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蘿崗糯米糍
- 產地名稱:廣東省廣州市蘿崗區
- 品質特點:皮薄肉厚,肉質嫩滑,香甜多汁
- 地理標誌:國家質檢總局地理標誌產品
- 批准文號:國家質檢總局公告2011年第175號
- 批准時間:2011年11月30日
產品特點,果實性狀,植株形態,生物學特性,品種評價,產地環境,歷史淵源,生產情況,產品榮譽,地理標誌,地域保護範圍,質量技術要求,專用標誌使用,
產品特點
果實性狀
蘿崗糯米糍以其果皮鮮紅,肉厚核小,肉質嫩滑,香甜多汁,風味極佳而聞名中外。糯米糍有兩個品系,一為紅皮大糯或雙肩紅,果大,皮厚,裂果較少。另一個白皮小糯或稱白殼仔,果較小、皮薄、易裂果。果實呈扁心形,縱徑3.2—3.7厘米,橫徑3.2—3.6厘米,平均單果重25克,果形整齊;果皮鮮紅色,厚0.5—0.8毫米,龜裂片明顯隆起,呈狹長形,縱向排列,裂片峰平滑,縫合線較明顯;果肩一邊顯著隆起,蒂部略凹。果梗細長,直徑2毫米,與果肩形成斜角(約45度),果蒂直徑3毫米,種柄細,不明顯;果肉乳白色,厚1.0—1.6厘米,肉質軟滑,多汁,味濃甜,品質風味優良,可食部分占全果重的82—86%,含可溶性固形物19—21%,100毫升果汁中含維生素丙20。4—30.8毫克,酸0.2克;種子小,常退化或中空,長1.7厘米,寬0.8厘米,平均重0.6克,有些年份也出現個別飽滿的種子。
植株形態
蘿崗糯米糍植株生勢壯旺,樹冠半球形,30年生樹高約5米,冠幅6—8米,主幹周徑96厘米,樹皮黑褐色,稍粗糙,一年生枝條黃褐色,有細密的斑點狀皮孔,枝細密、柔軟下垂,小葉2—3對,對生或互生,披針形,葉緣呈微波紋狀,長6—9厘米,寬2—3厘米,先端漸尖。花序長11—31厘米。
生物學特性
蘿崗糯米糍在廣州市郊區三月下旬至四月下旬開花,花期約20—25天。六月下旬至七月上旬果熟,耐旱性強,卷枝繁殖根少,宜採用嫁接繁殖。
品種評價
蘿崗糯米糍果大,果皮鮮紅美觀,皮薄肉厚核小,肉質嫩滑,香甜多汁,風味極佳。除鮮食外,最適於曬荔枝幹。樹齡長而豐產,適宜在山區土層深厚的丘陵地發展。缺點是大小年結果顯著。
產地環境
蘿崗,位於廣州市東部,又稱廣州東郊。蘿崗地形南北狹長,地勢南低北高,自北向南總體分為高丘陵地貌區、低丘陵台地地貌區、南部河涌與濱江沖積平原地貌區等3種地貌類型。而中至中南部主要為低丘陵地貌區,山峰海拔以100—250米占多,形成獨特的地貌。這裡氣候溫暖、熱量充足、雨量充沛,霜期短,極其適宜荔枝等水果的種植。而這座山的周邊村落賢江村、蘿崗村、筆崗村等從古至今都是著名的“糯米糍”荔枝的種植產地。
蘿崗區的水資源十分豐富,近鄰地面河流主要有乾支流8條(段)。周圍大小山泉眾多,從地下水源來看,產區內地下水基底以石灰係為主,形成大小水庫二十幾余座,水質非常優良。在產區廣州市有七座著名礦泉水生產企業在此依託優質水源建廠,優質水源為“蘿崗糯米糍”荔枝等植物的生長提供了非常適合的生態環境要求。蘿崗糯米糍產區範圍年平均氣溫為21.9℃,1月份平均氣溫為13.8℃,7月份平均氣溫為28.3℃。歷年極端最高氣溫38.0℃,歷年極端最低氣溫1℃,年平均總日照數為1785.2小時。年均降水量1750毫米,最大雨量2,865毫米,最小1,113毫米,全年雨量大部分集中於4-9月。“蘿崗糯米糍”的區域主要在蘿崗區中北部低丘陵地貌區,該區域的成土母質皆為花崗岩風化所成,也就是花崗岩赤紅壤,土壤呈紅色或棕紅色,質地粗,孔隙度大,疏鬆而通透性強。土壤反應呈酸性至強酸性,pH為4—6,鹽基飽和度為30%左右。土壤全鉀量高,機質含量較為豐富,為果、林生長的良好土壤,非常適合“糯米糍”荔枝等植物的生長。
歷史淵源
糯米糍是蘿崗荔枝的名貴產品,其以品質優良、香甜可口而享譽中外。早在漢代就已作為貢品年年進貢朝廷,到了唐代中葉,蘿崗糯米糍已遠銷國內外。
清代文人吳應逵撰寫的《嶺南荔支譜》第85頁中記載了清代舉人崔弼在《珍帚篇》的詩註:“水晶丸,俗名糯米糍,出於番禺鹿步司之北村(今廣州市郊蘿崗筆村),肉厚而韌,香液與掛綠絕似,而實較大,核則小如赤豆耳。”
民國版的《番禺縣誌》上也有這樣的記載:“蘿岡洞後枕牛首峰,鐘氏世居其地,田狹山多,種果為業,梅荔為獨盛。夏時荔火流丹,全洞皆赤,有火山、田岩、糯米糍、桂味數種,而蘿岡糯米糍、桂味尤勝。”蘿崗糯米糍的來歷和掌故到處流傳,家喻戶曉。昔年,呂純陽(即呂洞賓)雲遊四方,見蘿峰(指的是蘿崗的蘿峰山)怪石嶙峋,然紫氣隱透,遂投金丹於石縫,須臾成樹,次年林繁葉茂,花馥果甜,名曰荔枝,數年果木成林,仙人種果福蔭後世。
雖然只是一種神話傳說,但據蘿崗當地的一位名叫梁中成的老人介紹,在明代的時候,整個蘿峰山的周邊包括賢江村、蘿崗村、筆崗村等,從山腳到峰頂都長有這種野生的“山枝”(即未經嫁接自然生長的荔枝),這種山枝結的果外形美觀,色澤鮮紅,果大核細,肉厚汁多,肉質軟滑可口,味很濃甜。有一年,明代的一位官員巡視筆崗村,當時正值蟬鳴酷暑、荔熟枝頭的時節,村中紳士忙摘荔枝園荔枝接待,那官員品嘗後大讚此荔枝肉厚、核小、清甜,有如“糯米糍”(民間用糯米、生油、白糖製成的一種點心,以香、滑、甜著稱),自此以後,村民就把這種荔枝叫“糯米糍”。後經過幾百年的不斷栽培、繁殖,在蘿崗蘿峰山脈的周圍形成為了歷史上久負盛名的幾個“糯米糍”產區,即山的東北角是歷史上有名的賢江村“糯米糍”產區,山的西邊是有名的蘿崗村“糯米糍”產區,而山的南邊又是非常有名的筆崗村“糯米糍”產區。
到了20世紀50、60年代,蘿崗公社成立了蘿崗供銷社,由蘿崗供銷社把這些產區的“糯米糍”實行統購統銷,並且以“蘿崗糯米糍”的品牌出口到東南亞以及歐美國家,最終培植成為一種蘿崗地區特有的珍稀品種——蘿崗糯米糍。
生產情況
2011年,蘿崗的荔枝種植面積達4萬多畝,其中樹齡大於100年以上的荔枝樹達3萬多畝,蘿崗糯米糍又占到整個荔枝產量的80%以上。蘿崗糯米糍每年的產量在3000噸左右,2011年已達到了4500噸,產值將近上億元。
2012年,蘿崗區荔枝產量預計約3000噸,但質量優良,其中百年以上古荔枝樹貢獻八成產量。
2013年,蘿崗區荔枝受花期受雨水較多等因素影響,產量較往年略有下降,收穫面積約2.8萬畝,荔枝產量2200噸。
產品榮譽
2004年,蘿崗糯米糍被評選為“廣州市名優產品”。
2011年11月30日,原國家質檢總局批准對“蘿崗糯米糍”實施地理標誌產品保護。
地理標誌
地域保護範圍
蘿崗糯米糍產地範圍為廣東省廣州市蘿崗區蘿崗街道辦事處、永和街道辦事處、東區街道辦事處、聯和街道辦事處、九龍鎮5個鎮、街道辦事處現轄行政區域。
質量技術要求
(一)品種
糯米糍。
(二)立地條件
土壤類型為花崗岩赤紅壤。土壤pH值為4.5至6.5。土層深度1m以上,保水能力強,有機質含量≥1%。
(三)栽培管理
1.苗木繁育:採用槐枝、酸枝等為砧木嫁接繁殖。
2.定植:苗木春植為3至5月,秋植為9至10月為宜;栽植密度為≤450株/公頃。
3.施肥:以有機肥為主,每年每公頃施腐熟有機肥≥2噸。
4.環境、安全要求:農藥、化肥等使用必須符合國家的相關規定,不得污染環境。
(四)採收
採收期為6月下旬至7月上旬,採收在每天上午10時前進行人工採摘。
(五)儲運
常溫條件下貯運時間不得超過24小時。
(六)質量特色。
1.感官特色:果頂渾圓,雙肩突出、對稱,果皮薄、鮮紅,龜裂片較大,較平,呈狹長形,縫合線較明顯。果肉呈白蠟色,肉質嫩滑,多汁,無渣,酸甜可口。
2.理化指標:
項目 | 指標 |
可溶性固形物 | ≥18% |
總酸含量 | ≤0.3% |
單果重 | ≥23/(克/個) |
可食率 | ≥82.5% |
焦核果率 | ≥90% |
3.安全及其他質量技術要求:產品安全及其他質量技術要求必須符合國家相關規定。
專用標誌使用
蘿崗糯米糍產地範圍內的生產者,可向廣東省廣州市蘿崗區質量技術監督局提出使用“地理標誌產品專用標誌”的申請,經廣東省質量技術監督局審核,報國家質檢總局核准後予以公告。蘿崗糯米糍的法定檢測機構由廣東省質量技術監督局負責指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