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12月30日,區人大常委會黨組書記、主任陸在明主持召開區三屆人大常委會第二十八次會議。區人大常委會副主任鄭賢剛、時新、金小乾、劉耘出席會議。區委常委、副區長崔嶔,區委常委、常務副區長陳成朝,區委常委、副區長江斌,區法院院長江華、區檢察院檢察長萬山,區委提名為區人大常委會委員建議人選,區委組織部、區人大常委會各工作機構、各鎮街人大和區直有關部門負責人及3名區三屆人大代表列席會議。
會議聽取和審議了區政府關於2015年財政預算執行情況和2016年財政預算草案初步方案編制情況的報告、關於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畫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編制情況的報告,審議通過了代表辭職事項和區三屆人大代表變動情況和補選代表的代表資格審查報告,表決通過了有關人事任命事項。
陸在明作會議小結。關於2015年財政預算執行和2016年財政預算草案初步方案編制情況,他指出,2015年,在省、市、區委的堅強領導下,區政府認真執行區三屆人大四次會議批准的2015年區級預算,積極應對嚴峻複雜的經濟形勢,採取有效措施,不斷加大稅費征管力度,著力最佳化財政支出結構,預算執行情況總體良好。關於2016年財政預算草案初步方案編制情況,他指出,2016年財政預算草案初步方案編制較好地體現了統籌兼顧保平衡、保障重點惠民生、科學理財重績效、厲行節約保重點、深化改革抓全面的特點。鑒於新修訂預算法的施行,有關工作銜接還有個過程,嚴格對照新預算法,編制尚存在項目支出不夠細化、支出管理有待加強、國有資本經營預算編制不夠規範、結轉結餘資金還需進一步清理、預算約束力需要進一步強化、支出績效考核比較薄弱等不足。為此,陸在明指出,一要完善預算編制,完善全口徑預算管理體系。嚴格按照新修訂的預算法的規定,按類、款、項、目統一預算支出定額標準和預算口徑,細化各類預算的內容,進一步提高預算編制的規範性和科學性。規範部門預算收支管理,杜絕項目資金結餘過多或資金不足以及項目沒有編入預算等現象的發生,進一步提高預算編制的完整性和準確性。繼續完善國有資本經營預算,逐步擴大覆蓋範圍,有效提高國有資本收益收取比例,逐年增加用於公共支出的數額;進一步細化國有資本經營預算支出編制,力爭編列到具體項目。二要提升管理效能,規範財政管理制度。進一步規範結餘資金的使用辦法,全面清理結轉結餘資金和往來賬款,研究盤活存量資金的措施和辦法。積極推動實行中期財政規劃管理,建立跨年度預算平衡機制,加快建立現代財政制度,改進預算管理和控制。健全預算績效管理制度,建立績效評價結果、預算執行情況與預算安排相結合的機制,提高財政資金使用效益。加強政府投融資平台管理,研究編制資產負債表,防範和控制財政風險。加大基層投入力度,尤其是要加大社區工作經費、人員經費的投入,提升社區管理效能。三要強化預算約束,嚴格規範預算執行。保證財政收入及時、足額繳入國庫,嚴格按照批准的預算執行,強化支出預算約束,非經法定程式不得調整預算。建立科學合理的預算執行進度考核機制,嚴格按照項目進度撥付資金,加快預算執行,有效減少資金結餘結轉。強化部門預算管理的主體責任,規範部門預算行為,嚴格控制和規範部門預算不同科目之間調劑。加大預算執行情況監督,強化預算剛性約束,重大政府投資項目、重點民生事項等財政投入的績效評價情況要適時向人大報告。加大預算執行情況的審計結果監督力度,完善審計整改機制,研究審計結果利用,提高審計監督實效。
關於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畫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編制情況。陸在明指出,區政府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圍繞建設“魅力蜀山、首創之區”,最佳化“生產、生活、生態”三大空間,遵循經濟社會發展規律,科學確定“十三五”時期的發展目標、發展思路、重點任務和實現路徑,規劃指導思想明確,提出的發展目標和各項重大措施,符合全區未來五年發展的要求,具有很強的巨觀指導性和可操作性。為進一步完善規劃綱要,他指出:一要立足區情,著力完善規劃編制。注重規劃對接,特別是總體規劃綱要與重點專項規劃、鎮街園規劃的相互銜接;區規劃與市級的溝通銜接,一方面要積極爭取更多的項目納入市規劃當中,另一方面要積極研究和掌握並爭取到相關扶持政策。二要整合資源,切實抓好項目策劃。依託區位優勢謀劃項目,結合打造“雙核雙軸多圈”現代服務業空間布局思路,推進捷運商圈、高鐵商圈、西部新城建設等項目實施,助力承接大型工業項目的轉移和落戶,積極謀劃以現代服務業、電子商務、綠色產品深加工等為主的一批項目,從新一輪產業結構調整和轉移機遇中謀劃出一批承接轉移的項目。圍繞民生謀劃項目,從醫療、養老服務、文化、教育、生態環保、住房保障等建設方面加大項目策劃力度。三要加強保障,努力完善監督體系。營造優質高效的審批服務環境。重點對審批前置條件、審查審核環節進行梳理,認真做好國家、省、市項目審批“簡政放權”政策對接;根據政策投向,完善細化項目策劃、儲備、篩選、申報、審批等項目前期工作,並將可行性研究、初步設計等工作抓到位。積極推動項目建設,針對“321”(三片、雙軸和一帶)等重點發展地域,重點規劃並落實基礎設施、公共服務設施建設;針對項目服務,要明確主管部門牽頭,專人負責,搞好統籌協調。後期跟進管理要提升,特別是保障和監督工作要到位。四要城鄉統籌,促進區域協調發展。全方位建設農村和城市基礎設施,尤其是小廟鎮的道路交通、公用事業和公共服務等基礎設施;促進城鄉資源要素有序配置,建立涉農鄉鎮農村產權交易服務站,加強農村土地流轉等產權交易綜合服務能力建設。深化農業經營機制創新,加大財政扶持力度,鼓勵農民以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入股參與農業產業化經營,探索建立農村開發建設多元投入機制。依託城市發展,最佳化農業布局,加快傳統農業向都市農業轉型,走高效、多功能、綠色生態轉型發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