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白質生物學價值(biological value of protein;IiV of prnlein),生物學術語,衡量食物中蛋白質營養質量的一項指標,以蛋白質經消化吸收後在體內被利用的氮量占被吸收氮量的百分率.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蛋白質生物學價值
- 外文名:biological value of protein
- 指標:蛋白質營養質量
- 作用:衡量食物中蛋白質營養質量
- 術語:生物學
- 套用:生產、生活
蛋白質生物學價值(biological value of protein;IiV of prnlein),生物學術語,衡量食物中蛋白質營養質量的一項指標,以蛋白質經消化吸收後在體內被利用的氮量占被吸收氮量的百分率.
生物價是反映食物蛋白質消化吸收後,被機體利用程度的指標,生物價的值越高,表明其被機體利用程度越高,最大值為100。計算公式為:儲留氮÷吸收氮×100% 常見食物蛋白質生物價 奶類:97%-98%,肉類:92%-94%,蛋類:98%,大米:...
其評價指標包括:蛋白質的生物學價值、淨利用率、功效比值等。通俗地講,蛋白質進入體內後被利用的程度取決於食物蛋白質中的必需胺基酸的種類、數量以及相互構成。也就是說,食物蛋白質中胺基酸模式與人體需要的胺基酸模式越接近,其體內...
而細胞質蛋白含80%一90%粗蛋白質、0.6%粗脂肪、1%粗纖維、0.4%灰分,這種葉蛋白都還含有維生素、糖類等其他營養物質。在對大量的家畜、家禽試驗後,1962年首次用葉蛋白對人體進行食用試驗。結果表明,葉蛋白在生物學價值方面與牛奶...
玉米胚芽粕和玉米蛋白飼料結合使用,既能利用玉米胚芽粕中的蛋白質是玉米蛋白中生物學價值最高的特點,又能利用多種飼料原料提高飼糧中蛋白質的綜合品質。玉米胚芽粕和玉米蛋白飼料的另一個顯著待點是粗纖維含量較高,一般在10%一20%。...
蛋白質組學(英語:proteomics,又譯作蛋白質體學),是以蛋白質組為研究對象,研究細胞、組織或生物體蛋白質組成及其變化規律的科學。這個概念最早是在1994年,由Marc Wilkins首先提出的新名詞。蛋白質組(Proteome)一詞,源於蛋白質(...
主要任務是:結構生物學研究,蛋白質組學研究,蛋白質研究的新技術、新方法,蛋白質合成、降解與調控機制研究,蛋白質生物學功能研究,系統生物學研究,蛋白質藥物靶標和分子診療技術研究。科技部通知 科技部關於印發納米研究等6個國家重大...
生物活性喪失 蛋白質的生物活性是指蛋白質所具有的酶、激素、毒素、抗原與抗體、血紅蛋白的載氧能力等生物學功能。生物活性喪失是蛋白質變性的主要特徵。有時蛋白質的空間結構只要輕微變化即可引起生物活性的喪失。某些理化性質 蛋白質變性...
一)生物活性喪失 蛋白質的生物活性是指蛋白質所具有的酶、激素、毒素、抗原與抗體、血紅蛋白的載氧能力等生物學功能。生物活性喪失是蛋白質變性的主要特徵。有時蛋白質的空間結構只有輕微變化即可引起生物活性的喪失。二)某些理化性質的...
蛋白質主要由胺基酸組成,因胺基酸的組合排列不同而組成各種類型的蛋白質。人體中估計有10萬種以上的蛋白質。生命是物質運動的高級形式,這種運動方式是通過蛋白質來實現的,所以蛋白質有極其重要的生物學意義。人體的生長、發育、運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