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美人·碧桃天上栽和露

《虞美人·碧桃天上栽和露》是北宋詞人秦觀所寫的一首詞。該詞上片以雙關的筆墨,嘆惋“碧桃”生性高潔卻不得其所,徒有其明媚鮮妍。這裡,詠花亦詠人,憐人亦自憐。下片一改以物擬人、托物見意的筆法,設為碧桃的內心獨白,刻畫其矛盾而又痛苦的心理。全詞詞人運用比興手法,寄寓身世,抒自身懷抱,表達了詞人滿腹懷才不遇的不平之情。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虞美人·碧桃天上栽和露
  • 創作年代:北宋
  • 作品體裁:詞
  • 作者:秦觀
  • 作品出處:《全宋詞》
作品原文,注釋譯文,詞句注釋,白話譯文,創作背景,作品鑑賞,文學賞析,名家點評,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虞美人1
碧桃2天上栽和露,不是凡花數3。亂山深處水縈迴4,可惜一枝如畫為誰開?
輕寒細雨情何限!不道5春難管。為君6沉醉又何妨,只怕酒醒時候斷人腸。

注釋譯文

詞句注釋

  1. 虞美人:原為唐教坊曲,後用為詞牌名。又名“一江春水”“玉壺水”“巫山十二峰”等。雙調,五十六字,上下片各四句,皆為兩仄韻轉兩平韻。
  2. 碧桃:一種觀賞桃花。此指仙桃,藉以讚頌主人的寵姬碧桃。
  3. 數:輩。
  4. 縈(yíng)回:盤轉迴旋。
  5. 不道:不奈,不堪
  6. 君:指花,也指雙方。

白話譯文

碧桃是在天上以露水栽種的,不是尋常的凡間花卉。嬌美的碧桃卻生在亂山的深處,而且旁邊池水一曲,嬌花照水,令人遐想,亦同時令人慨嘆,如此艷麗的花朵,杳無人跡來往,就算再美,又等待誰來欣賞呢?
在細雨中,這嬌美的碧桃像美人一樣更加含情,讓人無限愛憐。但是,不知道春天是難以管束的,它由不得惜花人的願望,終究要匆匆而去。就算為君沉醉一場又何妨?就怕我酒醉醒來,而花已凋殘,惜花心情交處寄託,要使柔腸寸斷了。

創作背景

這首《虞美人》是宴樂酬唱之作,作於元祐年間。據《綠窗新話》記載,秦觀住在京師期間,有一個貴官請客吃飯,中間讓自己的寵姬碧桃出來勸酒。秦觀為了答謝其意,又舉酒反勸她喝。貴官怕碧桃不願意,說:“碧桃向來不善飲酒。”碧桃卻爽快地說:“今天為了秦學士,我何惜一醉。”然後舉大杯痛飲。秦觀很感動,當場填了這首詞送給碧桃。

作品鑑賞

文學賞析

詞的上片以花象徵美人,所以著筆在花。“碧桃天上栽和露,不是凡花數”,首句化用唐代詩人高蟾下第後上永崇高侍郎》:“天上碧桃和露種,日邊紅杏倚雲栽。”先聲奪人,高雅富麗。那是只有天宮才可能有的一株碧桃,又況且和露而種。更呈其鮮艷欲滴之嬌情妍態。如此光艷照人,自然不是凡花俗卉之胚數。詞人從正、反兩面對其褒揚至極。
接下來“亂山深處水縈迪,可惜一枝如畫為誰開?”兩句卻突作轉折。極力一抑,顯示這仙品奇葩託身非所。亂山深處,見處地之荒僻,因此,它儘管具有仙品高格,在縈迴盤繞的溪邊顯得盈盈如畫。卻沒有人來欣賞。“可惜一枝如畫為誰開?”沒人欣賞沒人問,美又有什麼用,也許可以保持那份高潔與矜持,然而總是遺恨。從而表現出碧桃不得意的遭遇和寂寞難耐的悽苦心境。“為誰開”的探詢語氣,將“無主”之慨委婉出之,音情低徊搖盪。
下片始轉寫美人,以仙桃比喻美人,而美人又是作者寄託身世、用以自況的對象。過片“輕寒細雨情何限,不道春難管”兩句,寫花在暮春的輕寒細雨中動人的情態和詞人的惜春的情緒。細雨如煙,輕寒惻惻,這盈盈如畫的花顯得更加脈脈含情,無奈春天很快就要消逝,想留也留不住。花的含情無限之美和青春難駐的命運在這裡構成無法解決的矛盾。所謂傷春也是自傷。即如此般芳潔光艷,終是青春難駐,年華易往。
末尾兩句寫惜別。“為君沉醉又何妨。只怕酒醒時候斷人腸!”說的是因為憐惜花的寂寞無人賞,更同情花的青春難駐,便不免生出為花沉醉痛飲,以排遣愁緒的想法。“只怕”二字一轉,又折出新意,說是想到酒醒以後,面對的將是春殘花落的情景,更令人腸斷,這一轉折,將惜花傷春之意更深一層地表達了出來。
全詞情感發展萬轉千回。深沉蘊藉。詞作在藝術表現上運用的是傳統的香草美人的比興手法。花,為美人之象徵,在美人身上,人們又不難看出詞人自身的影子,亦花亦美人亦詞人。詞人本是一位“少豪俊,慷慨溢於言辭”(《宋史·秦觀傳》)的才俊之士,卻不為世用,仕途抑塞,歷盡坎坷,自然是滿腹懷才不遇的不平。然而這不平,卻無人訴說,只好“借他人酒杯,澆胸中塊壘”。於是當詞人為美人的命運深情嘆詠的時候,他其實也是在寄寓身世,抒自身懷抱。詞心所系,寄託遙深,乃是香草美人手法極其成功的運用。

名家點評

原杭州大學中文系系主任肖瑞峰:縱觀全詞,比擬新巧,物我交融,逆筆迴旋,一波三折,從而“含不盡之意見於言外”,使讀者如入迷宮,初覺悄恍一片;騁目既久,則漸入勝境,得覽其旖旎風光而欣然忘返。(《唐宋詞鑑賞辭典》)

作者簡介

秦觀(1049—1100年),字少游,號淮海居士,揚州高郵(今江蘇省高郵市)人。宋神宗元豐八年(1085年)進士,曾任太學博士,兼國史館編修官等職。在新舊兩黨鬥爭中,他連遭打擊,被貶謫到遙遠的西南,死於放還途中一秦觀以詞出名,也能詩:他是蘇軾的學生,蘇門四學士之一,但在文學創作上卻自辟蹊經。詩的修辭精緻纖巧,詞以婉約著稱。有《淮海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