蟾宮曲·九日

《蟾宮曲·九日》是元曲作家張可久寫的一首被後人稱為“清而且麗”的散曲。作者借重九登高遠望,引發倦客思家的情懷;寫深秋時候景物,表達暮年愁緒的深沉。全曲飽含重陽悲秋、地隔天涯的惆悵情緒,給人以日暮黃昏、華年不再的無限哀嘆。該散曲借景抒情,語言清麗洗鍊,對仗工整妥帖。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蟾宮曲·九日
  • 創作年代:元
  • 作品體裁:散曲
  • 作者:張可久
  • 作品出處:全元散曲
作品原文,注釋譯文,詞句注釋,白話譯文,創作背景,作品鑑賞,文學賞析,名家點評,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雙調】蟾宮曲·九日
對青山強整烏紗,歸雁橫秋,倦客思家。翠袖殷勤,金杯錯落,玉手琵琶。人老去西風白髮,蝶愁來明日黃花。回首天涯,一抹斜陽,數點寒鴉。

注釋譯文

詞句注釋

①九日:農曆九月九日,中國人素有登高思鄉習俗。
②對青山強整烏紗:意為自己勉強登高。烏紗泛指帽子。
③歸雁橫秋:應為“橫秋歸雁”的倒裝句式。
④金杯錯落:酒桌上觥籌交錯。

白話譯文

面對青山迎秋風,強打精神整烏紗。望著北雁南歸急,橫空一列天邊掛。久居異鄉生厭倦,叫人如何不想家。艷裝美女意殷勤,連連斟酒滿金杯,纖纖玉指弄琵琶。人已老,轉眼西風吹白髮,蝶也愁,明日無情落黃花。不堪回首,望斷天涯,一抹斜陽,數點寒鴉。

創作背景

張可久終生仕途失意,故終日沉湎詩酒世界,寄情山水之間。由該曲內容與作者生平看,應為作者晚年重九登高,發此感慨。

作品鑑賞

文學賞析

這首隻有十一句五十三字的散曲,是一首遊客思歸之歌。題目中的“九日”,依曲中所表現出來的意思,應是“九月九日”之意。農曆九月九日,中國人素有登高習俗。佳節來臨,遊客思家,感慨萬千。故曲子前三句一下筆,詩人就寫出一位飽受奔波之苦的遊客懷中那濃濃的思鄉愁緒。在重陽佳節來臨之際,遊客遙對青山,目送遠歸的秋雁,臉帶倦容,強迫自己整理帽子(此處“烏紗”泛指帽子)。表面上看來,似是整理帽子,實是理順一下如麻的思鄉情緒。此幾句中,“強”、“倦”幾字,既寫出遊客出門在外所受之苦,又寫出了他們為生活所迫的無奈。是啊,該回家了。
接下去的三句作者筆峰陡轉,三個排句十二個字給讀者勾畫出一幅歌舞開平的歡樂情景:身著碧綠色服裝的美女,來往穿梭於席間,殷勤地招呼著客人。酒桌上觥籌交錯,笑聲不斷。眼見美食佳肴,耳聞琵琶妙曲。好一場紙醉金迷之夢。這三句化眼前之景為溫馨的舊夢。似夢非夢,與前三句之景形成鮮明的對比,真是天差地別。但夢畢竟是夢,過去的畢竟是過去。舊日的生活,如縣花一現,稍縱即逝。此時的遊客,不再留戀他鄉。“倦”、“思”兩字,正是這心情的最好寫照。
無論往日多么輝煌,人總會有老去的一天。西風中,遊客人老珠黃。在刻滿歲月風霜印痕的臉上,飄拂著幾縷白髮。甚至連身旁的蝴蝶也在為“明日黃花”悲嘆。往事或喜或憂,都是那樣的不堪回首。看那身後的路,竟是如此的坎坷和漫長。
看結束的三句,真感到很有點悲愴的氣氛:夕陽的餘輝,塗抹在天涯上,昏鴉在枯藤老樹上,發著悲切之聲,聲聲喚著遊子歸去。我們又何嘗體會不到“斷腸人在天涯”的蕭瑟淒涼之感呢?
就這首散曲所描繪的情景,氣氛而言,確實與馬致遠的《天淨沙·秋思》有異曲同工之妙。然而,本曲更注重於“修然獨遠”(劉熙載語)和“清而且麗“(朱權語)。元代散曲寫得如此清麗典雅兼備,惟有張可久。應該說,到了張可久,元代散曲創作已走完了文人化的歷程。

名家點評

青年作家凌澤泉《立體的鄉愁》:元張可久《蟾宮曲·九日》詞云:“回首天涯,一抹斜陽,數點寒鴉。”古詩詞中“寒鴉”常被作為一種淒婉的意象,一個“寒”字,盛著幾多的淒涼。想,一位漂泊他鄉年逾古稀的老者,秋涼四起,但見大雁南歸,心中難免浮起絲絲割捨不去的悵惘。日暮時分,天色漸暗,西天僅掛著一抹斜陽。日暮催步急,回首茫茫歸鄉路,不經意間,瞥見三兩隻寒鴉正打頭頂翩然掠過。即使寒鴉不語,斜陽下也是一派蒼涼。

作者簡介

張可久(約1270~約1348),字小山,一說名伯遠,字可久,號小山;一說名可久,字伯遠,號小山;又一說字鐘遠,號小山。慶元(治所在今浙江寧波鄞縣)人,最曲家,劇作家,與喬吉並稱“雙璧”,與張養浩合為“二張”。今存小令855首,套曲9首,數量為元之冠,散曲集有《小山樂府》《張小山小令》《張小山北曲聯樂府》等,《太和正音譜》中稱其為“詞林之宗匠”,並認為“其詞清而且麗,華而不艷”。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