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家河鄉

虞家河鄉

虞家河鄉,隸屬於江西省九江市濂溪區,地處九江市區東南郊, 東臨鄱陽湖畔,南依廬山,北望長江與杭瑞高速公路、福銀高速公路的交匯處緊密相連。

全鄉總面積33.34平方公里,轄7個行政村、1個林牧場和1個集鎮居委會,總人口約1.2萬人 。 廬山大道、濂溪大道等城市主幹道穿境而過,鄉機關駐地距離濂溪主城區和廬山北門均不到4公里,整個區域處在名湖、名山、名江的環抱之中,地理位置十分優越。

境內有通住廬山的九威大道和九星公路平行穿境而過,與濂溪大道呈T字型在此交匯,交通十分便利。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虞家河鄉
  • 外文名稱:Yujiahe Township
  • 行政區類別:鄉
  • 所屬地區江西省九江市濂溪區
  • 下轄地區:虞家河居委會,開天等7個村委會
  • 政府駐地:楊樹嘴
  • 電話區號:0792
  • 郵政區碼:332012
  • 地理位置:九江市東郊
  • 面積:33.5平方公里
  • 人口:1.2萬(2017年)
  • 方言江淮官話
  • 氣候條件:亞熱帶季風氣候
  • 機場:九江廬山機場
  • 火車站:廬山站
  • 車牌代碼:贛G
  • 行政代碼:360402200
建制沿革,行政區劃,地理位置,政治,發展成效,交通,基礎建設,地方治安,經濟狀況,

建制沿革

1952年建株橋鄉,1958年改大橋公社,1967年更名登廬公社,1970年復設大橋公社,1985年置虞家河鄉。1997年,面積33.5平方千米,人口1.1萬,轄開天、民生、東光、大橋、魯板、郭橋、山湖、小湖8個行政村。

行政區劃

轄虞家河居委會,開天村、民生村、東光村、大橋村、魯板村、郭橋村、山湖村等7個行政村。鄉政府駐楊樹嘴,距區政府6千米。
[代碼]360402200:~001虞家河集鎮社區 ~200開天村 ~201民生村 ~202魯板村 ~203郭橋村 ~204東光村 ~205山湖村 ~206大橋村 ~500虞家河鄉林牧場

地理位置

虞家河鄉位於九江市東郊,距離九江市區3公里。全鄉總面積33.5平方公里,轄7個行政村、1個林牧場和1個集鎮居委會,人口1.3萬人。該鄉東臨鄱陽湖畔,南靠廬山,北依長江,與九景、昌九兩條高速公路的交匯處緊連。鄉機關駐地距離市區和廬山山腳均不到4公里。

政治

康夢晨(黨委書記):主持黨委全面工作,兼管幹部、編制工作;
樊翔宇(黨委副書記、鄉長):主持政府全面工作,兼管財政、審計工作;
孔紅梅(黨委副書記):分管組織、人事、宣傳、群團、老幹部工作,工業經濟、工信、統計、民政、殘聯、勞動和社會保障,民生工程工作,分管黨委辦公室;
陳建東(人大主席):主持人大主席團工作,分管政法、綜治、信訪、司法工作,分管政府辦公室、會計核算中心、財務工作;
劉國勝(黨委委員、副鄉長):分管財政、“兩違管控”、農民建房,市容、拆遷、市場監督管理工作;
戶才深(黨委委員、紀委書記):主持紀檢監察工作,分管大宗物資採購、公共資源交易,分管便民服務中心;
段德鳳(黨委委員、人武部長):分管人武、新農村建設、扶貧、農業、林業、水利工作;
黃家文(黨委委員、副鄉長):分管土管、城建、工程建設項目招投標、安置房建設、物業管理、發改委、物價工作,協調供水、供電工作;
屈元洪(副鄉長):分管衛生與人口計畫生育、科技、文化、體育、廣播電視、教育、旅遊、交通、商業、糧食、供銷工作;
陳瓊(人大副主席):分管招商引資、商務、外貿、民族宗教、檔案工作,協助孔紅梅同志分管民生工程;
胡鐵(維穩信息員):分管總部經濟、企業、安全生產、環境保護,協助陳建東同志分管政法、綜治、信訪、維穩工作。

發展成效

交通

現在的虞家河,小城鎮建設成效明顯,農業有特色,工業發展初具規模。在引進資金、技術和人才方面有了一套切實可行的優惠政策和措施,再加上優越的交通、地理位置,可以相信,通過我們不懈的努力,不久的將來,虞家河鄉一定會更加美麗、更加璀璨,熠熠閃光於鄱陽湖

基礎建設

城建工作夯實,成立了環境整治領導小組,新建了垃圾池,開展了大橋魏家沖示範村莊打造工作,完成了村莊規劃圖,製作了150畝魯板虹橋小區規劃,實現了村村通水泥路。
虞家河鄉交通優越,九威大道、九星公路橫貫全鄉,沿九威大道距市區僅3.8公里,2005年市政府的重點建設項目濂溪大道也將全線開工,即將形成T字型的公路格局。
虞家河鄉[Yujiahe]位於廬山區中北部,面積33.5k㎡,人口13153人。轄虞家河居委會,開天、民生、東光、大橋、魯板、郭橋、山湖等7個行政村。鄉政府駐楊樹嘴,距區政府6千米。九(江)威(家)公路過境。

地方治安

社會秩序平安和諧,全鄉“兩案”發案比往年大幅下降,社會秩序明顯好轉。

經濟狀況

近年來,虞家河鄉黨委、政府在廬山區委、區政府的正確領導下,認真貫徹“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努力踐行科學發展觀,帶領全鄉廣大幹群立足實際,開拓進取,真抓實幹,農業基礎地位進一步鞏固,新農村建設取得明顯變化,二、三產業發展迅速,鄉鎮經濟總量持續增長,集鎮建設深入推進,社會政治經濟呈現出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目前,全鄉有工業企業38家,其中規模以上工業企業6家。2009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增加值13603萬元,比去年同期增長72%,主營業務收入41286萬元,比去年同期增長72%,利稅總額4870.8萬元,比去年同期增長75%。;全鄉財政稅收2055.7萬元,較上年增長105%;全鄉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6507元,較上年增長8%。全鄉初步形成工業以玻纖、建材、服裝為支柱,農業以水產、生豬養殖和花卉、蔬菜種植等為主導的發展局面。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