蟾

鄭碼:IROS,U:87FE,GBK:F3B8

[本字] [簡體筆畫]19 [部首]蟲

[繁體]蟾 [繁體筆畫]19 [五行]金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蟾
  • 筆畫數:19
  • 部首:蟲
  • 筆順編號:251214351 3 3 44111251
讀音,基本解釋,詳細解釋,古籍解釋,常用詞組,

讀音

chán ㄔㄢˊ

基本解釋

chán ㄔㄢˊ
〔~蜍〕兩棲動物,皮上有許多疙瘩,內有毒腺,形狀像蛙。吃昆蟲、蝸牛等,對農業有益。俗稱“癩蛤蟆”、“疥蛤蟆”;古代稱“蟾諸”。簡稱“蟾”,如“~酥”(色白,可入藥)。“~宮”(月亮)。“~桂”。“~輪”(圓月)。“~輝”、“~光”、“~魄”(均指月光)。“~宮折桂”(舊喻科舉考試登科)。

詳細解釋

chán
(1)(形聲。從蟲,詹(zhān)聲。本義:蟾蜍(chú)簡稱“蟾”,即癩哈蟆)
(2)同本義 [toad]
小蟾徐行腹如鼓。――元·元好問《蟾池》
(3)又如:蟾壺(古代計時器。一種蟾蜍形的漏壺);蟾兔(蟾蜍與玉兔)
(4)傳說中月有蟾蜍。所以稱月為蟾 [moon]。如:蟾桂(神話中的月里蟾蜍和丹桂);蟾宮(指月亮中的宮殿)

古籍解釋

康熙字典
《唐韻》職廉切《集韻》之廉切,𠀤音詹。《爾雅·釋魚》鼃𪓰,蟾諸。《注》似蝦蟆,居陸地,淮南謂之去蚊。《廣韻》《張衡·靈憲》曰:羿請不死之藥於西王母,姮娥竊之奔月宮,蓋託身於月,是為蟾諸。《抱朴子》曰:蟾諸壽三千歲者,頭上有角,頷下有丹書八字。《𤣥中記》蟾諸頭生角者,食之壽千歲。《爾雅翼》蟾蜍,今之蚵蚾,背上礧礧,好服牆隂壁下者,五月五日收之,謂之辟兵。餘詳蜍字注。
又《廣韻》視占切,音棎。蟾光,月彩也。 《正韻》蟾蠩之蟾與月彩之蟾同,一物而有兩音者,方言之不同也。

常用詞組

蟾蜍
chánchú
(1)[toad]∶俗稱癩蛤蟆,兩棲動物,體表有許多疙瘩,能分泌粘液,吃昆蟲、蝸牛等小動物
下有蟾蜍,張口承之。――《後漢書·張衡傳》
(2)[the moon]∶指月球,因為傳說月亮里有三條腿的蟾蜍
chángōng-zhéguì
[succeed in the imperial examination] 攀折月宮桂花,比喻科舉登第,榜上有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