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水苗寨探奇趣

《融水苗寨探奇趣》是一篇描寫廣西民俗的文章。

有人說,苗族一年到頭都有節日,此話也許誇張了些,但是如果你到廣西融水苗族自治縣的苗寨來作客,可真會覺得自己總處在節日的氣氛之中。
熱情如火的迎客禮俗
這情景,在貝江邊的勾灘、長賴、洛九、雨卜這幾個苗寨都能親身體驗到。
當載著客人的船靠上寨門前的小碼頭,迎客的蘆笙就響進來了;苗家姑娘迎上前,用竹杯給客人敬上(進寨酒)。酒罷,小伙子輕吹蘆笙在前引路,領著客人到寨中的蘆笙坪。蘆笙坪中間立著一根蘆笙柱,這是苗寨的一個標誌。在蘆笙柱下,小伙子們吹奏一曲(迎賓曲),隨之由姑娘們唱起迎客歌,一邊唱,一邊圍著蘆笙柱踏樂起舞。當蘆笙曲嘎然而止,姑娘們便邀請客人上場,手拉手一起舞蹈,頓時蘆笙坪上載歌載舞,真箇是像過節般的歡樂。
熱情好客的苗族人用他們獨特禮儀來招待客人,其中總少不了(打油茶)。苗家的油茶有鹹、甜兩種,配料有陰米花、油爆黃豆、花生、芝麻、小油果等,再淋上蔥花、芫荽,味道清香可口。
糯飯是苗家的主食,加上風味獨具的苗家菜式酸魚、酸肉和香菇湯,讓客人大飽口福。席上當然要有苗山酒,這酒度數不高,甜而順口,但通常都用大碗豪飲,怎能不醉人?到了快散席時,苗家青年就來敬酒了,他(她)們捧著酒壺,小伙子敬女客人,姑娘們敬男客人,敬上誰,誰就得喝。誰要是推辭,他們就會按苗家的規矩行事,揪住他的耳朵把酒灌入口中。不過,為了表示主客不分,到了第三杯酒,主客雙方就可以互相擰住耳朵喝下去。此時,姑娘們在一旁高呼(呀唷喲),使席間的氣氛更加高漲,真是酒不醉人要自醉呢!
苗家送客的情景更是動人。他們吹著蘆笙、唱著送客歌,把客人送到寨門,苗家姑娘還用特別的禮儀表示對客人的依依不捨——輕輕踩一踩客人的腳背。踩腳本是苗家男女相互愛慕的表達方式,現在踩一踩客人的腳,表示了對客人的愛戴,希望他再到苗寨來作客。
苗年節互拜(同年村)歡天喜地
不管苗家一年到頭過多少個節日,苗年節總是最隆重的節日。苗年節的時間是在農曆十二月初一到十五這半個月裡,這些日子除了要盡情地吃喝玩樂、祈福拜祖外,啊熱鬧的場面就是(蘆笙踩堂)了。
蘆笙踩堂時,蘆笙堂成了節日的中心,周圍人山人海;多可上百人的蘆笙隊濟濟一堂,大小蘆笙一起吹奏,鏗鏘的樂曲聲傳數里。姑娘們穿著百鳥衣,戴著銀首飾、銀花冠,圍住蘆笙堂翩翩起舞。
如果是(同年村)(即互結友好的村寨)的蘆笙隊來拜年,就更熱鬧了。當客人的蘆笙曲遠遠傳來,主寨的男女老少就涌到寨門去迎接。主客一起來到蘆笙堂,進行盛大的蘆笙踩堂,這場面更是氣勢宏大,群情鼎沸。白天除了蘆笙踩堂外,許多村寨還舉行斗馬、鬥牛、鬥雞、斗鳥等活動,青年人則舉行苗族的傳統式摔跤(須木只)。晚上還要表演苗戲,青年人對歌、坐妹和談情說愛。盛情的主人會邀請客人留在寨中各家共度節日,一連狂歡兩天,主客才依依不捨的話別。
(古龍坡會)成了蘆笙和花傘的海洋
苗年過後一個月,即農曆的正月十六,便是苗家的另一個蘆笙盛會——(古龍坡會)。這是苗族青年的(情人節),但擔當節日主角的卻是數不盡的蘆笙,這樣壯觀的蘆笙盛會,乾脆把它叫做(蘆笙節)了。
這一天,在融水縣香粉鄉的古龍坡這塊可容納萬人的坡地上,高高豎起了十幾根蘆笙柱,歡樂的男女青年一群群轉著蘆笙柱,男的拿著蘆笙,女的拿著花傘,每柱周圍都有一支蘆笙隊在歡奏,古龍坡成了蘆笙和花傘的海洋。
蘆笙是苗家每戶必不可少的吉祥物,蘆笙柱是神聖的象徵,每逢節日,總少不了在蘆笙柱下吹蘆笙踩堂的節目,但以規模而言,最大的要數古龍坡會。在這會場上,幾百支蘆笙齊聲吹奏,其中有粗大的(地筒),聲音雄渾低沉;有高聳的大蘆笙,聲音鏗鏘雄壯;有精巧的小蘆笙,音色清脆悅耳,一起合奏成悠揚的旋律。蘆笙手一邊吹奏一邊踏著豪邁的舞步,打扮得五彩斑斕的姑娘們的舞姿則柔美輕盈,形成剛柔相親的對比,蘆笙吹得棒的小伙子最受姑娘們的青睞,她們會把美麗彩帶掛到那小伙子的蘆笙上,得彩帶越多的小伙子,自然越有自豪感咯。在節日期間,青年們還跳起古樸的(芒哥舞)。(芒哥)們頭戴面具,身披芒草,手腳塗得漆黑,從山坡上奔下來,有如山神降臨。原來,芒哥是苗族傳說中的祖神之一,每年春節過後就會從山林中跑出來,為各家驅瘟逐疫。芒哥舞以那粗獷而詼諧的舞姿給人們帶來歡笑。
夜幕降臨,(情人節)的溫馨便籠罩住古龍坡了,男女青年成雙成對,在朵朵花傘下情話綿綿,或者在村寨里的吊腳樓上圍著火堂對歌,度過一個甜蜜蜜的不眠之夜。
豪放狂野的斗馬節和拉鼓節
在苗族的眾多節日中,斗馬節和拉鼓節也是特別重大的節日。
斗馬活動,相傳是源自古代的婚姻裁決習俗,即男子每有情敵相爭時,苗王就組織斗馬,獲勝的斗馬手就有權優先娶得他喜歡的姑娘。後來,演變成每逢節日都進行的娛樂活動,其中11月26日更正式定為斗馬節。
斗馬節這天,斗馬場上早已聚集了成千上萬的人。斗馬開始,兩名馬主分別將自己的公馬放入場內,由場中的人牽一匹母馬從中挑逗,使兩匹公馬為得到母馬的喜歡而拚鬥起來。他們相互踢撞撕咬,,窮追猛打,拼得你死我活,場面令人驚心動魄,真到一方招架不住敗逃出場為止。如是者一對對公馬相搏相鬥,敗者下場,最後的勝者就是冠軍。
比賽結束後,冠軍馬披紅掛彩,馬主也感到無尚光榮,而且得到獎賞。
拉鼓節是苗家祭祀祖先的節日,苗語稱為(鼓啦)。每13年舉行一次大節,也叫大鼓;每1年、3年或7年過一次的是小節,也叫小鼓。
拉鼓節多在農曆十月舉行。13年才拉一次的大鼓長1丈3尺,再加3個拳頭的長度;小節時拉的小鼓則長7尺加3個個拳頭的長度。鼓身中央鑽洞,拴上一個牛頭,兩端系粗藤以便競拉。拉鼓開始時,先由頭戴銀飾鳳尾冠的的寨佬帶領,唱起拉鼓舞,歌中唱頌了對祖先的崇敬和民族的來源,充滿神聖之感。唱畢,相互競賽的兩個村寨的人群各據一方,拉鼓手們更展開激烈的拉鼓拔河競賽,喝彩加油之聲震天動地。誰把大鼓拉過來自己一方,便是勝利,這意味著將會得到13年的吉利和好運氣。
當拉鼓隊員們把鼓拉到寨邊,人們便鳴槍慶賀,宰牲設宴大會餐,將煮熟的肉串成一串串,慰勞拉鼓隊員,勝方的隊員更可得到雙份的獎賞。
狂放而熱烈的拉鼓節,傳說是源自苗家祖先豪良為民族造福的事跡。
相傳在豪良時代,因為雷公與人打架打得火起,天下樹木都被雷火燒光了,豪良為救人類,歷盡艱辛去找樹種。他用了12年的時間才找到了樹種,又用自己的熱血化作火焰來傳播樹種成林,自己也變成其中一棵花牛樹。第13年,他的妻子和後代才找到了他的化身樹。為了紀念他,他的後代把大樹做鼓,用藤把鼓拉回寨子,接祖先豪良回家團聚。這樣,就逐漸形成了今天的拉鼓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