蛇姓

蛇姓

蛇姓(讀作shé或yí),中國罕見姓氏。是個多民族姓氏,今漢、苗、傈僳族均有此姓。起源很多,但如今姓此姓的人數不多,郡望有雁門、南安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蛇姓
  • 外文名:She、Yi
  • 類型:中國姓氏之一
  • 相關文獻:《通志·氏族略》《康熙字典》
  • 起源:蛇姓起源有多種說法
姓氏來源,姓氏郡望,南安,雁門,姓氏分布,姓氏名人,

姓氏來源

1、蛇姓出自姜姓,為齊公族蛇丘氏之後。春秋時齊國公族中有個蛇丘氏,他的後代就有人以蛇為姓。東漢時就有一個太守名叫蛇邱。
2、春秋末年,楚平王有個孫子叫田公它成,他的子孫便把他的名“它”作為了姓氏。古代蛇字也寫作它,所以,這也是蛇姓的一個來源。由於它是個多音字,後來就演變出了它、蛇兩個姓氏。
3、源出羌人。後秦姚萇之妻蛇氏,其族之後。
3、傈傈族姓夫扒氏,以蛇為氏族圖騰,後來蛇成為氏族名,因氏。
4、蛇姓原是張姓的分支,野史中說當年洪秀全在南京安慶保衛戰中失利,蕪湖縣的張姓大量外逃。一支張姓人逃到南陵青陽交界處的山裡,飢餓難耐時,人群中有一個老人發現一條大蛇,年輕人要抓來吃,老人先是不許,但看一群人就要餓死了,只好對大家說,我們吃了蛇,是它救了我們,就跟它姓吧。於是眾人吃了大蛇獲救,後來這支張姓人改為姓蛇。

姓氏郡望

南安

東漢中平五年(188年),分漢陽郡豲道縣置南安郡,領豲道(治今甘肅省隴西縣西南)、新興(析豲道縣置,治今甘肅省武山縣西)、中陶(析豲道縣置,治今甘肅省武山縣西北鴛鴦鎮)3縣,轄域為今甘肅隴西縣東部和定西縣武山縣一帶。建安十九年(214年)廢南安郡,併入隴西郡。三國曹魏時復置南安郡,屬涼州,仍治豲道縣。西晉初屬秦州;太康三年(282年)廢秦州,改隸雍州。太康七年(286年)秦州復置(治上邽,即今天水),南安郡屬之。東晉大興四年(321年),南安郡屬前涼河州(治枹罕),前秦因之。後趙時南安郡屬秦州,後秦西秦屬之。西秦時南安郡移治今甘肅省隴西縣東。北魏太和十年(486年),南安郡改名南安陽郡,治桓道縣(今甘肅省隴西縣東南),領桓道、新興(轄域為今隴西、漳、武山3縣部分地域)2縣;北周復名南安郡。隋朝開皇三年(583年)實行州轄縣制,廢郡。

雁門

戰國時趙武靈王置,秦時治所在善無,今山西舊代州寧武之北部、及朔平南部、大同東部北部皆其境,漢亦為雁門郡治善無,在今山西右玉縣南,漢時郡轄:善無、沃陽、中陵、陰館、樓煩、武州、劇陽、崞、平城、埒、馬邑,疆陰等縣。後漢移郡治陰館,在今山西代縣西北,三國魏移治廣武,在今代縣西十五里,後魏移治古上館城,即今代縣治,隋開皇初廢郡為代州,大業初復置。唐時多次廢置,宋時稱代州雁門郡,金時廢郡。

姓氏分布

湖南寧鄉、華容、益陽、麻陽及廣東茂名、江西廬山、上海、河北唐縣、寧夏同心、山西渾源等地均有此姓。在哈爾濱市千萬人口中,截至2013年2月中旬,查到蛇姓唯一一個家族,共10口人。

姓氏名人

在東晉十六國中,有個羌族建立的後秦,後秦國主姚萇的皇后姓蛇,南安(即現在甘肅的隴西縣)人。蛇皇后有個哥哥叫蛇越滂(一作蛇越),任南安太守;她還有個本家侄子叫蛇玄,後來當了建武將軍。還有蛇平為臨晉太守。又有蛇節,為元時苗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