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蝌螞蛄蚪
- 分類:小吃
- 口味:酸、辣
- 流傳地區:陝西漢陰
菜品特色,所需食材,做法步驟,
菜品特色
面魚是北方夏天常見的一種麵食,在北方某些地方的方言裡又稱“鍋走”(方言裡蝌蚪的發音),形狀似小魚或蝌蚪。在早期,面魚主要是用玉米面粉製作的,後來面魚改用小麥麵粉做成,工藝相對玉米面魚有很大改進,口感也提升許多。能用單一的麵粉做出爽滑可口的面魚,也可以說是北方人在麵食文化上的一大貢獻。地處秦嶺以南的漢陰,其面魚是明代晉人移民帶來的。漢陰主產是稻米,不是小麥,晉移民就將大米浸泡磨漿,做成了形似蝌蚪的米麵魚,又按本地人酸辣口味,調成酸辣米麵魚吃,在當地傳開後,因形似蝌蚪,大家就用本地言謂之“蝌螞蛄蚪”。
所需食材
主料:大米(或麵粉,或豌豆、胡豆、扁豆粉)
輔料:菜油、辣椒、香油、芥末、香醋、姜、蒜、味素、精鹽
做法步驟
1.大米浸泡後磨成米漿;麵粉則要和成麵團,洗出麵漿;豆粉則加水調成漿。
2.將漿倒入鍋中加熱,邊攪邊煮,使其熟呈稠糊狀。
3.將熬煮好的熟漿舀入特製的漏瓢中,擠壓,使其漏入清水盆中,隨即冷凝成蝌蚪狀。
4.製作調料很有講究,一是要新,二是要好,頭一天剩的、質量次的不能要。辣椒選鮮紅無霉變的,去柄,一個個用布巾擦拭乾淨,磨成細辣椒粉,潑上燒好的純正菜油;生薑、大蒜選色正味濃的,分別搗成泥狀備用;醋,要選用糧食釀製的純正香醋;準備好優質芥末、香油、味素、鹽水。
5.待蝌蚪狀漿團冷卻後,用漏勺撈起,控乾,盛入碗中,加上油潑辣椒、香醋、姜泥、蒜泥、芥末、香油、味素、鹽水等佐料,拌勻,即可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