螭(chī )或螭首,是古代中國上古神話傳說中的龍生九子之一,屬於一種沒有角的龍。在中國古建築或器物、工藝品上常用它的形狀作裝飾,嘴大、肚子能容納很多水,在建築中多用於排水口的裝飾,稱為螭首散水。盤螭,則是他兩兩盤卷的樣子,曹植《桂之樹行》即有上有棲鸞,下有盤螭的句子。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螭
- 其他名稱:螭首
- 神話體系:中國古代傳說
- 父母:龍
- 用處:建築中多用於排水口的裝飾
- 分類:神獸
- 鄭碼:ISLZ
- U:87AD
- GBK:F3A4
- 筆畫數:16
- 部首:蟲同“魑” [chī]
詳細釋義,典故出處,古籍解釋,
詳細釋義
(1) (形聲。從蟲,離聲。本義:傳說中的一種沒有角的龍) 同本義。中國古代傳統建築或工藝品上常用它的形狀作裝飾。
螭龍為蝘蜓,鴟梟為鳳凰。——《荀子》
項上帶著赤金盤螭瓔珞圈。——《紅樓夢》
《說文》:“螭,若龍而黃,北方謂之地螻,從蟲,離聲,或無角曰螭。”
《左傳·宣公三年》有“螭魅魍魎,莫能逢之”之載,其中“螭”字,據注家稱:“螭,山神,獸形。”
從上述各條文獻來看,有關螭的記述,最晚在戰國已開始。至於它的來歷,有說是“龍屬”或“龍子”,或“雌龍”,即母龍。其先為“山林異氣所生”,色黃、無角、獸形。
典故出處
螭是中國古代神話傳說中一種沒有角的龍。中國古建築或器物、工藝品上常用它的形狀作裝飾。它是龍九子中的一子,好險,勇猛,檐翹起的部分都有它,稱為螭吻。盤螭,則是他兩兩盤卷的樣子,曹植《桂之樹行》即有“上有棲鸞,下有盤螭”的句子。
古籍解釋
康熙字典
【申集中】【蟲字部】螭 ·康熙筆畫:17 ·部外筆畫:11
《唐韻》醜知切《集韻》《韻會》《正韻》抽知切,𠀤音摛。《說文》若龍而黃,北方謂之地螻。或曰無角曰螭。《前漢·司馬相如傳》蛟龍赤螭。《注》文穎曰:螭為龍子。張揖曰:赤螭,雌龍也。
又螭頭。《唐書·鄭朗傳》朗執筆螭頭下。
又螭紐。《蔡邕·獨斷》天子璽以玉螭虎紐。
又馬名。《西京雜記》文帝自代還,有良馬九匹,一名綠螭驄。
又《唐韻古音》醜戈切。楚辭,駕兩龍兮驂螭,葉上波字韻,又注引《淮南子》:爰止羲和,爰息六螭。 《正韻》亦作彲。《史記·齊世家》非龍非彲。 《韻會》亦作離。《史記·周本紀》如豺如離。
又與魑通。《左傳·昭九年》以御螭魅。《注》山神,獸形。
又通摛。《揚雄·蜀都賦》麗靡螭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