披針形,長2~6厘米,寬1~3.5厘米,先端急尖或漸尖,基部楔形,邊緣有疏鋸齒或全緣,下面有膿點;葉柄長0.7~2厘米。輪傘花序頂生,呈間斷的總狀排列,每輪生花6朵,或更多;花軸長而被有密柔毛;苞片卵形而小,邊緣具毛;花萼管狀,先端5裂,上面1片特大,近於圓形,其餘4片較小,呈銳三角形;花冠2唇形,白色或淡紅色,長約9毫米,上唇的4裂片幾相等,裂片近圓形,邊緣淺齧蝕狀。下唇1片橢圓形,全緣;雄蕊4,2強,均伸出於花冠外,花葯2室,靠合;子房4裂,花柱完全著生於子房底部,柱頭2裂。小堅果4粒,卵形至矩圓形,長約2毫米,暗褐色。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蘿艻
- 分類:植物
- 別名:九層塔
- 高度:20~70厘米
形態特徵,生活習性,歷史背景,品種分類,
形態特徵
即羅勒,又叫九層塔。一年生直立草本,全體芳香,高20~70厘米。莖四方形,上部多分枝,表面通常紫綠色,被柔毛。葉對生;卵形或卵狀 披針講炒形,長2~6厘米,寬1~3.5厘米,先端急尖或漸尖,基部楔形,邊緣有疏鋸齒或全緣,下面有膿點;葉柄長0.7~2厘米。輪傘花序頂生,呈間斷的總狀排列,每輪生花6朵,或更多;花軸長而被有密柔毛;苞片卵形而小,邊緣具毛;花萼管狀,先端5裂,上面1片特大,近於圓形,其餘4片較小,呈銳三角形;花冠2唇形,白色或淡紅色,長約9毫米,上唇的4裂片幾相等,裂片近圓形,邊緣淺齧蝕狀。下唇1片橢圓形,全緣;雄蕊4,2強,均伸出於花冠外,花葯2室,靠合;子房4裂,花柱完全著生於子房底部,柱頭2裂。小堅果4粒,卵形至矩圓形,長約2毫米,暗褐色。
花期7~9月。果期8~10月。
生活習性
羅勒喜溫暖潮濕環境,生於亞熱帶地區,不耐寒,也不耐旱。南方4月初出苗,北方5月初至5月中旬出苗,出苗時間長短同當時氣溫有關,如溫度上升至21~25℃時則7~10天就能出苗。在北京地區5月上旬至6月中旬期間株高增長最快,葉片數也增長最多,此期伸長主要是由許多節間的迅速伸長而成,至6月中旬開花後葉片數不再增加,此期的伸長是由於上部幾個節間的伸長而引起,故株高增長緩慢。
歷史背景
在歐美的神話故事中常見到「羅勒」的蹤跡抹設笑。在古羅馬時期,羅勒的名稱為“basilescus”,它源自於噴火龍“basilescus”之意思,因此傳說胸前必承促碑婚須佩帶著羅勒才能解除魔咒擊敗此怪獸。在歐美傳統醫學(民俗療法)上以羅勒作為解蛇毒或毒蜘蛛之藥劑。據傳耶穌基督復活之後,在它的墓穴旁長滿了羅勒,除了代表羅勒本身韻神性外,更強調其生命力的強韌。
中南美洲國家視羅勒為保護身家安全的吉祥植物;墨西哥的情人之間也會獻上羅勒,代表仰慕之意。東正教祭典使用的聖水都是以羅勒調製成。羅勒的希臘字代表為皇室或國王,據稱當時在宗教祭典上希臘國王用的香油即為羅勒精油所製成,因而被稱為 “國王的香藥草”。而羅馬尼亞羅勒則代表比較浪漫的意義,當男孩子接受少女一支羅勒枝條,表示他們彼此已經正式訂婚。
羅勒由印度傳入中國,羅勒為印度語的譯音。中國在北魏《齊民要術》中就擊院潤有其栽培加工記載。羅勒莖四棱,多騙拜臘分枝;葉對生,卵圓形;花分層輪生,花冠唇形,白色、紫色,葉色翠綠或紅紫,花簇鮮艷,且具有芳香氣味,是庭院花鏡、樹壇邊隙地栽植的優良地被材料。
品種分類
甜羅勒為唇型科羅勒屬。設施或陸地栽培,育苗移栽或直播,可分期播種。主要以葉片、嫩莖(頭)為主要食用部位,當幼苗6~7cm時就可以開始採收,供涼拌菜或香辛調料,或油炸,或做湯食,或炒蛋等,食後有消暑解毒及健胃之功效。
紫危嬸愉套羅勒
唇形科羅勒屬,一年生草本,紫羅勒是羅勒的栽培變種,株高20~40cm,莖鈍方形端承簽,全株暗紫紅色。葉對生,卵形或長橢圓形,葉面微皺,葉緣有不規則鋸齒狀淺裂。花期在夏季,輪傘花序6,花排列成假總狀花序,小花白色。
丁香羅勒氣味清涼芳香。鮮葉、精油主要用於調味、加工焙烤肉製品。家庭炒肉加入鮮葉2至4片切碎,清香去膩。薄荷葉和丁香羅勒葉各100克洗淨,開水燒煮5分鐘,濾液兌入浴缸沐浴健康提神、可預防感冒。用新鮮的或陰乾的丁香羅勒,薰衣草的花序或莖葉混合,加入開水,沖泡飲用,可平靜心情,提神醒腦,健胃解熱。
檸檬羅勒
丁香羅勒
又名七里香,屬唇形科一年生草本植物,原產於法國、中東地區,株高30~60厘米,全株被稀疏柔毛,
丁香羅勒
莖直立,多分枝,鈍四棱形,葉對生,卵圓形,略有淺缺刻。花在花莖上分層輪生,每層有苞葉2枚,花6枚,成輪狀花序;花萼鐘形,花冠唇形,花白色。株型緊湊,自然成半球形,是庭院、陽台、公共場所綠化、美化、香化的珍品。其莖葉含較為豐富的維生素、微量元素,還含芳香油、茴香醚、丁香油酚等。可作辛辣調味品,還可制香精、香水等。其果實也含豐富的蛋白質、脂肪和碳水化合物。其嫩莖葉具有柔和的芳香味,可涼拌、炒食、做湯,清香誘人、味美可口,增進食慾。疏柔毛羅勒
一年生草本,高20~80厘米,具圓錐形主根及鬚根。莖直立,多分枝,鈍四棱形,小枝具溝槽及短柔毛,幼嫩時紅色,漸老變為綠色。葉卵形至卵狀長圓形,長2~5厘米,寬0.8~2.5厘米,先端微鈍或急尖,基部楔形,下延成狹翅,邊緣具不規則的疏鋸齒,兩面近無毛,僅在背面具腺點;葉柄長約1.5厘米,
具短柔毛、微柔毛至無毛。總狀花序頂生,長10~20厘米,被倒向短柔毛,由許多具6花的輪傘花序組成,輪傘花序較疏離;苞片細小,倒披針形,長5~8毫米,先端銳尖,基部狹長,邊緣具纖毛,常有色澤;花柄長約3毫米,果時延長約5毫米;花萼鐘形,長約4毫米,寬約3.5毫米,外面被短柔毛,內面在喉部具疏柔毛,5齒,上面中間1枚寬大,長2毫米,寬3毫米,圓形,內凹,具短尖頭,其兩側2齒寬卵形,長1.5毫米,銳尖,邊緣具長緣毛,下面2齒披針形,長2毫米,具芒尖,果時萼增大達8毫米,寬6毫米,下彎,而脈紋明顯;花冠淡紫色或上唇白色,下唇紫紅色,長約6毫米,管長約3毫米,內藏,喉部增大,唇片外面具微柔毛,內面無毛,上唇4裂,裂片近相等,近圓形,長約3毫米,寬4.5毫米,常具皺曲,下唇長圓形,長約3毫米,寬1.2毫米,全緣;雄蕊4,離生,稍外露,後對花絲基部具齒狀附屬物,其上具微柔毛,花葯卵形匯合成1室;花柱較雄蕊長,先端2等淺裂;花盤具4突起腺體,不超過子房。小堅果卵珠形,長1.5毫米,寬1毫米,黑褐色。花期7~9月,果期9~12月。
分布及生境:產雲南東南、南部至西南部(文山州、紅河州、西雙版納至臨滄專區)。
中國華北至江南各省均有。
植物的用途及功能:植株可提取芳香油,故近有引種栽培以作為提取芳香油的原料。
品種分類
甜羅勒為唇型科羅勒屬。設施或陸地栽培,育苗移栽或直播,可分期播種。主要以葉片、嫩莖(頭)為主要食用部位,當幼苗6~7cm時就可以開始採收,供涼拌菜或香辛調料,或油炸,或做湯食,或炒蛋等,食後有消暑解毒及健胃之功效。
紫羅勒
唇形科羅勒屬,一年生草本,紫羅勒是羅勒的栽培變種,株高20~40cm,莖鈍方形,全株暗紫紅色。葉對生,卵形或長橢圓形,葉面微皺,葉緣有不規則鋸齒狀淺裂。花期在夏季,輪傘花序6,花排列成假總狀花序,小花白色。
丁香羅勒氣味清涼芳香。鮮葉、精油主要用於調味、加工焙烤肉製品。家庭炒肉加入鮮葉2至4片切碎,清香去膩。薄荷葉和丁香羅勒葉各100克洗淨,開水燒煮5分鐘,濾液兌入浴缸沐浴健康提神、可預防感冒。用新鮮的或陰乾的丁香羅勒,薰衣草的花序或莖葉混合,加入開水,沖泡飲用,可平靜心情,提神醒腦,健胃解熱。
檸檬羅勒
丁香羅勒
又名七里香,屬唇形科一年生草本植物,原產於法國、中東地區,株高30~60厘米,全株被稀疏柔毛,
丁香羅勒
莖直立,多分枝,鈍四棱形,葉對生,卵圓形,略有淺缺刻。花在花莖上分層輪生,每層有苞葉2枚,花6枚,成輪狀花序;花萼鐘形,花冠唇形,花白色。株型緊湊,自然成半球形,是庭院、陽台、公共場所綠化、美化、香化的珍品。其莖葉含較為豐富的維生素、微量元素,還含芳香油、茴香醚、丁香油酚等。可作辛辣調味品,還可制香精、香水等。其果實也含豐富的蛋白質、脂肪和碳水化合物。其嫩莖葉具有柔和的芳香味,可涼拌、炒食、做湯,清香誘人、味美可口,增進食慾。疏柔毛羅勒
一年生草本,高20~80厘米,具圓錐形主根及鬚根。莖直立,多分枝,鈍四棱形,小枝具溝槽及短柔毛,幼嫩時紅色,漸老變為綠色。葉卵形至卵狀長圓形,長2~5厘米,寬0.8~2.5厘米,先端微鈍或急尖,基部楔形,下延成狹翅,邊緣具不規則的疏鋸齒,兩面近無毛,僅在背面具腺點;葉柄長約1.5厘米,
具短柔毛、微柔毛至無毛。總狀花序頂生,長10~20厘米,被倒向短柔毛,由許多具6花的輪傘花序組成,輪傘花序較疏離;苞片細小,倒披針形,長5~8毫米,先端銳尖,基部狹長,邊緣具纖毛,常有色澤;花柄長約3毫米,果時延長約5毫米;花萼鐘形,長約4毫米,寬約3.5毫米,外面被短柔毛,內面在喉部具疏柔毛,5齒,上面中間1枚寬大,長2毫米,寬3毫米,圓形,內凹,具短尖頭,其兩側2齒寬卵形,長1.5毫米,銳尖,邊緣具長緣毛,下面2齒披針形,長2毫米,具芒尖,果時萼增大達8毫米,寬6毫米,下彎,而脈紋明顯;花冠淡紫色或上唇白色,下唇紫紅色,長約6毫米,管長約3毫米,內藏,喉部增大,唇片外面具微柔毛,內面無毛,上唇4裂,裂片近相等,近圓形,長約3毫米,寬4.5毫米,常具皺曲,下唇長圓形,長約3毫米,寬1.2毫米,全緣;雄蕊4,離生,稍外露,後對花絲基部具齒狀附屬物,其上具微柔毛,花葯卵形匯合成1室;花柱較雄蕊長,先端2等淺裂;花盤具4突起腺體,不超過子房。小堅果卵珠形,長1.5毫米,寬1毫米,黑褐色。花期7~9月,果期9~12月。
分布及生境:產雲南東南、南部至西南部(文山州、紅河州、西雙版納至臨滄專區)。
中國華北至江南各省均有。
植物的用途及功能:植株可提取芳香油,故近有引種栽培以作為提取芳香油的原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