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藥部位
藻體。
性味
味鹹,性寒。
功效
清熱解毒,驅蟲。
主治
喉炎,腸炎,蛔蟲病。
相關配伍
1、治風熱喉炎,腸炎,蜈蚣藻15g,黃芩、白頭翁、大青葉各9g。煎服。(《中國藥用孢子植物》)
2、治蛔蟲病,蜈蚣藻30g,煎服;或曬乾研末,每次6-9g,吞服。(《中國藥用孢子植物》)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15-30g;或研末。
藥理作用
蜈蚣藻的多糖提取物具有抑制反轉錄酶的活性。
炮製
採集加工:秋、冬季採收,洗淨,曬乾。
鑑別
藥材性狀:1、蜈蚣藻,藻體紫紅色,叢生,長10-20厘米,膜質。主枝扁平。具羽狀分枝1-3次,對生或互生。體表有時可見顆粒狀囊果。氣微腥,味微鹹。
2、舌狀蜈蚣藻,藻體呈片狀,長15-30厘米,寬約1厘米,單條或1-2次分叉,有時掌狀,或有羽狀分枝。
形態特徵
1、蜈蚣藻,藻體紅紫色,膠質粘滑,叢生,高7-20(-30)厘米,主幹單一至頂,亞圓柱形略扁,寬2-5(-8)厘米,不規則地羽狀分枝1-3次,互生、對生或偏生。內皮層有眾多星狀細胞,髓部由縱列藻絲交織,成長的藻體有時部分或全部中空。藻體因生境不同外形變化甚大。根據其變異可分為四個型:標準型、長枝型、中空型及節莢型。成熟的囊果,突出於體表呈顆粒狀。固著器小盤狀。
2、舌狀蜈蚣藻,別名紅帶(浙江),海菜、面菜、佛祖菜(廣東)。藻體紅紫色,質柔軟或稍硬,叢生,高15-30厘米,寬約1厘米,扁平,帶片狀,單一或叉狀分枝1-2次,末端尖細,基部漸成細柄,有時在短柄兩側或表面生出副枝。囊果球形,突出於體表。
生長環境
1、蜈蚣藻,生於外海及浪較大的中潮帶岩石上或石沼中。
2、舌狀蜈蚣藻,生於大幹潮線附近的岩礁上或低潮帶石上和石沼中。
相關論述
《中國藥用海洋生物》:“清熱解毒,驅蟲。用於風熱喉炎、腸炎和蛔蟲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