螞蟻“牧人”

螞蟻“牧人”

用來形容螞蟻和其他昆蟲之間的一種相互適應的共生關係。比如蚜蟲為螞蟻提供食物,螞蟻保護蚜蟲,給蚜蟲創造良好的取食環境。除了蚜蟲,螞蟻還放牧其他“牲畜”,如介殼蟲木虱和一些鱗翅目的幼蟲。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螞蟻“牧人”
  • 別名:蚜蟲
  • 類別:黑樹蟻
  • 食物:植物的汁液
現象,蚜蟲,放牧人,黑樹蟻,

現象

當我們觀察出土不久的棉苗時,如果發現有許多螞蟻在棉苗上爬來爬去,只要再仔細看看,一定會看見棉苗上有不少蚜蟲。如果我們再觀察一下其他農作物和果樹,也會發現類似的現象:蚜蟲多的地方一定有很多螞蟻
螞蟻“牧人”

蚜蟲

蚜蟲是靠植物的汁液生活的。它們的糞便是亮晶晶的,含有豐富的糖,我們稱之為“蜜露”。螞蟻非常愛吃蜜露,常用觸角拍打蚜蟲的背部,促使蚜蟲分泌蜜露。人們把螞蟻的這一動作叫做“擠奶”,而把蚜蟲比喻為螞蟻的“奶牛”。
生活在菩提樹上的蚜蟲,一天可以生產25毫克“牛奶”,是自己體重的好幾倍。生活在老樹墩中的2萬隻黑螞蟻,一個夏季可擠“牛奶”5.1升,大約6.5千克。

放牧人

有趣的是,螞蟻不僅會“擠奶”,盡情享用這美味食品,還會飼養放牧蚜蟲。它們成了昆蟲王國的放牧人。
秋天到了,螞蟻會把“小牲畜”——蚜蟲,趕到蟻巢的“牲口圈”里。春暖花開,正是放牧的大好時節,螞蟻便把“奶牛”送到綠樹或青草上。搬運蚜蟲時,螞蟻用顎牢牢地叼住這種“小牲畜”。蚜蟲也配合得很好,它順從地收縮起小腿,以免掛在樹枝上。
如果蚜蟲繁殖得太快,“牧場”里已擠不下,螞蟻就會把它們搬運到新的“牧場”去。負責放牧的螞蟻會認真地守衛在那裡,保護蚜蟲免受瓢蟲、壁虱等天敵的侵害,提防其他螞蟻把蚜蟲搶走。為了更好地保護自己的“奶牛”,螞蟻甚至會為它們修建“牛欄”:螞蟻們在帶有蚜蟲的植物莖稈上抹上泥土,在莖的上方修建小土屋,在土屋的拱頂下,蚜蟲悠閒自在地刺吸著植物的汁液,而螞蟻就守候在“牛欄”的出入口。觀察大戟、車前、松樹、楊樹等植物,人們都可以看到螞蟻為蚜蟲修造的“牛欄”。
秋天螞蟻還會收集玉米上的蚜蟲卵,藏在地下蟻穴中,使它們在冬天不會被凍死。春天一到,螞蟻會取出蚜蟲卵,送往新栽種的玉米根部。這些卵孵化後,新蚜蟲就能從玉米根部吸取汁液,螞蟻也能享用新鮮的“牛奶”了。就這樣,螞蟻和蚜蟲之間形成了一種相互適應的共生關係:蚜蟲為螞蟻提供食物,螞蟻保護蚜蟲,給蚜蟲創造良好的取食環境。
除了蚜蟲,螞蟻還放牧其他“牲畜”,如介殼蟲、木虱、蟬和一些鱗翅目的幼蟲。現已發現,有28種蛾子和蝴蝶,它們的幼蟲也能為螞蟻提供“牛奶”。只是這些幼蟲的“奶”,並不是蚜蟲提供的那種含糖豐富的糞便,而是幼蟲背部一滴滴流出來的特殊分泌物。

黑樹蟻

在黑樹蟻的巢中,人們常能發現一些蝴蝶的幼蟲和蛹。人們還發現,灰蝶往往在附近有草原黃螞蟻的麝香草上產卵。要是把這種灰蝶的幼蟲從康香草上拿下來,放進蟻巢,螞蟻馬上就會圍上來觸摸或舔它,使幼蟲分泌出一滴滴透明的甜汁。
螞蟻“牧人”
森林蟻的巢穴里,常常生活著一種奇怪的小甲蟲——乞丐蟲。這是一種棕紅色的蟲子,長五六毫米,短翅鞘晶瑩發光,腹部高高翹起。來去匆匆的螞蟻一旦看到了乞丐蟲,就會慷慨解囊,從小噎囊中吐出食物去餵它。使人難以理解的是,乞丐蟲的幼蟲和成蟲竟會恩將仇報,吞食螞蟻的幼蟲。對乞丐蟲的這種行為,螞蟻卻置若罔聞。更令人不可理解的是,每當蟻巢遭到強敵侵襲,螞蟻總是先搶救乞丐蟲,再去救自己的幼蟲。
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人們在人造蟻巢外面,透過玻璃壁觀察螞蟻的一舉一動:一隻只螞蟻跑到乞丐蟲那兒,扯動它腹部兩側的黃剛毛,然後貪婪地舔食從剛毛處流出來的一滴滴汁液。這是一種有芳香氣味的揮發性液體,在化學性質上接近醚類。因而有些研究者認為,螞蟻對乞丐蟲滲出物的偏愛,就像有人喜歡抽菸喝酒一樣。螞蟻正是因為沉迷其中,才會做出連自己下一代都不顧的蠢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