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蚌埠閘樞紐
- 地理位置:橫跨蚌埠市禹會和淮上兩區
- 所在河流:淮河中游蚌埠市段
- 工程始建:1958年底
- 竣工:1962年
工程背景,工程構成,主體工程,附屬工程,工程建設,水文測報,公害事件,旅遊開發,
工程背景
蚌埠閘樞紐,位於淮河中游。淮河,發源於河南省桐柏山,全長1000多公里。淮河在市境內北岸長16.8公里,南岸長28公里,河床寬度600~800米,年平均徑流量為263億立方米。有歷史記載的最大年徑流量718.8億立方米,出現在民國10年(1921年);最小年徑流量26.9億立方米,出現在1978年。豐、枯年淮河徑流量相差27倍。吳家渡常年淮河水位在12~15米間,最高水位22.18米,於1954年測得;最低水位10.33米,於1966年測得。每年6~9月為淮河汛期,洪水季節一般出現在7~8月。汛期時,水位高,流速大,含沙量多。
歷史上淮河多次改道。據蚌埠地貌觀察分析,在南岸1~3公里,北岸3~5公里,形成寬廣的河漫灘地,是淮河在第四紀全新世時期馳騁的走廊。近代,淮河蚌埠段向北遷移顯著,鄭家渡一帶近百年來北移0.8公里。小蚌埠鄉西部老齊家渡自1954年被淮洪淹沒後,一直為水域;東部長淮鄉一帶也北移1公里左右。
自12世紀黃河奪淮後,淮河水系紊亂,災害頻繁。民國27年(1938年)黃河花園口決堤後,淮河災害加劇。清末至民國時期,當局和一些有識之士雖曾先後提出過一些“復淮”或“導淮”的主張和計畫,但極少實施。建國前,淮河蚌埠段的治理僅限於構築土圩、土壩和低標準的堤防,抗禦不了洪澇災害的肆虐。
1949年新中國成立後,百廢待興,首遇最大的民生問題就是根治水患。1950年的6月底7月初,淮河流域連續降雨,發生了大洪水。10月14日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頒發了《關於治理淮河的決定》,制訂了“蓄泄兼籌”的治淮方針、治淮原則和治淮工程實施計畫,並決定成立治淮機構——治淮委員會。同年10月20日,皖北行署和皖北軍區聯合發布了《治淮動員令》。1951年5月,毛澤東主席發出了“一定要把淮河修好”的偉大號召。從此新中國第一次治淮拉開了帷幕。
1954年7月份,淮河流域又發生了大洪水,流域內平均雨量為513毫米,8月2日蚌埠水文站出現最高水位22.18米,最大流量11600立方米/秒。1957年前淮委編制的《淮河中遊方案選擇補充報告》選定在淮河中游修建蚌埠閘樞紐工程。
1958年,從開發水利資源的需要出發,修建蚌埠閘樞紐以滿足發展灌溉、航運、發電、供水等綜合利用的要求。早在民國20年“導淮工程計畫”中就提出在懷遠附近修建活動壩的規劃,1956年淮河流域規劃中也計畫在懷遠、蚌埠附近修建節制樞紐,後經過勘探研究,報請水電部批准,決定在蚌埠市西郊許莊修建蚌埠閘。
蚌埠閘樞紐工程在邊勘探、邊設計的情況下施工,1963年才正式補編擴大初步設計檔案。設計過閘洪水流量偏小,過閘落差偏大,因此在1983年淮河幹流整治規劃中,擬擴建蚌埠閘以增大排洪流量。
蚌埠閘水利形勢
工程構成
主體工程
蚌埠閘在蚌埠市區的位置
蚌埠閘樞紐上距臨淮崗控制工程160公里,下距洪澤湖三河閘220公里。閘址以上控制流域面積12萬平方公里。樞紐工程包括:攔河節制閘、船閘、水電站和分洪道四個部分。
蚌埠閘樞紐工程設計洪水標準為百年一遇,閘上流域面積12.1萬平方公里,設計洪水位閘上23.22米,閘下23.10米;設計流量13000立方米每秒,設計灌溉面積884萬畝,其中沿淮200萬畝,補充灌溉區684萬畝,並為沿淮工礦、城鎮提供工業和生活用水。
工程概覽:依次:節制閘、船閘、水電站和分洪道
節制閘
節制閘(28孔閘)
節制閘(28孔閘)修建在淮河河槽內,為鋼筋混凝土開敞式實用堰型,閘身全長336米,共28孔,每孔淨寬10米,閘底高程10.0米,溢流堰頂高程12.0米。由於鋼材緊缺,採用弧形鋼架木面板閘門,後改換為鋼絲網混凝土面板閘門。閘門頂高程19.5米。節制閘設計流量10140立方米每秒,相應閘下水位28.0米,設計條件時過閘落差0.25米,閘上水位23.65米。閘身安全校核條件受閘孔下游防沖能力的限制,過閘流量不超過11400立方米每秒,閘下水位24.0米,相應閘上水位為24.50米。閘上蓄水位在1958年規劃時定為19.0米,因壅水影響上游沿淮地區的排水而暫定為17.5米,節制閘於1962年完成。
2003~2008年進行除險加固。
節制閘(12孔閘)
節制閘控制室
節制閘(12孔閘),位於28孔節制閘北端與淮北大堤之間的灘地上,於2000年開工,2003年竣工,全長141米,共12孔,每孔淨寬10米,底板高程9米。
蚌埠閘船閘
蚌埠閘船閘閘室
船閘,初建時為單線閘,在節制閘的右側灘地上,設計通航能力為1000噸。閘室淨長195米,淨寬15米,上閘首檻高13.6米,下閘首檻高9.2米,船閘閘門為鋼質人字門。上下游引航道底寬45米,各長1200米。閘室底部採用粘土鋪蓋封底,塊石護面,砌石面高程為9.2米。閘室牆採用漿砌塊石重力式,牆頂高程為20.5米,牆後填土高程17.0米,牆後四周築堤封閉。船閘從1959年12月1日開工至1961年10月1日竣工啟用。
2007年9月複線船閘在節制閘門與老船閘之間開工建設,2010年建成,新老船閘聯合使用,年過閘貨運能力達3000萬噸,比過去增加2.5倍,從此,淮河蚌埠閘徹底告別了枯水季節經常出現大量貨船滯留的現象。
水電站
水電站,位於節制閘與船閘之間,原設計施工是壩內式溢流廠房結構。溢流堰頂高21.0米,計畫裝機6台,每台1000千瓦。1962年完成了土建第一期工程,後因無機組而停工。1984年10月復建,改原溢流式廠房為河床式非溢流式廠房,裝機每台800千瓦。1987年1月全部完成併網發電。平均年發電量達3500萬度以上。
分洪道
分洪道,在河床的最右邊的灘地上。在節制閘和船閘完成時,按臨時簡易溢洪措施,僅做鎮腳拋石、乾砌護坡等防護性工程。1970年6月續建,1973年完成。續建完成的分洪道進口堰頂高程19.0米,上下游渠底高程分別為18.0米和17.5米,長度分別為1000米和560米。渠底寬330米,自然漫溢分洪,設計分洪流量2860立方米每秒,在節制閘校核水位時,分洪道下泄3600立方米每秒。分洪道上建雙曲拱鋼筋混凝土橋,共9孔,每孔淨跨32.2米,全長361米。2012年對蚌埠閘分洪道進行了除險加固。
附屬工程
蚌埠閘公路橋
蚌埠閘公路橋,閘帶橋,位於黑虎山北麓,在原206國道線蚌阜路樁號3.4公里處,跨淮河,橋與河正交。蚌埠閘於1958年8月12日開工,1961年8月船閘通航,1962年2月閘上公路橋通車。全部工程耗用資金2988萬元,使用混凝土26萬立方米,鋼料8000餘噸。蚌埠閘公路橋全長598.3米,橋面車行道寬7米,兩側人行道各寬1.83米。全橋28孔,孔徑10米,鋼筋混凝土T型結構。橋址河床寬350米,河床高程8.5~9米。橋荷載汽—18、拖—80,日交通量汽車為2061.2輛次,混合交通量為7957.9輛次,206國道改線前是蚌埠公路交通的咽喉。
分洪橋,位於原206國道線上,黑虎山路樁號3.18公里處,系蚌埠閘配套工程之一。該橋於1970年6月動工,由蚌埠閘工程處設計,閘工程指揮部組織施工,為雙曲拱橋。全橋9孔,每孔跨徑35.2米,橋長355.8米,橋高17米,行車道寬7米,拱矢度1/4。設計荷載汽—18、拖—80,下部為鋼筋混凝土結構。1973年全橋竣工,投資436萬元。
工程建設
1950年代末蚌埠閘建設工地
1958年,正值全國“大躍進”及“三年自然災害”時期,國家經濟非常困難,糧食、建材極為緊缺。安徽省委提出了“河網化、水稻化、把淮北變江南”的治水方針。蚌埠閘樞紐工程採用邊勘探、邊設計、邊施工、邊運用的方法建設。
各類資材的緊缺,使得蚌埠閘的施工詳圖都是在工地現場完成的,也恰因如此,結構造型上都能適應施工需要,特別是在土洋結合,節省三大材料方面,取得了較好成績:如閘門工程中採用鋼樑木面板與混凝土平板閘門,節省了大量鋼板,克服了當時材料供應不及時的困難;在節制閘防沖工程中,採用圬工截水牆與逐步加深加厚拋石防沖體的辦法,充分利用當地建築材料,節省了大量的木樁與鋼板樁;節制閘地下承壓水處理工程中,採用鋼筋混凝土預製管作為降壓井井管,並用泥漿鑽孔代替鋼套管清水鑽孔方案,節省了大量鋼材。
蚌埠閘大型水利樞紐工程於1958年8月12日正式開工。在施工過程中,先後突破了導流引河、攔河圍壩、抽水清基三大關鍵工程,同時做好工地現場布置、模板、鋼筋及混凝土骨料加工。
1959年1月3日,工程開始澆築節制閘底板混凝土,並且突破了粘土鋪蓋的質量關及水泥供應隨到隨澆的試驗關,保證了汛前完成節制閘底部工程。同時做好導流引河加寬、圍壩加高、圍壩內基坑充水過水等度汛措施,這樣在進可攻退可守的形勢下,汛期中繼續澆築節制閘閘墩混凝土。隨後,在突破了冬季工作橋墩漿砌條石、閘門及啟閉機安裝、降壓井施工、工作橋預製吊裝、防沖槽拋石、導流引河堵口等關鍵性工程後,1960年3月水電站一期工程完工。
節制閘原定於1960年春節蓄水,由於等待電焊條等材料,延遲了工程進度,1960年6月4日節制閘開始蓄水灌溉。與此同時完成船閘基礎處理及船閘閘首底板混凝土工程,為突擊船閘通航打好基礎。1961年10月1日,在完成船閘設計蓄水位通航工程後,蚌埠閘正式通航。
1962年,樞紐工程完成了公路橋、公路路面、封閉堤、導流堤加高加寬接長及塊石護坡工程,並開始實施分洪道左岸導流堤乾砌塊石護坡及鎮腳拋石工程。1963年蚌埠閘樞紐工程基本竣工。至此,蚌埠閘樞紐工程的效益得到了充分發揮。
1962年2月,閘上公路橋正式通車。公路橋全長598.3米,其中節制閘、水電站長482.8米。上部結構為鋼筋混凝土T梁,下部結構為鋼筋混凝土墩台。節制閘共28孔,單孔跨徑10米,船閘長115.5米,閘室寬15.4米。橋面行車道寬均為7米,兩側人行道各寬1.83米。這座當時省內最大的閘帶橋,也是距離市區較近的唯一淮河公路橋,它的正式通車改變了兩岸人員和物資跨越淮河以渡代橋的歷史,極大地改善了行旅條件,兩岸之間的運輸效率也得以極大提升。
工程建成後,1970年~1973年增建南岸分洪道、1984年~1987年續建水電站二期、2000年8月開工左岸12孔節制閘擴建、2003年7月的28孔老節制閘除險加固、2007年9月開始複線船閘新建、2012年分洪道除險加固等工程等多次改擴建及修補、設備更新、改造、綠化。
水文測報
民國4年(1915年),蚌埠水文站開始在淮河鐵橋墩上及其下游附近設水尺。建國前的水文站,主要對水位、流量、含沙量、降水量等進行測驗。建國後1950年,設吳家渡水尺,距鐵橋下游1400米,初設於淮河北岸,翌年遷設南岸至今。1960年1月,設蚌埠閘水尺於淮河南岸,上水尺在閘上游150米,下水尺在閘下游350米。1978年1月,啟用蚌埠閘淮河北岸水尺,南岸水尺停測。
公害事件
蚌埠閘翻水。1978年3月淮河處於枯水期,為保證上游淮南電廠用水,自20日起,蚌埠閘實施翻水工程,將閘下淮河水倒流到蚌埠閘,再翻到上游。翻水後下游污水嚴重污染蚌埠,有毒有害物質超標50~100倍,部分工廠被迫停產,直接、間接經濟損失5500萬元。到汛期,淮河水恢復正流,上游污水下排,再度造成蚌埠河面的污染。
蚌埠閘關閉。1978年10月至1979年5月,因大旱蚌埠閘連續關閉達184天。關閘後40天,淮河蚌埠段上到八里溝,下至與鳳陽交界處,均受嚴重污染。城市自來水不能使用,生產生活用水困難,醫藥、食品等工廠被迫停產。大部分單位改用井水和防空洞水,並普遍開挖新井。全市工礦企事業單位,凡有條件的都用汽車運送生活用水。這次水污染事件造成經濟損失約7000萬元。
旅遊開發
蚌埠閘景區
2001年8月,委託上海同濟大學對蚌埠閘水利風景區進行了規劃設計。2004年7月1日,經水利部水利風景區評審委員會討論通過,蚌埠閘被確定為國家級水利風景區,定名為“淮河蚌埠閘樞紐水利風景區”。
2005年開始,蚌埠閘景區通過利用國家投資、省級和市級配套資金以及自有資金,對景區項目進行建設。先後對原有28孔節制閘進行了改造、安裝了觀光電梯,對周圍濕地挖塘堆山,開闢水道,利用擴建船閘多餘的棄土,在濕地公園四周及內部進行綠化帶建設,對景區進行景觀道路建設,並逐步完善旅遊服務管理配套設施、改造接待中心。
2011年,國家旅遊局下發公告決定,正式批准蚌埠閘水利風景區為國家4A級旅遊景區。繼張公山景區、龍子湖景區、禾泉農莊景區之後,蚌埠閘水利風景區正式成為蚌埠第4個國家4A級旅遊景區。
淮河蚌埠閘水利風景區占地500公頃,是集科普教育、水景觀光、休閒度假、旅遊會議和生態涵養等多種功能為一體的綜合型水利風景區。以蚌埠閘為代表的淮河水利風景區的開發,也意味著淮河治理工程正在由防洪除澇發展為防汛抗旱、交通通行、節水灌溉、水資源涵養、綜合開發、旅遊利用等多功能、多形式的綜合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