虧損上市公司實證研究

《虧損上市公司實證研究》是2005年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薛爽。

書籍信息,內容簡介,目錄,

書籍信息

作者:
薛爽 著
定價:
18.00元
頁數:
260頁
ISBN:
ISBN7-309-04423-1/F.979
字數:
203千字
開本:
32 開
裝幀:
平裝
出版日期:
2005年4月

內容簡介

本書講述的是縱觀虧損公司的歷史,我們有許多疑問:為什麼有許多公司上市後迅速由美麗的天鵝變成了醜小鴨?這些“風險”公司我們能夠事先識別嗎?在公司變臉的過程中,大股東扮演了什麼角色?在與市場各方博弈的過程中,虧損公司會使用哪些手段以達到扭虧的目的?監管部門關於虧損公司的管制措施是否起到了預期的作用?虧損公司的股票價格為什麼能節節攀升?是因為投資者的非理性還是制度的非理性?如果投資者是理性的,那么他們預期的依據是什麼?本書力圖對這些問題進行深入的探索,以期使投資者對市場風險有更好的認識和把握。同時也為監管部門制定政策提供實證支持,對上市公司的經營有所借鑑。

目錄

1 引言
1.1 研究的背景與主要問題
1.2 樣本數據和研究方法
1.3 研究的基本框架
1.4 主要研究發現
2 制度背景
2.1 虧損對上市資格的影響
2.2 我國退市制度與其他股票市場退市制度的比較
2.3 信息披露的特別要求
3 虧損上市公司的基本狀況
3.1 虧損公司的虧損歷史
3.2 虧損公司虧損的持續情況
3.3 虧損公司地區分布
3.3 虧損公司的行業分布
4 虧損公司的特徵及虧損的內部原因
4.1 虧損上市公司的特徵
4.1.1 上市時間越長,虧損比例越高
4.1.2 應收賬款數額大,賬齡長
4.1.3 股權結構相對分散,非經營性大股東比例較高
4.1.4 逾期貸款數額大,涉訟案件多
4.1.5 被出具非標準審計意見比例高
4.2 上市公司虧損的內部原因——單變數分析
4.2.1 虧損公司先天素質比較差
4.2.2 上市前盈餘管理過度
4.2.3 大股本侵占上市公司資金
4.2.4 對外提供擔保
4.2.5 涉足較多行業,主營業務不突出
4.3 上市公司虧損的內部原因——多變數分析
4.4 本章小結
附:從ST九州看虧損公司的特徵及虧損原因
5 預虧公告的信息含量
5.1 文獻回顧
5.2 研究設計
5.2.1 理論與假設
5.2.2 研究方法
5.2.3 數據
5.3 實證檢驗
5.3.1 假設1檢驗結果
5.3.2 假設2檢驗結果
5.3.3 假設3檢驗結果
5.3.4 假設4檢驗結果
5.3.5 假設5檢驗結果
5.4 穩健性檢驗
5.4.1 用CAPM和幼稚模型計算的超額收益率
5.4.2 上市地點的影響
5.4.3 行業影響
5.4.4 流通股比例的影響
5.4.5 主要股東變化的影響
5.4.6 分年度樣本檢驗
5.5 本章小結
附:對本章的假設用分年度樣本進行檢驗的結果
6 預虧公告的交易量反應
6.1 文獻回顧
6.2 研究設計
6.2.1 超額交易量的計算
6.2.2 研究假設
6.2.3 數據與樣本
6.3 實證檢驗
6.3.1 預虧公告前後股票的異常交易量
6.3.2 變數選擇
6.3.3 分組檢驗
6.3.4 回歸摸型檢驗
6.4 本章小結
7 虧損公司股票價格的影響因素
7.1 文獻回顧
7.2 相關制度背景
7.3 樣本和數據
7.3.1 樣本選擇
7.3.2 樣本的描述性統計
7.3.3 變數之間的相關關係
7.4 實證檢驗
7.4.1 簡單盈餘資本化模型
7.4.2 考慮每股權益賬面價值的模型
7.4.3 會計盈餘、權益賬面價值對虧損和盈利股票定價的相對重要性
7.4.4 重組對虧損公司股票價格的影響
7.5 本章小結
8 虧損公司的盈餘管理
8.1 盈餘管理的手段
8.1.1 改變會計方法
8.1.2 改變應計項
8.1.3 安排實際或會計交易
8.2 文獻回顧
8.2.1 盈餘管理的動機
8.2.2 非預期應計項目的估計方法
8.2.3 關於中國虧損公司盈餘管理的研究
8.3 研究方法
8.4 樣本和假設
8.5 實證檢驗
8.5.1 用應計項 來進行盈餘管理
8.5.2 通過線下項目進行盈餘管理
8.6 本章小結
9 研究結論與建議
9.1 研究結論
9.2 研究特色和主要貢獻
9.3 研究局限性與後續研究
9.4 啟示與建議
附錄
附錄一 規範虧損上市公司的相關法律法規
附錄二 歷年虧損上市公司的審計意見
參考文獻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