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墅塘

蜀墅塘建於南宋淳熙十一年(1184年),位於義烏市佛堂鎮後塘村附近,其建築特色與都江堰有異曲同工之妙,被認為是我國乃至世界上最早的山地型水庫的鼻祖。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蜀墅塘
  • 地理位置:義烏市佛堂鎮後塘村附近
  • 建於:南宋淳熙十一年
  • 特色:與都江堰有異曲同工之妙
蜀墅塘概況,蜀墅塘的建造,設計絕妙,人文價值豐富,申報重點文保單位,

蜀墅塘概況

崇禎版《義烏縣誌》的各鄉地圖示注,蜀墅塘位於雙林鄉(今義烏佛堂鎮)。其締造者是蜀塘村(今義烏佛堂後塘村)始祖王槐。

蜀墅塘的建造

蜀墅塘始建於南宋淳熙十三年(1186年),是義烏歷史上最早的水利工程。這項水利工程與以“四世一品”為代表的浙中王氏家族有關。據王氏家譜記載,王槐字植三,歷官大理寺卿兼翰林學士。他為官清廉,直到86歲獲準告老還鄉。1184年,王槐回到義烏後塘,兩年後做了一件功在千秋的大好事:修造蜀墅塘。王槐因而被宋理宗皇帝御封為“塘神”。
蜀墅塘的締造者是蜀塘村(今義烏佛堂後塘村)始祖王槐。據家譜記載,王槐字植三,生於北宋元符二年(1099年),98歲高齡時逝於南宋慶元二年(1196年)。他的父親叫王汾,王汾的族弟就是南宋名相王淮,其祖上因王淮被追授一品大員,世人將其祖宅名為“四世一品”,後來遷入義烏。王槐1151年考中進士,歷任大理寺卿兼翰林侍讀學士,淳熙十一年(1184年)86歲時獲準告老還鄉,回到義烏後塘。
回鄉兩年後,1186年夏秋之交,義烏地區遭遇多年未遇的大旱,莊稼盡皆枯死。看著絕望的村民流出的眼淚,王槐再也沒有心情繼續吟詩作賦。他打開自家糧倉,放糧賑濟鄉民。只是僧多粥少,這根本不能解決問題。
這時,王槐才發現,自己家鄉所處的地方,因為地理位置較高,原有的池塘規模過小,遇到洪水,只得任其泛濫;而一到乾旱季節,卻又面臨無水灌溉的窘境。
想要改變這一狀況,除了興修水利蓄水,別無他途。王槐在永康籍好友(後人稱“康候”)幫助下,選擇了塘山,並利用塘山邊上一處“飛來山”三個山包呈梯形排列的地勢,定址蜀墅塘的位置。
王槐帶領鄉民捐資疏浚水塘,依山築堤,東西鑿石開斗門。水庫建成後四周總長3600步(古時每步為五尺),大壩頂部可同行三輛車,同時還設閘門四座,四周四山七十二澗的水局部注入塘里,可灌農田3萬餘畝,水渠過處,沿途十餘里農田受益。

設計絕妙

蜀墅塘水面面積454.83畝,集雨面積達到24.6平方公里,流灌面積3萬多畝。蜀墅塘以飛來山作為天然屏障,靠山築壩;塘堤中段的底部建有人工放水用的硎井;塘壩東西兩砌建有渠道,可以調節庫容和泄洪;下游的灌溉分水系統分為三梘九川,各梘都設堰建壩,開渠引水。蜀墅塘大壩設計結構精妙,主堤選址與飛來山呈37度角,以緩解流水對大壩的衝擊。
800多年過去了,蜀墅塘仍然碧波蕩漾,灌溉著下游地區的田心畈、毛陳畈、倍磊畈的絕大多數農田。至今,王氏後人仍按照先祖制定的“管塘放水規例”,遵守著嚴格的維修管理和使用措施。
建成後的水庫,主堤長180米,底寬7米,堤頂寬5米。大壩頂部可同行三輛車,同時還設閘門四座,四周四山七十二澗的水局部注入塘里,可灌農田3萬餘畝,水渠過處,沿途十餘里農田受益。
蜀墅塘大壩設計結構精妙,主堤選址在當地的“飛來山”附近,與山體呈37度角,可以緩解水流對大壩的衝擊。據村中老人介紹,大堤為石塊泥土夯築,裡面遍設松木樁,橫松木為骨,砌石為堤面。特別是主堤中央底部,設計有硎井,可以根據下流用水需求逐級放水,設計和功能國內罕見。主堤東側為東砌,寬十米,有巨石五塊,有四個泄洪口,泄洪口外是自然山體岩石,不懼水流。副堤在飛來山西側,也在山腳鑿石設斗門為西砌,鑿成巨石四塊,有三個泄洪口。
蜀墅塘下游灌溉分水系統發達,分為三梘九圳(引水槽和引水溝)。第一梘為橫塘梘,位於主渠往下400米,硎井流出的水最先到達這裡,現已經被上世紀50年代修築的水庫淹沒。第二梘為青絲梘,修建在兩塊天然巨大的紅砂岩石中間,壩體為石塊砌成,在岩石上鑿渠分水,砌石為圳,水從三處分流。底部設有排沙口,用於排沙。中圳直通吳溪江,雨季可以泄洪。叄梘為典型的雨梁過水壩,西側砌有出水口,便於旱季時灌溉,叄梘建有宋式石樑橋,是古時義烏往金華的主通道。
排沙和清淤一直是困擾水利工程的難題,而蜀墅塘和都江堰異曲同工,因為設計得巧妙,歷經近千年仍在發揮作用。蜀墅塘壩底設計了涵洞和排沙口,每年冬天水枯時,村民都會牽來耕牛,在塘內來回攪動,然後打開排沙口,讓淤泥流走,再進行蓄水。
蜀墅塘另外一個令人稱道的地方,就是從古至今延續的一整套嚴格的水利管理方法,這點在後塘村王氏宗譜和《義烏縣誌》、《浙江通志》上都有記載。
蜀墅塘各梘的梘口就是按照所灌溉的田畝,按照用水流量的不同進行建造的。例如在清水梘,每圳的寬度、水平高度都與所灌溉的田畝有微妙的關係,各圳所計算的水流流量、受水農田面積、余水的分流等都有嚴格的區分,圳上每一塊石頭都不能輕易移動。
蜀墅塘由蜀塘王氏選塘長和理事十人進行管理,負責日常的蓄水和放管分水。每年二月清淤之後,開始蓄水,一直到六月初一放水前的三天,灌區各村鳴鑼通告放水路線和時辰。六月初一祭拜王槐之後,開始逐級放水灌溉。但是,放水時間也可以機動,家譜記載:“放塘水定於六月初,倘天久晴,相應先放,天雨便閘板塞瀛,寧可再祭再放,不可偷懶,致節水錯過。”放水之後,下游各村何時放水,放多久都有詳細的規定。
此後的宋元明清幾朝,一個又一個外姓從其他村莊遷到曾經幾乎無人居住耕作的灌區,這一點從現在仍沿用的“塘西”、“塘邊”、“塘角”、“塘下洋”、“塘下”、“田心”等地名就可以看出蜀墅塘的影響力如今已經造福佛堂附近十多個村莊。佛堂成為義烏乃至金華旺鎮,蜀墅塘功不可沒。

人文價值豐富

“蜀墅塘建好時周長3600步,可以匯集四山七十二澗之水,堤壩有70多丈(約合240米),總面積四頃五十三(相當於453畝),下游的灌區達到7000畝。”
據村民王良友介紹,此後的宋元明清幾朝,一個又一個外姓從其他村莊遷到曾經幾乎無人居住耕作的灌區,這一點從現在仍沿用的“塘西”、“塘邊”、“塘角”、“塘下洋”、“塘下”、“田心”等地名就可以看出蜀墅塘的影響力如今已經造福十多個村莊免遭旱情威脅,成為佛堂乃至義烏的富庶之地。
蜀墅塘風景優美,傳說眾多,比如王良炎整理的《秦朝蜀地飛來一山》、《凡人與神仙鬥法》等等。宋朝“烏傷四子”之一的陳炳曾寫下《蜀墅塘記》,這是歷史上第一篇描述蜀墅塘的文章,1344年夏,家住附近的元名醫朱震亨(號丹溪)發現蜀墅塘北堤潰缺而倡修蜀墅塘,並寫下《重修蜀墅塘記》。
此後,明朝開國文臣之首宋濂聞訊前往考察訪問,更是寫了一篇膾炙人口的《蜀墅塘記》:“義烏縣南四十里,有塘曰蜀墅焉……至正四年夏,水瀑而堤壞,田遂不稔。丹溪朱君震享憫農之告病也,白於縣尹周侯自強。為下其事,命雙休巡檢張某來視役。震享遂盡召有田之民,履其畝而使之輸其力,薦貨有差,復出役夫之功一千,以為從倡。眾悅趨之,一聽震享之經畫。補其缺遺,增以崇,高築其址,加辟而漸殺其上……”這些看起來古舊的風雅故事時至今日依然散發著迷人光彩,優美動人的傳說故事更給後塘村蒙上一層神秘的面紗。

申報重點文保單位

825年過去了,先祖建造的蜀墅塘仍然碧波蕩漾,灌溉著下游地區的田心畈、毛陳畈、倍磊畈的絕大多數農田。至今,王氏後人仍按照先祖制定的“管塘放水規例”,遵守著嚴格的維修管理和使用措施,故幾經坍塌仍保存完好。
專家達成共識,蜀墅塘和秦朝修建的都江堰異曲同工,不同的是都江堰建在江面上,而它是無中生有、橫空出世的水利工程,所有水庫應有的配套設施完善,只不過當時不叫水庫罷了。可以說蜀墅塘是古代水庫的雛形,它的很多工程技術是後人築造水庫的榜樣,為世界的水利工程作出了卓越貢獻,也真正做到了澤被萬民,功德千秋。
得到眾多專家的認可後,為蜀墅塘世代守業的後塘村民豪情萬丈,正在向上級部門申報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一份相關申報材料寫道:“蜀墅塘水利工程作為‘古代水庫’的雛形,也是是中國水庫的鼻祖,更是中國古代水利文明發展的見證,非常具有文物價值,應當早日成為文物保護單位,以便更好地整理文史資料,恢復受損古蹟,使之成為一筆萬分寶貴的文化資源。”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