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克鱗蓋蕨,植株高達80厘米。產台灣、福建、廣東、海南、廣西至雲南東南部。婆羅洲、印度尼西亞、馬來亞、越南至印度北部及尼泊爾都有分布。生長溪邊林中或陰濕地,海拔100-1100米。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虎克鱗蓋蕨
- 拉丁學名:Microlepia hookeriana
- 界:植物界
- 門:蕨類植物門(Pteridophyta)
- 亞門:真蕨亞門(Filicophytina)
- 綱:薄囊蕨綱(Leptosporangiopsida)
- 目:水龍骨目(Polypodiales)
- 科:碗蕨科(Dennstaedtiaceae)
- 屬:鱗蓋蕨屬(Microlepia)
- 種:虎克鱗蓋蕨
- 分科:有資料歸姬蕨科(Hypolepidaceae)
形態特徵,生長環境,分布範圍,
形態特徵
根狀莖長而橫走,密被紅棕色或棕色鑽狀的長毛。葉遠生,相距約1-2厘米;葉柄長20-30厘來,基部直徑的2.5毫米,褐禾桿色,全部被灰棕色長軟毛;葉片廣披針形,長40-50厘米,寬11-15厘米,先端長尾狀,基部多少變狹,一回羽狀;羽片23-28對,對生或上部互生,下部各羽片相距3-4厘米,平展,?有短柄,或上部的無柄,披卦形,近鐮刀狀,長6-12厘米,寬1-1.5厘米,先端漸尖,基部圓截形,或為不對稱的戟形,上下兩側多少為耳形,上側的耳片較大,邊緣有波狀圓齒,但先端為鋸齒狀。葉脈自中肋斜出,一回二又分枝,每齒有小脈一條。葉草盾,乾後上面呈黑綠色,下面綠色,葉下面各脈被有淡灰色的長柔毛,葉上而中肋密被褐色柔毛,各脈有二三疏長毛,但葉肉光滑;葉軸被與葉柄相同的毛。孢子囊群生於細脈頂端,近邊緣著生,囊群蓋杯形,長寬相等或略竟,先為綠色,後變為棕色,堅實,光滑,上邊截形或波形,近於葉邊,排成有規則的一行,宿存。
生長環境
生長於海拔100-1100米的溪邊林中或陰濕地。
分布範圍
分布在中國台灣、福建、廣東、海南、廣西至雲南東南部。婆羅洲、印度尼西亞、馬來亞、越南至印度北部及尼泊爾也有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