松喦、秦古柳、程及等名家的畫作,又有歷代知名文人墨客如王昌齡、白居易、范仲淹、蘇軾、歐陽修、唐寅、文徵明、湯顯祖、高攀龍、納蘭性德、郭沫若等對太湖、蠡湖的溢美之詞,在無錫市蠡湖地區規劃建設領導小組辦公室的精心策劃下,組織了錢紹武、沈鵬、周慧珺、吳覺遲、劉達江、劉鐵平、陸修伯等國內及無錫當地的知名書畫家,對這些辭賦進行書畫創作,運用一書一畫相對應的形式,即一首辭賦分別做一幅書法和繪畫的創作。在藝術表現形式上,書法採用石雕陰刻,充分還原書法家的書寫風格,繪畫則採用影雕的工藝,細膩地再現了畫作原有風格。廊首的 “生命之源”大型大理石浮雕,生動地演繹了水對於人的本源關係;廊尾的“上善若水”浮雕,則傳神地演示了以民為本,追求至善,崇尚“水善利萬物而不爭”品性的中華文化精粹。整個長廊的數十幅古賢詩畫作品權威地點睛了太湖、蠡湖山水的獨特風韻和情致;若干幅近現代名流和今人詩、賦和書法作品,傳達了錫人對太湖、蠡湖山水滄桑之變的感悟和對母親湖的由衷珍愛;幾幅無錫地區出土文物雕塑複製品,片言隻語地訴說著吳地文化的豐富多彩。蠡湖水鏡廊從建築的形態到廊壁的碑雕,無不散發著中西合璧文化氣息,為遊客了解太湖蠡湖提供了最直接的現實作品。

地圖信息

地址:金城西路與蠡湖大道交接處

地圖信息

打開百度地圖查看詳情

反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