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通創新

融通創新

融通創新是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促進大企業創新轉型、提升中小企業專業化能力的重要手段。融通創新日益成為創新主體的一種自覺。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融通創新
  • 特點:更強調創新鏈條的系統性、更強調知識分享的動態性、更強調風險共擔的多元性
  • 所屬領域:經濟
  • 性質:經濟術語
發展情況,三個特點,兩個關鍵,

發展情況

2019年10月31日,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指出,建立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深度融合的技術創新體系,支持大中小企業和各類主體融通創新。
2020年10月29日,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提出,發揮大企業引領支撐作用,支持創新型中小微企業成長為創新重要發源地,加強共性技術平台建設,推動產業鏈上中下游、大中小企業融通創新。可以說,融通創新是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促進大企業創新轉型、提升中小企業專業化能力的重要手段。
2021年3月2日,全國政協委員、百度董事長兼執行長李彥宏從引領力量、推動範圍和實現渠道三個層面探討了融通創新,尤其是智慧型技術的融通創新,對不同領域創新和整體經濟發展的重要意義。他指出,融通創新是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促進大企業創新轉型、提升中小企業專業化能力的重要手段。

三個特點

相比傳統的技術創新,融通創新的特點更為凸顯:
一是更強調創新鏈條的系統性。基礎研究、套用研究和產業化研究深入融合,創新鏈條前後端聯繫更加緊密,產業發展與技術創新得益於區域內多種要素、多元主體和多個產業群共同發力的系統性作用。
二是更強調知識分享的動態性。大數據、人工智慧、區塊鏈等新興技術帶來前所未有的海量信息,信息產生和交換的速度呈現前所未有的增長,知識流動對創新的作用顯著提升。
三是更強調風險共擔的多元性。新業態下,市場與技術之間的關係由市場需求拉動技術進步,轉變為由技術創新推動市場興起。這種變化增加了創新環境的不確定性,更需要多元主體的風險共擔。

兩個關鍵

支持大中小企業和各類主體融通創新,要抓好以下兩個關鍵:
一是聚焦“融合”,構建“點—鏈—網”互動的創新生態系統。第一,強調企業引領創新的主體地位,進一步提升服務專業化水平。一方面,加強集群凝聚和互動,可通過龍頭企業吸引產業鏈上下游企業入駐,通過地域文化形成的人文凝聚力吸引企業集聚。另一方面,建立專業化決策機制,支持專業人士參與決策過程,積極推動服務型政府建設。第二,注重產業鏈補鏈和服務鏈升級,進一步突出產業集群的優勢和特色。一方面,在引導產業鏈聚集的同時注重補鏈招商,引進完善上下游產業鏈,逐步發展壯大產業基地。另一方面,前瞻性識別包括場景需求、個性需求和服務需求等在內的各類需求,不斷促進產業服務鏈升級。第三,構建產業主體與服務機構的網路連結,形成互促共生的產業生態圈。促進包括企業、政府、高校以及孵化器等中介機構在內的多元主體之間的融合,為企業打造多方面的產業服務網路。
二是著力“暢通”,更好促進多元主體之間的知識流動。第一,暢通企業與政府之間的知識流動。政府可以通過構建創新企業服務地圖、建立基於網際網路前沿技術的企業資料庫等方式,加強對企業發展運營中的困難和行業特點的把握,提升專業化服務能力,更好引領企業自主創新。在此基礎上,探索設立專業化中介平台,引進專業人才負責運營,以更了解產業、更接近市場的專業知識為企業服務。第二,暢通企業與高校之間的知識流動。要發揮行業領軍人才的跨界作用,可考慮支持高校成立由企業資助運營的、獨立從事套用技術研究的研究中心,縮短技術產業化距離;建立技術轉移平台機制,鼓勵高校成立獨立的、專業化的技術轉移中心,校地共建推動技術創新產業化。第三,暢通企業之間的知識流動。政府可通過構建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來破除信息壁壘,充分發揮企業能動性,激勵企業投入創新競賽,從而提升集群整體的創新能力。同時,還可通過建設網路平台加強企業集群線上的交流溝通和知識流動,從而促進知識在不同行業之間、產業鏈上下游之間流動,幫助企業獲取更多產業和市場前沿信息,促成企業之間在產品研發設計、生產加工等方面的合作。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