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螢火之光
又是一年暑假,小小的螢火蟲再次整裝出發,三十個擁有著不同性格的人因為懷揣著共同的憧憬而走到一起,在這個燥熱的夏天把愛與清涼播撒山間。近三千公里的火車,兩天兩夜顛簸的行程,不覺間我們跨越了大半箇中國,腳步波及四川南溪,青海海東與湟中。
屈指算來,“螢火蟲”已經走過十餘個春秋。一路上有歡笑也有淚水,隊員一屆屆更替,不變的是那些真誠熾熱的心。在這個把“支教”庸俗形式化的時代里,只有在真正意義上實踐過的人才知道,它帶給了我們什麼,也只有我們,在深入山區後看到落後的經濟與不便的交通,看到處在訊息閉塞環境下的孩子們急需外界的新東西,我們多么希望能再多做一點。
正是因為這樣“螢火蟲”從未停歇。
“螢火蟲”在我們心裡不只是個團隊那么簡單——它是我們的家,每個人的汗水和心血都凝在其中;它也是孩子們的家,在這裡我們一起築好屬於我們和孩子的夢;它還是一種仿佛就在眼前卻又不可觸及的理想,我們只知道會離它越來越近。
現在想來,前後一百多天的經歷好似一個夢,但卻無比真實,點點滴滴都鐫刻在我們每個人心裡——從校內募捐到物資募集,從圖書義賣到校外募捐,再到最後和孩子們一起的日子。在最青春的年華遇上了這么一群可愛的孩子,或許就是這次最大的收穫,支撐我們不斷前行的也正是對他們無雜質的愛與期盼。
特別是山區的日子,更是融在了我們的生命里。雖然沒有記住每一個孩子的名字,但我們記住了每一張天真無邪的臉和那一雙雙清澈的眸。愛你們,我親愛的孩子。
這個夏天,我們突然闖進他們的生活又悄然離開,帶去一片赤誠之心,帶走一彎滿含熱淚的眼眶。離開的日子裡我們沒有一天不想念,我想我們一定是把半個靈魂留在了那些地方,埋在高高的大山頂上。
“螢火蟲”雖小,千萬個小小的它卻能匯聚成黑夜裡最亮的一片光,如今,這微光正在閃爍跳躍,把它的溫暖與您分享。
團隊介紹
螢火蟲暑期社會實踐團成立於2005年,先後於2005年、2009年、2010年、2011年、2012年四赴湖首市古丈縣紅石林鎮中心完國小校,2013年、2014年兩赴五常市紅旗滿族鄉中心國小校進行暑期社會實踐,2015年一改以往的形式,將一支隊伍擴充至三支隊伍,分別奔赴青海省西寧市湟中縣海子溝鄉顧家嶺國小、青海省海東區化隆縣金源鄉土哇倉國小與四川省宜賓市南溪區大觀鎮民康國小。團隊成員與當地居民同吃同住同勞動,積極回響團中央號召,以奉獻自我、扶困濟貧、宣揚政策為己任,積極投身於支教、調研活動中。在多年來的社會實踐中收穫了多次上級的肯定與嘉獎。
2016年,螢火蟲繼續發展壯大,在2015年基礎上新增安徽蕭縣支教點,希望螢火蟲能將它的光芒帶給更多的人,照亮祖國的南北大地。
目的和意義
1.本次支教意在開拓貧困山區孩子的視野,培養其學習興趣,為他們帶去快樂與溫暖。參與支教的志願者是哈工大(威海)的來自全國各地的大學生,志願者通過結合當地教育制定教學方案,給貧困山區的學子傳遞不一樣的教學,激發他們學習的積極性。同時增加豐富的課外體驗,為孩子們帶去快樂與自信,幫助其樹立走出大山的夢想。
2.當前,城鄉教育資源很不均衡,發動優秀的教育人才支援農村教育是發展之必然。本次活動旨在藉助大學生效應,激勵更多的社會教育人才奔赴山區,輔助農村教育更好更快地發展。同時,探索建立一種大學生農村支教的長效機制,使大學生支教形式能夠可持續發展,對農村教育產生持續不斷的推動力。
3.支援極其貧困家庭,為孩子圓上學夢。志願者將物品募捐給國小,並進行個別家庭走訪,對極其貧困家庭寄予現金資助,供困難家庭孩子未來一年的繼續就學,孩子的上學夢成為可能。
4.本次支教可以豐富大學生的假期生活,增強大學生對貧困地區的了解程度,提高大學生對公益活動的熱情,培養奉獻精神和公共服務的意識,提升其社會實踐和交往能力。同時,充分發動大學生社會宣傳作用,呼籲社會,將貧困地區學生生活學習情況反映給社會,爭取更多社會力量參與支教活動。
5.螢火蟲團隊尤其以
留守兒童為重點關注對象,在實踐中以支教的形式通過課上、課下的交流激勵留守兒童健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