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虎丘茶
- 界:植物界
- 分布區域:蘇州
個人簡介,虎丘茶簡介,
個人簡介
唐代詩人張籍(約767-約830)是蘇州人,曾在詩中詠道:“自看家人摘,尋常觸露行。”可見他是很喜歡喝虎丘茶的。但茶的產量很少,而且主要由附近的居住者採摘。陸羽初到江南時,可能知道這種茶但因為產量太少而未載入《茶經》。
虎丘茶簡介
顧湄在康熙十五年(1676年)修的《虎丘山志》中具體描述虎丘茶的特點是:“葉微帶黑,不甚蒼翠,點之色白如玉,而作豌豆香,宋人呼為白雲花。”清代的茶學家陳鑒在補註《茶經》時也記載了虎丘茶,他說虎丘茶樹開的花“比白薔薇而小,茶子如小彈。”當時這種茶數量已極少,他曾采了幾片嫩葉,同一個要好的茶侶一起,用“小焙烹之,真作豆花香。”可見虎丘茶葉,是黛色的,點泡的茶湯色白,味淡雅,有豆花香。
用虎丘茶花窨制而成的花茶,既有清香爽口的茶味,又有鮮花的芬芳和甘醇,故又名“特種茶”。用不同的茶花窨制的花茶具有不同風味,其中茉莉花茶香氣清芬濃郁,甘美清鮮;玳玳花茶醇厚淨爽,余香濃郁;珠蘭花茶香味清雅鮮純爽口;白蘭花茶香味濃烈,後常見甘厚,最愛北方茶客歡迎。
虎丘茶在歷史上的一次變故,發生的明代天啟四年(1624年)。當時的虎丘茶園歸虎丘寺和尚管理,屬寺產。這年有箇中央大員駕臨蘇州城。他早聞虎丘茶大名,本人又嗜茶。於是,便利用職務的方便,叫虎丘寺和尚獻茶。由於蘇州本地有權勢者向寺僧索茶者不止一人,加上寺曾自己飲用,就那么幾十株茶樹,所採茶葉有限,早就無茶可獻了。中央大員不信,派人把住持和尚捉來,強行索茶,下令對老和尚用刑逼茶。但沒有就是沒有,造又造不出來。大員無奈,放回遍體傷痕的老和尚。老和尚被人抬回寺院,全寺僧眾無不悲憤!老和尚悲憤欲絕,叫小和尚把茶樹連根給刨了。清代文人文震孟曾寫過一扁文章,題目就叫《剃茶說》,諷喻的就是這件事。自此以後,虎丘茶所剩無幾。清代的顧湄、陳鑒見到的虎丘茶,可能已是劫後餘燼了。
可惜啊,可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