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腦炎簡介,病原學,發病機理,症狀,
森林腦炎簡介
森林腦炎疾病名稱:森林腦炎(蘇聯春夏腦炎,蜱傳腦炎)
所屬部位:頭
就診科室:傳染科
症狀體徵:嘔吐,身痛,頭痛,噁心,耳鳴,發熱
森林腦炎簡介森林腦炎(forest encephalitis)又名蜱傳腦炎(tickborne encephalitis)是由病毒所致的一種急性傳染病,1934年5~8月間在蘇聯東部的一些森林地帶首先發現本病,故又稱蘇聯春夏腦炎。野生動物,尤其是野鼠是本病的傳染源,蜱
病原學
本病的病原體屬披膜病毒黃病毒屬的第四亞群。呈20面體對稱,直徑為30nm,外包裹網狀脂蛋白膜,故呈線球狀,內部有包繞蛋白殼體的核心,為單股RNA。在發病7日內可從患者腦組織內分離到病原體,也可在其他臟器和體液,如脾、肝、血液、腦脊液、尿液等中檢出,但陽性率較低。最常用的實驗動物是小白鼠和乳鼠,採用腦內接種,也能在雞胚或細胞培養中生長。病毒對外界因素的抵抗力不強,煮沸立即死亡,加熱至60℃10分鐘即補滅活,對乙醚、丙酮均敏感。病毒在腦組織中可保存70天,在50%甘油中可保存3個月以上(4℃),在低溫下可保存更久。
病後15天約10%患者血清中出現中和抗體,可長期存在。補體結合抗體在感染後1個月始出現,半年後明顯下降。血凝抑制抗體出現較早,在血清中存在時間較長。
發病機理
病毒侵入人體後,在局部淋巴結等單核-吞噬細胞系統中複製後入血,引起病毒血症,由於特異性抗體的形成,大多數患者呈隱性感染或表現為輕型的不典型病例,僅一小部分患者,病毒進入中樞神經系統而產生病變。在小白鼠實驗感染中,最初48小時內病毒存在於淋巴系統和血循環中,以後進入腦組織和其它臟器,8天后腦內病毒量達高峰,而其他臟器由於特異性抗體的出現,病毒量逐漸下降。
症狀
本病潛伏期為8-14天。起病時先有發熱、頭痛、噁心、嘔吐、神志往往不清,並有頸項強直。隨後再現頸部、肩部和上肢肌肉癱瘓,表現為頭無力抬起,肩下垂、兩手無力而搖擺等。如症狀好轉則體溫在一周后降至正常,症狀消失。恢復期較長,可留有癱瘓後遺症。 診斷主要依據發病季節、職業、發病地區等流行病學資料,結合臨床表現,如突發高熱、意識障礙、腦膜刺激征和肌肉癱瘓等,確診有賴於實驗室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