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公祠全稱“宋太傅虞忠肅公祠”,原在太白樓後,為紀念南宋民族英雄虞允文所建。宋嘉定九年(1216),在採石翠螺山廣濟寺旁建造虞公祠,由江東提舉李道傳主其事。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虞公祠
- 紀念:南宋民族英雄虞允文
- 時間:宋嘉定九年
- 地點:採石翠螺山廣濟寺旁
人物介紹,歷史介紹,
人物介紹
虞允文,字彬甫,四川仁壽人。紹興三十二年(1161),金主完顏亮渡淮大舉南侵,直逼長江北岸。虞允文以中書舍人參謀軍事,至採石犒師。適主將王權罷職,三軍無主,虞允文毅然督戰,大破金兵,創古代軍事史上以少勝多奇蹟。後虞允文官至左丞相,封雍國公,卒謚忠肅。
歷史介紹
淳祐九年(1249),沿江置制使吳淵和知州張琰應虞允文曾孫、池州通判侁虞之請,將祠加以修葺。數年後,知州馬光祖奉朝廷之命,將祠移至寶積山西側,改名為“英烈祠”。元代祠毀。明景泰三年(1452),知府李郁重建,恢復原名。成化七年(1471),知府施奇在原有基礎上進行擴建,始具規模。祠正中奉虞公像,兩壁繪虞允文採石大破金兵圖。當時地方官吏徵得朝廷同意,將採石大捷的十一月初一定為紀念日,每年這一天,由當地文武官員備豬羊前往祠內致祭,以後相沿成習。明末清初,祠、像均毀。清雍正八年(1730),知府李暲在太白樓後建造翠螺書院,辟正中一楹為虞公祠,懸有“天性公忠”(宋高宗語)之匾。道光八年(1828),採石鎮紳黃裳捐資重修。清周在浚《虞允文祠》詩云:“烽傳千里照天紅,飲馬投鞭指顧中。遺事尚能留斷碣,土人亦解說英風。當年壁壘今猶壯,舉目江山舊不同。南渡功名夸第一,牧牛邱壠漸成空。”民國時,祠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