蟹足腫病,中醫病名。是指有些人在受到外傷或者是開刀手術後的位置,其傷口癒合後所遺留下來的“疤痕”組織,比起想像起來應該的大小、還要大得多,這種外觀類似“螃蟹的前肢”、球狀突起物。相當於西醫病名瘢痕疙瘩。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蟹足腫病
- 發病部位:皮膚
- 相關西醫疾病:瘢痕疙瘩
- 主要病因 :體質
- 多發群體:青春期至三十歲左右群體
- 疾病分類: 外科—皮膚病
- 傳染性:無
名詞解釋,與西醫病名的關係,病因,診查要點,辯證論治,辯證要點,治療原則,證治分類,預防調護,
名詞解釋
是指有些人在受到外傷或者是開刀手術後的位置,其傷口癒合後所遺留下來的“疤痕”組織,比起想像起來應該的大小、還要大得多,這種外觀類似“螃蟹的前肢”、球狀突起物。
與西醫病名的關係
根據本病臨床表現及特點,與西醫病名瘢痕疙瘩基本相同。
病因
主要在於體質因素。
診查要點
診斷依據
1. 常見於青壯年,兩性均可累及。
2. 前胸、上背和上臂等處為好發部位,有時也見於臀部,女性病人還可見於穿耳環處。
3. 皮損表現為境界清楚、高出於皮面的瘢痕性斑塊、結節甚至腫塊,形狀可不規則,有時邊緣呈蟹足狀向外擴展。
4. 皮損在增生期常呈紅色,表面可有毛細血管擴張,以後顏色可轉暗,靜止期的皮損甚至可接近正常膚色。有時較大皮損邊緣區處於增生期而呈紅色,但皮損中央因處於靜止期而顏色接近正常膚色。
5. 病人常自覺癢痛,因局部摩擦、壓迫或氣候變化等因素也可產生刺癢或刺痛感。有些病人皮損局部過度敏感,即使輕微刺激也引起明顯不適感
辯證論治
辯證要點
本病從臟腑、虛實來辯證。濕熱實證表現為容易疲倦、胸悶、傷口不容易癒合的症狀,大便時常不成形;血瘀實證表現為患者受傷後、經常有瘀青不容易消退的情形,舌象呈現瘀紫色。
治療原則
中醫對於蟹足腫的治療原則,首重改善體質,臨床上,常見的蟹足腫體質比較偏向“濕熱”與“血瘀”兩種類型。
證治分類
1. 濕熱型
證候:患者經常有容易疲倦、胸悶、傷口不容易癒合的症狀,大便時常不成形,脈象濡數、舌苔黃濕。
治法:這種體質可以用豬苓、茯苓、澤瀉、白朮、甘草等中藥。
2. 血瘀型
證候:患者受傷後、經常有瘀青不容易消退的情形,舌象呈現瘀紫色,脈象則通常為弦澀。
治法:則可以使用活血化瘀的中藥來改善,例如當歸尾、川芎、桃仁、紅花、赤芍等中藥。
預防調護
1.儘量去除各種造成瘢痕增生的因素,減少瘢痕的生長。
2.預防瘢痕對機體造成的各種畸形和功能障礙,嚴重時注意儘量減少對患處的機械、化學、熱力的刺激,避免反覆牽拉、摩擦潰破,感染的發生。
3.平時注意防止創傷、燒燙傷、打耳孔、紋眉線等以免損傷真皮,特別是免役功能差的部位,如胸前,肩背等處。
4.平時常吃含鹼類食物如海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