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2日是普格縣螺髻山鎮的趕場天,彝族村民擠滿了新近開張的螺髻山旅遊市場———短短200米的街道上有著該鎮村民的近100個地攤。每逢趕場天,這些辦有營業執照和稅務登記證的村民就會背著裝滿百貨的蛇皮口袋,劃地為市,與山上的彝族村民進行交易。
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普格縣螺髻山鎮
普格縣螺髻山鎮實施“淨土計畫”見聞
眼見這繁華的景象,很難想像在5年前,螺髻山鎮竟然匯集了全縣近半數的吸毒人員,達179人。
32歲的螺髻山鎮黃草坪村青年積木且加在螺髻山旅遊街租了一間30平方米的門市,商店裡擺滿了琳琅滿目的家用電器,他對當前的生活十分滿意。然而在1998年以前,他卻是一個海洛因癮君子。1996年,積木且加小時候的朋友從昆明回來,既帶來了大城市的見聞,也帶來了海洛因。因好奇而上癮的他,兩年時間吸掉3萬餘元,家裡窮得有時連土豆都吃不上。
這是一個無可迴避的事實:上世紀90年代初,一些在村裡面稍有見識的青年不堪忍受貧窮,南下昆明等大城市打工,一些人學會吸毒和販毒。懷抱著致富的目的,他們將這門可怕的生意帶回了家鄉……
面對這一切,當時的鄉鎮幹部卻無計可施。1998年,涼山州全面啟動“淨土計畫”,從州、縣、鄉領導、幹部到村民小組長層層簽訂禁毒責任狀。每一位幹部、黨員至少負責一位吸毒人員的幫教工作,如未完成任務,將受到行政和經濟上的處罰。這樣的禁毒機制促使每一位黨員、幹部思考、探索,最終找到了一條禁毒的最佳出路———幫村民們走上致富路。
發展經濟需要資金,可是對於人稱“寡婦村”的毒品重災區螺髻山鎮黃草坪村來說卻是難上加難。2000年,經過鎮、村幹部的反覆協調,由村集體經濟進行擔保,甚至採取三五戶聯名借款的形式,黃草坪村的戒毒戶終於從農村信用社貸到了款。從2000年至 今,信用社向黃草坪村發放小額貸款總計15.3萬元,個體工商戶發展到300餘戶。
在“淨土計畫”的推動下,2002年以來,涼山州通過設立農業綜合開發扶貧項目,對螺髻山鎮的村民開墾荒灘給予每畝600元的補貼。村民們的積極性空前高漲,螺髻山鎮已有1000畝亂石灘被開墾成了美麗的稻田。與此相對應的是,今6月,該鎮的吸毒人員已下降到32人。
螺髻山鎮 從拖木溝到特色旅遊小鎮
這是更加開闊,也是更加宏偉的視野。興許,我們可以期待由日惹古達、書惹爾達、司惹氐尼和阿俄書補這些神子們手執銅叉所開闢的是嶄新的天地。
2月29,又到拖木溝。拖木溝也就是螺髻山鎮。
我為人面桃花,梨花掩映的彝家村寨而去,然而春天似乎還沒有越過那道巍峨聳立在西昌和普格之間的大箐梁子。在西昌已然是奼紫嫣紅的春天,在螺髻山鎮還只是含苞欲放的嬌羞模樣。
然而在螺髻山鎮新修的農貿市場,我還是感受到了沸騰的生活。活力、秩序、特色,那些人群中熟悉的面孔依然使我激動,那些手抱閹雞、趕著豬仔走進市場的同胞,那些邂逅的裹著花花頭巾的姐妹仍然拍打著我的心胸,並且吸引著我的快門。過去擁擠不堪的市場已改為停車場,白色的油漆畫著方正的車位,讓人一下子感覺到這個小鎮的變化。
變化,如果我們把自己的眼光轉向歷史的深處,並且沿著時光的隧道上行,這種感受就會更加強烈。
“大涼山上品彝風,螺髻山下過彝年”,這句定位精準、特色鮮明、訴求明白無誤的宣傳廣告,的確讓人過目不忘。它是近些來聲名鵲起的螺髻山鎮彝歷新年宣傳效益濃縮的精華。
然而,螺髻山鎮的前塵往事卻並不是這樣的,拖木溝是它之前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