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坂古道

虞坂古道 青石槽是虞坂古道的俗稱,《寰宇記》記載:“太行山有路,名曰虞坂,周武王封仲雍之後虞仲於夏墟,因虞為稱,謂之虞坂。”虞坂,亦即古虞國出山的通道。但更多的相關史料記述中,更多的是突出它的運鹽功用:“虞坂路開鑿於春秋以前,至戰國時,已是一條鹽運通衢大道。”所以又稱其為“鹽阪”。而當時的景象是,鹽池產的池鹽通過一條條鹽道被運往四面八方,史稱“西出秦隴,南達樊鄧,北及燕代,東逾周宋”,擴散到今天的山西、陝西、河南、河北四省。這其中,就有橫穿中條山,途經虞國,直抵中原的黃河茅津渡渡口的虞坂一路。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虞坂古道
  • 對象:鹽運
  • 對應: 青石槽
  • 文獻:《寰宇記》
簡介,沒落商道,

簡介

虞坂古道
因為鹽運的無比重要,歷朝歷代對虞坂鹽道都有過維護甚至大規模的整修。 距離現代最近一次大規模整修在明朝正德年間,張士隆任巡鹽御史,對虞坂鹽道組織了一次較為徹底的整修,《張御史治路記》載:“青石槽道險而狹如永巷然,長七里,正八年御史鑿石槽深一丈有奇,倍闊之,石槽平。”這裡所說青石槽,整段路都是從山邊堅硬山石中深挖開鑿出來的,臨懸崖的一邊成為自然的護欄,鹽運車馬、人員的安全得到保護。至今,在青石槽的路面上可以看到深深的馬蹄坑和車轍,路邊的岩石上留著深刻的鑿痕,歷史上虞坂古道車水馬龍般的繁華熱鬧情形如同書寫在了路面上。
在清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版《解州全志·平陸縣·古蹟》上,留有一幅“虞坂圖”,平陸當地的著名學者衛斯對此圖有過專門的研究。
他說:此圖以瞬間特寫手法描繪出虞坂自上而下,山勢險峻、坡道盤曲,鹽道上驢馱馬載、車馬喧囂之景象。圖上繪鹽夫7人,馱隊3支,鹽車3輛、驢、馬8頭。全圖構思巧妙、布局合理。看圖讀畫,似腦中過影:運鹽的馱隊、車輛前不見頭,後不見尾,正自磨河村南入虞坂,通過“十八盤”“膠泥洞”“大石斜”“小鬼額頭”進入“青石槽”,穿過“鎖陽關”,抵達卸牛坪。圖的左下方繪有房屋,中下方繪有石橋,橋涵下正潺潺流水,橋面西邊繪有一鹽夫正牽著一頭身馱鹽袋的毛驢將要通過橋面,準備上山,橋東頭有一個剛剛下山拉著空車的鹽夫,恰遇橋頭一段緩坡,雙手握轅,正用力拽車,此乃鹽隊經磨河村南之縮寫。圖的中心畫面:驢、馬、車輛、以及驅趕馱隊、車馬的鹽夫忽隱忽現,出沒於峰迴路轉之間。圖的左上方,在兩座山峰之間,繪有一道“關卡”,“關卡”下為一石砌或磚砌的過洞,洞頂有房屋建築,儼然“古鎖陽關”真實之寫照。
記載鹽道歷史還有沿路的諸多地名、村名。比如路北段的挖刮廟,這裡原本是政府設立的關卡,鹽車通過時要納稅,百姓厭之譏為“挖刮”,一路南行,依次有響鈴灣、平頭鋪、卸牛坪等地名,據考證,鹽車沿山路一路顛簸,到平頭鋪則漸入平地,鹽運人員在此把鹽車上的鹽前後左右整理平衡後再行進,人和牲口也在此喘息打尖。響鈴灣在平頭鋪前,據說,鹽車到此,牲口脖子上的鈴鐺就可以讓平頭鋪聽到了,各店家聞聲出門,準備招攬生意。運鹽的除了馬車,還有人力獨輪車,進入鹽道後,必須有牛在前一路牽引方可行進,到卸牛坪之後一路平展,可以不用牛了。

沒落商道

虞坂鹽道從新石器時期,一直沿用到抗日戰爭時期。1941年,抗日戰爭進入相持階段,為了給中國施加壓力,日軍認為“山西省由於西面有以延安為根據地的共產軍,南面黃河兩岸有中央軍第一戰區的軍隊活動,治安情況極為惡劣。河南山東兩省的治安也不穩定”,隨發動了中條山戰役。為了便於機械化部隊的行進和運動,日軍繞開險峻難行的虞坂鹽道,由運城至平陸重新選擇路線修築了公路,這就是現在209國道運城至平陸段的前身。中條山戰役從1941年5月7日開始,前後歷時一個多月,中國軍隊被俘虜3.5萬人,遺棄屍體4.2萬具,日軍僅戰死673人,負傷2292人。蔣介石稱此役為“抗戰史上最大之恥辱”。 虞坂鹽道也至此冷落下去,從小生活在此地的許隨懷講,直到1956年前,依然有零零落落的百姓趕著馱騾從此經過,但是因為失去了維護,山石土方崩落,難以通行,路基漸漸被野草灌木湮沒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