蟻鳥科(學名:Thamnophilidae)屬鳥綱雀形目,共有47屬209種516個亞種。包括蟻鵙、蟻鷯、蟻鳥等。體長在10~36厘米之間,體型較小,翼短,大部份物種都是呈黑色、白色、赤色、栗色及褐色。羽毛可以是均一顏色或是有斑紋和斑點。雄鳥和雌鳥都有鉤狀啄。常在地面或低矮樹枝上活動,多數種類在地面覓食。喜食昆蟲,其中一些物種專喜食螞蟻,或追隨蟻群啄食被蟻群驅趕出來的昆蟲和小型節肢動物。其名字源於喜愛跟隨蟻群的習性。有些種類是拉丁美洲最常見的鳥類之一。分布於中美洲和南美洲的不遷徙鳥類。
基本介紹
外形特徵,分布範圍,棲息環境,生活習性,生長繁殖,保護級別,
外形特徵
蟻鳥科是美洲熱帶食蟲鳥,約45屬,209種,像近緣的灶鳥科(Furnariidae)一樣高度分化。長度一般在9.5∼37厘米之間;羽衣蓬鬆黃褐色(兩性通常不同);翅短圓;喙彎度各異,通常厚實,末端鉤狀,有時有凹口;腿強健,前面數趾的基部部分癒合。
蟻鳥科是一類體形中小的雀,最大的巨蟻鵙長45厘米重150克,最少的姬蟻鷯長8厘米重7克。一般而言,它們的翼短而圓,可以在茂密的樹林中飛行。腳爪強壯,尤其是那些會跟蹤螞蟻的物種,可以抓住垂直的樹幹。這類蟻鳥的爪比其他的更長,腳底亦較粗糙。蟻鳥的跗蹠骨長度與覓食方式有關。跗蹠骨較長的一般會在樹枝上站著捕食昆蟲,跗蹠骨較短的則會以翼來捕捉獵物。大部份蟻鳥的喙都相對較大及強壯。有幾個屬的蟻鵙的喙尖彎曲,而所有蟻鳥都有鋸齒狀的喙端,可以幫助抓住及咬開昆蟲。有的喙向上彎曲像鑿子。
蟻鳥科的羽毛柔軟,色彩並不鮮艷。大部份物種都是呈黑色、白色、赤色、栗色及褐色。羽毛可以是均一顏色或是有斑紋和斑點。兩性異形呈現在羽毛顏色及斑紋上。整體而言,雄雀多是灰色、黑色或白色組成的斑紋,而雌雀的則是淺黃、赤色及褐色。例如雄性的點翅蟻鷯主要是黑色的,而雌性的下身則是呈銹色的。在一些屬中,如Myrmotherula,雌雀羽毛可以用來分辨物種。很多蟻鳥的背上、肩膀或翼底都有明顯白色的斑紋,當受到威脅時,它們就會展示這個斑紋來嚇退敵人。
分布範圍
分布於中美洲,地處北美與南美之間,包括瓜地馬拉、伯里茲、宏都拉斯、薩爾瓦多、尼加拉瓜、哥斯大黎加、巴拿馬、巴哈馬、古巴、海地、牙買加、多米尼加、安提瓜和巴布達、聖文森特和格林納丁斯、聖露西亞、巴貝多、格瑞那達、特立尼達與多巴哥等國家和地區。南美洲,包括哥倫比亞、委內瑞拉、蓋亞那、蘇利南、厄瓜多、秘魯、玻利維亞、巴拉圭、巴西、智利、阿根廷、烏拉圭以及馬爾維納斯群島(也稱福克蘭群島)。
棲息環境
蟻鳥科的分布地是新熱帶界,大部份都出沒於熱帶。只有少量物種擴展到墨西哥南部及阿根廷北部。一些物種,如橫斑蟻鵙,其分布就橫跨了大部份南美洲及中美洲;其他如灰喉蟻鷯就只有很狹窄的分布區域。
蟻鳥主要棲息在潮濕的低地雨林。少量物種會棲息在高地,少於10%的物種會達至海拔2000米,幾乎沒有物種會棲於高于海拔3000米的地方。棲於最高海拔的是在亞馬遜盆地,在巴西、哥倫比亞、玻利維亞及秘魯的單一位點就有多達45個物種。物種的數量隨分布地的偏遠而減少,如墨西哥就只有7個物種。多樣性較低的地區可能存在局部的特有種,如委內瑞拉蟻鳥就只限於巴西、委內瑞拉及哥倫比亞的白砂土壤區。一些物種會特別與某些局部生境有關,如竹蟻鵙就分布在竹林的環境。分布在墨西哥和阿根廷北部的茂密森林或叢林地帶。
生活習性
蟻鳥科主要生活於熱帶雨林,是日間活動的鳥類,但大部份都不願意直接暴露在陽光下。它們會進行蟻浴,即利用螞蟻或其他節肢動物來擦羽毛。傳統上認為這是一種去除及控制羽毛上的寄生蟲方法,但也有指蟻鳥是以此來處理獵物身上難吃的物質。
蟻鳥科常在林地轟出大量昆蟲,然後吞食;一些物種也經常跟隨軍蟻群,以試圖從食肉蟻群處逃脫的蜘蛛、蜥蜴和小型齧齒動物為食。蟻鳥不擅長飛行,大部分時間都花在地面上。蟻鳥的主要食物為節肢動物。當中多數為昆蟲,包括草蜢及蟋蟀、蟑螂、螳螂、竹節蟲及蝴蝶和蛾的幼蟲。它們也會吃蜘蛛、蠍子及蜈蚣。它們可以快速吞下細小的獵物,也會在樹枝上處理較大型的獵物,去除其翅膀及刺。較大的物種甚至可以吃青蛙及蜥蜴。也吃果實、蛋及蛞蝓。
蟻鳥會以多種方式捕捉獵物。由於大部分蟻鳥都是棲於樹上,所以多是在森林下層及中層覓食,只有少數在冠層覓食。例如翅斑蟻鳥會在茂密的葉堆中覓食,用喙在葉子中翻轉尋覓。一些蟻鳥會站在樹枝上注視獵物,並迅速向前捕捉獵物;一些則會以翼來捕捉獵物。不論是哪一種方法,它們都會在葉間或下層跳來跳去尋找獵物。暫停的時間各異,不過體形較小的物種則更為活躍,暫停的時間較短。
兵蟻群是一些蟻鳥的主要食物。大部份熱帶的螞蟻都會組成大群,但蟻群很多都是夜間或在地底下活動的。新熱帶界的行軍蟻是最多的鳥類光顧的物種,因它們是日間並在地面活動的。以往認為光顧的鳥類是來吃蟻的,但研究發現多處地方的行軍蟻其實是驅獵者,將昆蟲或其他節肢動物及小型的脊椎動物帶到等候的蟻鳥處。有18種蟻鳥就是跟蹤蟻群進行覓食的,每天早上都會檢查兵蟻的巢。[這些物種會先到達蟻群的巢,再呼叫其他同類到來。
蟻鵙的叫聲一般都是重複及簡單音符組成,其歌聲很獨特,人耳也能夠分辨。蟻鳥以叫聲來溝通,尤其是在晚上的森林中。大部份物種最少有兩種叫聲,包括響亮歌聲及柔和歌聲。從歌聲的語境就可以得知其作用。側如一些響亮歌聲就與地盤有關,當有鳥類接近邊界時就會發出。鄰近地盤的蟻鳥會以歌聲受影響的程度來確定敵人的遠近。雄雀在保護地盤時會與另一雄雀對峙,而雌雀則會與雌雀對峙。雄雀和雌雀有可能會以響亮歌聲二重奏來維持關係。柔和歌聲的功用較為複雜,可能與維持關係有關。除了這兩類外,它們也會責罵潛在的掠食者。一些物種也會使用共同語言,如跟蹤螞蟻的叫聲提示。
生長繁殖
蟻鳥科的鳥類是一夫一妻制,白羽蟻鳥例外,會經常出現分開的情況。大部份物種都會建立自己的地盤,大小由馬努蟻鳥的0.5公頃至眼斑蟻雀的1500公頃不等。眼斑蟻雀的社群系統特別不同,繁殖對會成為核心,與雄性的子孫及其伴侶組成群族。這個群族的成員數量可達8隻,會聯合起來保護地盤。雄雀會帶食物到雌雀前示愛。雄性眼斑蟻雀會經常餵食雌雀,直至它停止自行覓食。另一種示愛方式是互相梳理羽毛。
鳥巢是由雙親一同建築的,某些物種的雄雀似乎會負責較多的工作。巢以樹枝、枯葉及植物纖維等製成,巢可以是懸掛在樹枝的叉位或兩根樹枝間,又可以是支撐在樹枝、蔓藤上,放在樹洞內或地上。一般呈杯形巢。雌鳥一般生兩到三枚卵,淺黃色帶黑斑。雙親共同孵化,只有雌雀會在夜間孵化。孵化期為14-16日,最長的如烏暗蟻鳥可達20日。雛雀出生時沒有羽毛及看不見東西,要由雙親照顧。雙親會一同孵雛雀,餵養幼鳥。蟻鳥雙親會像其他鳴禽般在巢內建築糞便囊。8-15日大的雛雀就到達換羽的年齡,雙親會呼叫及照顧雛雀離開鳥巢。當第一隻雛雀離開鳥巢後,留下來的父親或母親就會增加食物的份量予餘下的雛雀,以加速其生長率。換羽後,雛雀頭幾日都會匿藏,由雙親供應食物。一般要到兩個月大雛雀才可以獨立,有些甚至要達4個月時間。
保護級別
全部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ver 3.1:2009年鳥類紅色名錄。
極危(CR)——3種,瀕危(EN)——9種,易危(VU)——12種,近危(NT)——14種,低危(LC)——171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