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桂令·九日

《折桂令·九日》是元代張可久創作的一首元曲。此曲描寫的是作者重陽節郊遊時,看著蕭瑟的秋景、南歸的大雁,作者深感人生遲暮,難以再有作為;而每每回首往事,記憶深處的景象,如同眼前的秋景一樣,只有一抹斜陽和數隻寒鴉點綴著蒼涼的天空,別的什麼也看不到了;表達了作者暮年的愁懷。全曲情景交融,意境幽遠,為作者晚年心境的真實寫照。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折桂令·九日
  • 創作年代:元代
  • 作品體裁散曲
  • 作者:張可久
  • 作品出處:《張小山北曲聯樂府》
  • 宮調:雙調
  • 曲牌:折桂令
作品原文,注釋譯文,詞句注釋,白話譯文,創作背景,作品鑑賞,文學賞析,名家點評,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雙調】折桂令·九日
對青山強整烏紗。歸雁橫秋,倦客思家。翠袖殷勤,金杯錯落,玉手琵琶。人老去西風白髮,蝶愁來明日黃花。回首天涯,一抹斜陽,數點寒鴉

注釋譯文

詞句注釋

①折桂令:曲牌名,屬北曲雙調。
②九日:即農曆九月九日重陽節。
③強整烏紗:烏紗,帽子。化用孟嘉重九登高、龍山落帽的典故。
④翠袖:代指歌女。宋晏幾道《鷓鴣天》:“彩袖股勤捧玉鐘,當年拚卻醉顏紅。”
⑤玉手琵琶:指歌女彈琵琶助酒興。
⑥“蝶愁”一句出自於蘇軾的“相逢不用忙歸去,明日黃花蝶也愁”,此處“蝶愁”即人愁,照應著前文的“倦客”,“黃花”即菊花,映襯著曲題。
⑦“一抹”二句:代用秦觀《滿庭芳》:“斜陽外,寒鴉數點,流水繞孤村。”一抹:一道。

白話譯文

勉強整理烏紗帽打起精神登山。回歸的大雁橫穿飛過秋季的天空,在外漂泊困頓疲倦的遊子思念起了家鄉。回想那些歌女們殷勤勸酒,大家頻頻舉起酒杯,玉手撥弄著琵琶的場景。西風蕭瑟人已逐漸衰老長出滿頭白髮,蝴蝶愁飛明日黃花。轉過身來回看那茫茫天涯,只見一抹斜陽,幾隻飛遠的寒鴉。

創作背景

這首曲子是詩人登高遊覽時所作。眼見這蕭瑟的秋景、南歸的大雁,作者不禁觸景生情,勾起對故鄉的無限思念,寫下了這首抒發厭倦官場、渴望歸隱的情懷的曲子。此曲作於作者再任崑山幕僚時,時為至正九年(1349)。

作品鑑賞

文學賞析

“對青山強整烏紗,歸雁橫秋,倦客思家”,作者面對著青山,勉強整理一下自己的官帽,看著大雁回歸,多年漂泊在外的詩人不禁觸景生情,思念起自己的家鄉。首句中“青山”二字即指代歸隱,面對著大自然的美好景色,詩人聯想到自己奔波的一生,大雁尚有歸期,而自己卻多年客居他鄉。作者明著是寫天涯遊子對家鄉的思念之情,實則表達的仍是對官場的厭倦和歸隱的願望。這三句既寫景,又有情,情景交融,一個“橫”、一個“倦”字充分地表達了蕭瑟秋天詩人的倦息之情。
“翠袖殷勤,金杯錯落,玉手琵琶”,作者開始轉向回憶官場的生活,曾經有美人款款招待,鶯歌燕舞,賓主間頻頻舉杯,聽著那歌女彈奏美妙的樂曲。作者用三個對仗工整的短句,採用以點帶面的描寫手法,以小見大,看似是美好的回憶,實則這正是作者所厭倦的官場狂歡,他對此無半點留戀之情。“人老去西風白髮,蝶愁來明日黃花”,詩人已至暮年,白髮飄飄,恐怕也再無精力在官場中斡旋,該考慮一下自己的歸宿了。
“回首天涯,一抹斜陽,數點寒鴉”,詩人又轉而描寫眼前景,他向那遙遠的天際望去,只見一抹殘陽西下,幾隻寒鴉在空中遠遠地飛去。“寒鴉”曾多次出現在張可久的曲子中,用來表達一種蕭瑟、落寞的情緒,此處再次塑造這樣一種情境,更添惆悵之意,而他自己的經歷正如眼前的情境一樣悽慘、悲涼。這幾句中,詩人再次將自己的經歷與景物融為一體。
此曲真實地表達了作者歸隱的決心,同時也可以看出他作出這種選擇的無奈與矛盾。整首曲子語言清秀明麗,對仗工整,音韻和諧,極具藝術表現力。文中最大的特點就是情景交融,如“青山”“寒鴉”“夕陽”,實為寫景,但這景中均寄託著作者的惆悵之情。

名家點評

中國古代韻文專家熊篤:善於化用前人故事和名句人曲,而又如鹽溶水,不露痕跡,是此曲最突出的一大特色。此外篇法上,在悲情悲景中插入一段樂情樂景作為反襯,使之“倍增其哀樂”,也是本篇的巧妙之處。(《元曲鑑賞辭典》)

作者簡介

張可久(約1270—1350),宇小山,浙江慶原路人(浙江寧波鄞縣),元朝散曲家、劇作家,與喬吉並稱“雙壁”,與張養浩合為“二張”。 張可久是元曲作家中作品最多者,數量之冠,傳世、保存小令作品800餘首。他的散曲集有《小山樂府》《張小山小令》《張小山北曲聯樂府》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