蝍蛆,漢語辭彙,釋義為蟋蟀或蜈蚣。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蝍蛆
- 拼音:jí qū
- 解釋:蟋蟀,一說蜈蚣
- 出處:《爾雅·釋蟲》
《爾雅·釋蟲》:“蒺蔾,蝍蛆。” 郭璞 註:“似蝗而大腹長角,能食蛇腦。”《廣雅·釋蟲》:“蝍蛆,吳公也。” 王念孫 疏證:“吳公,一作蜈蚣。” 蝍蛆食蛇,蛇食蛙,蛙食蝍蛆,互相食也——《關尹子·三極》
蝍蛆甘帶:jí qū gān dài
1.蜈蚣愛吃蛇眼。謂美惡沒有定準。《莊子·齊物論》:“民食芻豢,麋鹿食薦,蝍蛆甘帶,鴟鴉耆鼠,四者孰知正味?” 郭象 註:“此略舉四者,以明美惡之無主。” 陸德明 釋文:“ 李 云:蝍且,蟲名也……帶, 崔 云:蛇也。 司馬 云:小蛇也,蝍蛆好食其眼。”
(2).喻指事物之常理。 宋 歐陽修 《筆說·物有常理者》:“凡物有常理,而推之不可知者,聖人之所不言也。磁石引針,蝍蛆甘帶,鬆化虎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