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區劃
全鎮轄4個居民委員會、轄20個行政村,34個自然村,2010年末總人口42107人,其中城鎮人口908人。
居委
前街居委、中街居委、后街居委、富康居委
行政村
沙嶺村、紅土村、北窩子溝村、王山子村、坡石橋村、張疃村
後石門頭村(後石門頭、石門頭新村)、後利城村(前利城、後利城)
后里片區:李家後、田家後、后里店、康平村(沈家後、姚家後)、吳家後、楊家莊村
小灣村(胡小灣、張小灣、相小灣)、前塘村、烈疃新村、黃金斗村
萬松山村(原名吉利埠,包括:吉利埠、小吉利埠、南吉利埠、下宅子)、
機構設定
鎮直機關設黨政辦、組織辦、宣傳辦、紀委、人武部、信訪辦、綜治辦、國土資源所、鎮建辦、科協、團委、婦聯、工會、老齡辦、統計辦、農技站、林業站、水利站、企業辦
供電所、果茶站、煙站、蠶繭站、農機站、獸醫站、司法所、經管站、文化站、廣播站、民政辦、財政所、計生辦、衛生院、食品站、勞保所、老乾辦、教委辦、工商所、國稅分局、地稅分局、蛟龍派出所、交警二中隊、蛟龍交管所、
蛟龍信用社、供銷社、蛟龍郵政支局、蛟龍網通公司、動檢站、職業中專蛟龍分校、蛟龍中心中學、蛟龍中心國小
自然地理
蛟龍鎮地處魯東南,位於蘇魯兩省三縣六鄉鎮的結合部,屬
臨沭縣轄鎮,是臨沂市的東大門。
鎮政府駐地——蛟龍汪,西距縣城10公里,東臨亞歐大陸橋東橋頭堡連雲港,東西分別有連雲港白塔埠機場和臨沂飛機場。“327”國道、蛟(龍)東(盤)公路、烈(疃)大(興)公路、蛟(龍)新(江蘇新集)公路在鎮駐地交匯,設有汽車站,交通十分便利。
村村通電、通電話、通有線電視。總面積68平方公里,耕地5.3萬畝。
境內地勢西高東低,西系丘陵,東為小平原。境內有龍潭中型水庫1座,有山子河、塘子河、后里河等小型河流。耕地3450公頃,林地705公頃。主要農作物有小麥、玉米、花生、地瓜、水稻、蔬菜等。
人口語言
人口
2010年末總人口42107人,其中城鎮人口908人。
人口出生率5.04‰,死亡率3.31‰,自然增長1.73‰。
有回族、彝族、蒙古族等6個少數民族,計708人。
語言
屬於中原官話方言區,處於中原官話東部邊緣地帶,東部發音受贛榆方言一定影響。
經濟狀況
農業
截止2011年,全鎮已發展洋蔥1200畝、草莓1500畝。發展各類大小弓棚蔬菜4500畝,逐步形成了蔬菜、林果主導產業;畜牧養殖實現了較大的突破,建設養殖小區38處,發展規模養殖戶140戶。
到2011年底,全鎮生豬存欄達12600頭、羊9034隻、牛8566頭、雞30000隻;共有各類農村經濟合作組織15個,其中,畜牧養殖類10個,種植類3個,其他2個,共有會員238人,帶動農戶1400多戶。
投資460多萬元,修建、整修揚水站2座,橋涵閘25餘處,修石渠、土渠2500多米,整修道路26公里,打大井2眼,整修塘壩3座、清淤積0.8萬立方米,擴大和恢復水澆面積234公頃。
主產小麥、玉米、地瓜、花生、蔬菜,年產糧1.6萬噸,油料5980噸。鎮辦工業有農具製造、釀酒、建材、農副產品加工等。
2000年國內生產總值1.2億元,農業總產值6397萬元,財政收入20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2300元。
工業
2011年,規模以上企業7家,個體私營企業、工商戶發展到450多家,從業人員1200多人,民營經濟註冊資本達3500餘萬元。實現工業總產值2.1億元,利稅1300萬元。
鎮村企業發展迅速,擁有五金鑄造、水泥、紡織、釀造、建築等骨幹企業16家,其中固定資產超1000萬元的企業2家,個體私營經濟日趨活躍,以粉條加工銷售為主體的個體私營業戶達2000餘戶,建有魯南蘇北最大的粉條批發市場一處,其它農貿市場6處。
商業服務業
全鎮設固定集貿市場4處,市場面積10萬平方米。交易涉及農副產品、日用百貨、服飾布匹、五金土雜、建材、牲畜類等100多個種類。商戶達790餘戶,集貿市場交易額1.5億元,商業服務網點300餘處,社會商品零售額近3000萬元。
招商引資取得進展,共引進企業30多家,總投資4億多元
城鎮建設
交通 郵電 公路里程76.8公里,修建村村通公路3.4公里,全鎮村村通道路達82公里,硬化面積20萬平方米,實現村村通水泥路率達87%以上。
郵電事業發展迅速,實現村村通電話。年末共有程控電話4800多戶,行動電話8900多部,成人中每百人均26部,電話普及率88%,網際網路用戶數1800戶。
全鎮架設有線電視光纜29公里,21個村居全部開通有線電視,用 戶達5600多戶。
2011年,不斷加大鎮村建設資金投入,累計投資120多萬元,修建村村通公路12公里,全面實現了村村通水泥路。實施了“一池四改一利用”工程,共建設沼氣池450個,新增安裝太陽能80多戶
科教文衛
全鎮有中學1所,職業學校1處,國小6處,其中,省級規範化學校1處,市級規範化學校3所,縣級規範化學校3所,縣級示範幼稚園1所。教職工326人,在校中小學生4900多人,中國小適齡兒童入學率達100%,教育普及率達100%。
全鎮擁有農技人員1100多名, 工業科技人員260餘人。
建有圖書室7個,鎮文化活動中心1處,村文化大院、文化活動室21處,莊戶劇團6個,村級文化廣場8個。
全鎮有衛生院1所, 醫生32人。新病房樓投入使用,新增床位26個,床位達50個。全鎮設村級醫務室21個,鄉村醫生56名。投資100萬元購進先進醫療設備,疫苗接種率100%。
歷史
沿革
鎮政府駐地蛟龍汪。明初,奉、白、鄧等姓在此散居,因戰亂移土壩東立村。壩西有河彎曲盤繞似游龍,河溝日久沖成潭,人稱臥龍潭,故取村名蛟龍灣,後改為蛟龍汪。
民國前期,歸屬臨沂縣臨沭鄉管轄
民國23年,臨沭鄉為臨沂縣第五區。
民國30年(1941年),共產黨析臨沂縣東部與郯城縣東北部自置臨沭縣,在蛟龍設區,歸屬
臨沭縣。但官方(即國民政府)行政區劃不變,仍以戰前體制為準。
抗戰時期,八路軍115師師部駐時為其所轄之
朱范村。
1951年稱第六區。
1953年,原與江蘇交界處的西朱范、姚朱范、徐朱范三村歸屬不明,抗戰時劃歸臨沭縣,現明確歸臨沭縣不變。新集村分屬兩省,現全部劃江蘇省贛榆縣。
1956年劃歸莒南縣,時稱蛟龍區。
1961年夏歸臨沭縣,稱蛟龍公社。
1962年改為蛟龍區。
1969改為蛟龍公社。
1970年改為蛟龍區。
1971年4月,經國務批准,所轄朱范公社之西朱范、王半路、袁半路、李小灣、姚朱范、徐朱范,石門頭公社之石門頭一至四村,烈疃公社之東窩子村劃歸江蘇。
1971年改為蛟龍公社。
1984年5月撤社設蛟龍鎮。
古蹟
境內有後利城古遺址,後石門頭古墓、新華社山東分社誕生地紀念園和中共山東分局、山東省戰工會、八路軍一一五師師部駐地紀念地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