蜜蟻亞科(犬蟻亞科)巨大而顯眼的螞蟻在大洋州熱帶地區大量分布。 蜜蟻亞科目前一屬犬蟻屬Myrmecia,新發現的一屬為響蟻屬Nothomyrmecia(另3化石屬),已描述大約90種或亞種。 中國目前未見分布。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蜜蟻亞科
- 別稱:牛頭犬蟻、公牛蟻、英寸蟻、軍士蟻
- 界:動物界
- 門:節肢動物門
- 綱:昆蟲綱
- 目:膜翅目
- 科:蟻科
- 屬:犬蟻屬
蜜蟻亞科(犬蟻亞科)分類,犬蟻屬(Myrmecia),犬蟻屬特點,犬蟻屬生活習性,犬蟻屬飲食習性,犬蟻屬哲學意義,響蟻屬(Nothomyrmecia),響蟻屬特點,響蟻屬分類的故事,響蟻屬生活習性,
蜜蟻亞科(犬蟻亞科)分類
蜜蟻亞科屬於蟻科下的一個分類,最開始蜜蟻亞科下只有犬蟻屬一個屬,但在2003年Ward和Brady在此基礎上做出修改,新的蜜蟻亞科包括2個族4個屬,其中包括新增加的3個屬和1個形式屬。當今現存的只有犬蟻屬(Myrmecia)和響蟻屬(Nothomyrmecia)。
- Myrmeciini
- Myrmecia
Prionomyrmecini
- †Archimyrmex
- Nothomyrmecia
- †Prionomyrmex
incertae sedis
- †Avitomyrmex
- †Macabeemyrma
- †Ypresiomyrma
形式屬
- †Myrmeciites
犬蟻屬(Myrmecia)
犬蟻屬特點
界:動物界 Animalia 門:節肢動物門 Arthropoda
綱:昆蟲綱 Insecta
目:膜翅目 Hymenoptera
亞目:細腰亞目 Apocrita
科:蟻科 Formicidae
亞科:蜜蟻亞科(犬蟻亞科) Myrmeciinae
綱:昆蟲綱 Insecta
目:膜翅目 Hymenoptera
亞目:細腰亞目 Apocrita
科:蟻科 Formicidae
亞科:蜜蟻亞科(犬蟻亞科) Myrmeciinae
屬:犬蟻屬 Myrmecia
Myremecia是蜜蟻亞科中一種螞蟻,俗稱牛頭犬蟻、公牛蟻、英寸蟻、軍士蟻、跳蟻或者跳蟲傑克(通常指其屬下種Myremecia pilosula)。牛頭犬蟻能長到40mm(1.6 英寸)的長度,最小的品種也有15mm(0.59英寸)。幾乎全部大約90種牛頭犬蟻都生活在澳大利亞,除了Myremecia apicalis出現在新喀里多尼亞(位於南太平洋)。
犬蟻屬生活習性
該亞科螞蟻因為它的侵略性行為和強力的針刺聞名於澳大利亞。它們的毒液對過敏體質的人可能引起過敏性休克,與很多嚴重的過敏反應一樣,如果緊急處理將會是致命的。這些龐大而又警惕的螞蟻有著很特殊的特徵,大眼睛、細長的上顎。他們有著超強的視力,視野能達到1米。牛頭犬蟻是少有能無後繁殖的蟻種,雌性工蟻能交配繁殖,因此在失去蟻后之後依然能保持群落的繁盛。據記載一個Myremecia pyriformis 無後群落在1998年被人工飼養,在之後三年期間依然能繁殖出新的工蟻。
犬蟻屬飲食習性
犬蟻亞科的牛頭犬蟻的主食為小昆蟲、蜜汁(植物中甜的粘稠的液體、或者來源於某些昆蟲分泌)、種子、水果、真菌(蘑菇)、樹膠、花蜜等等。因為他們生活在叢林中,所以很少接觸到人類社會的食物。成年的牛頭犬蟻主要以蜜汁為食,但幼蟲則是肉食性的,需要工蟻捕獵小昆蟲來餵養。工蟻通常也會反芻出食物供其他螞蟻使用。
牛頭犬蟻的天敵是一種黑螞蟻,它們體型很小,利用數量優勢來襲擊牛頭犬蟻群落。
牛頭犬蟻的天敵是一種黑螞蟻,它們體型很小,利用數量優勢來襲擊牛頭犬蟻群落。
犬蟻屬哲學意義
哲學家亞瑟·叔本華(Arthur Schopenhauer)的主要作品《意志和表象的世界》(The World as Will and Representation)中曾以牛頭犬蟻作為一個範例去說明生存的意志:曾有人把牛頭犬蟻切成兩半,並放在一起,頭部會用它鋒利的上顎攻擊尾巴,尾巴會用針刺防禦頭部的攻擊。這個過程持續了一個半小時,直到它死絕或者被其他螞蟻分開。這個現象多次實驗均成功。
響蟻屬(Nothomyrmecia)
響蟻屬特點
界:動物界Animalia
門:節肢動物門Arthropoda
綱:昆蟲綱Insecta
目:膜翅目Hymenoptera
亞目:細腰亞目Apocrita
科:蟻科Formicidae
亞科:犬蟻亞科Myrmeciinae
屬:響蟻屬 Nothomyrmecia
響響蟻Nothomyrecia macrops被稱作恐龍化石蟻和“黎明”蟻,因為它是它的屬僅存的一種。它的形態上和BalticEocene的琥珀化石中的螞蟻Prionomyrex很相近,因此被稱為活化石。
響蟻屬分類的故事
Nothomyremecia在1934年被Clark稱為蜜蟻亞科(犬蟻亞科),但是他有點猶豫,因為Nothomyremecia的外表特徵跟Eocene Baltic的琥珀化石Prionomyrex很相似但是他沒親眼看過,只是在文獻上看到過。在1951年Clark把他發現的Nothomyremecia(響蟻)因為在形態學上與犬蟻有不同於是把其列為一個新的亞科。Clark的分類在1977年被Taylor的再次發現響蟻事件再一次確認了,並被科學家廣泛的接受一直到2003年。在1998年Uaroni Urbani發現了新的Prionmyrex化石樣本,在檢查Clark發現的Nothomyremecia macrops的樣本和他發現的Prionmyrex化石之後,Baroni Urbani稱他的新樣本和N.macrops是同一種物種,而且Prionomyrmex這個名字在Nothomyrmecia之前提出所以應該把響蟻亞科的名詞用Prionomyrmeciinae代替。後來在2003年Dlussky和Perfilieva還是把Nothomyrecia和Prionomyrmex分成了兩種物種,原因是它們腹部和胸部連線位置間有區別。在同年,Ward和Brady使用一種不同的形態分類方法同樣的把Nothomyrecia和Prionomyrmex分成了兩種物種,除此之外還把這兩個物種歸類到蜜蟻亞科(犬蟻亞科)之下作為新的屬。但是Baroni Urbani提出了新的證據去證明這兩個物種應該是同一物種,但他的證據從沒在論文上發表過。至今Baroni Urbani依然堅持著它們是同一物種,爭論還持續著。
響蟻屬生活習性
響蟻在澳大利亞南部和西部寒冷地區的桉樹上找到,這些螞蟻使昆蟲學家很感興趣因為它們形態和琥珀化石Prionomyrmex十分相似。然而N.macrops擁有其他進化先進螞蟻的的行為和習性,而且從形態、分子和系統發生學角度看這種螞蟻甚至比猛蟻還要進化先進。
成熟的響蟻群落大約有50-120工,群落初期可以是多後制大約一個群落有2-3隻蟻后,但後期占主導地位的蟻后會把另外的蟻后驅逐出巢,被驅逐的蟻后只帶上自己最初的幾隻工蟻去另建家園。群落中的工蟻會在巢附近的樹上捕食,運用他們的針刺去捕殺獵物,通常是完整的獵物帶回巢並不切成碎片。和其他螞蟻不一樣,響蟻能忍耐低溫環境,在5-10℃的環境下依然出外捕獵。有研究表明它們低溫時出去捕獵頻率更高因為低溫有利於捕捉接近冬眠的獵物。工蟻會在巢與樹之間巡邏,並會利用樹的陰影進行埋伏。
響蟻最特殊的地方是它們的行為,和其他已研究的螞蟻不一樣,它們的分工中沒有“勞動者”,雖然有些工蟻會伴隨在蟻后身邊,但只是作為護衛的作用,有些則在巢里巡邏。不少實驗表明一個群落中每天夜裡大約會有1-2隻工蟻外出捕獵,其餘則在巢門口巡邏,並且捕獵的螞蟻都是單獨行動並不會合作捕獵。雖然群居在一起,響蟻的群落應該是最低社會性的群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