蚯疽草,中藥名。為菊科植物魚眼草Dichrocephala auriculata (Thunb.) Druce [Ethulia auriculata Thunb.]的全草。分布於陝西、浙江、福建、台灣、湖北、湖南、廣東、廣西、四川、貴州及雲南等地。具有活血調經,解毒消腫之功效。常用於月經不調,扭傷腫痛,疔毒,毒蛇咬傷。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蚯疽草
- 別稱:白頭菜、夜明草、肉桂草、泥鰍菜、茯苓菜
- 界:植物界
- 門:被子植物門
- 綱:雙子葉植物綱
- 目:桔梗目
- 科:菊科
- 屬:魚眼草屬
- 種:魚眼草
- 分布區域:陝西、浙江、福建、台灣、湖北、湖南、廣東、廣西、四川等
- 採收時間:夏、秋季採收
入藥部位,性味,功效,主治,相關配伍,用法用量,採集加工,形態特徵,生長環境,藥材性狀,相關論述,
入藥部位
全草。
性味
味苦、辛,性平。
功效
活血調經,解毒消腫。
主治
用於月經不調,扭傷腫痛,疔毒,毒蛇咬傷。
相關配伍
1、治蚯疽(小兒外生殖器焮腫),小便不利:鮮蚯疽草和冬蜜搗爛敷貼。(《福建民間草藥》)
2、治扭傷腫痛:乾茯苓菜研末,每次6g,酒送服;另用鮮茯苓菜搗爛調些酒,敷傷處。(《福建中草藥》)
3、治毒蛇咬傷:鮮茯苓菜搗爛敷傷處。(《福建中草藥》)
4、治小兒口瘡:(魚眼草)全草研末吹布。(《湖南藥物志》)
5、治疔毒腫痛:鮮蚯疽草和米稀飯,加食鹽少許,搗爛敷貼,日換2次。(《福建民間草藥》)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9-15g;研末,3-6g。外用:適量,鮮草搗敷。
採集加工
夏、秋季採收,鮮用或曬乾。
形態特徵
魚眼草又名山胡椒菊。一年生草本,高15-50cm。莖直立或鋪散,無毛或被短柔毛。葉片卵形、橢圓形或披針形,長3-10cm,大頭羽裂,頂裂片寬大,寬達4cm,側裂片常1對,稀2對,兩面無毛或被稀疏短柔毛。頭狀花序極小,球形,直徑約5mm,生於叉狀分枝頂端,多數頭狀花序在莖頂或分枝頂端排成疏鬆的傘房狀;梗長達3cm;總苞片1-2層;花托半圓球形突起,上端平;盤花兩性,能育,花冠先端有4-5齒。瘦果扁,有加厚的邊緣;無冠毛。花期夏末至冬初。
生長環境
生於山坡、山谷、山坡林下或水溝邊。分布於陝西、浙江、福建、台灣、湖北、湖南、廣東、廣西、四川、貴州及雲南等地。
藥材性狀
葉卵形或披針形,長3-10cm,大頭羽裂,頂裂片寬達4cm,側裂片通常1對,稀2對,較小,兩面無毛或被稀疏短柔毛。以色綠、枝多葉密者為佳。
相關論述
1、《湖南植物志》:“清熱解毒,消腫止痛。”
2、《浙江藥物植物志》:“溫中散寒,活血調經。主治胃寒作痛,月經不調,扭傷腫痛;外治疔毒,毒蛇咬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