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馬村

蘭馬村

蘭馬村,壯文名稱為 Mbanj Nazmax,隸屬於雲南省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丘北縣平寨鄉平寨村民委。

蘭馬村有上寨(Luengqgwnz)和下寨(Luengqlaj),屬於半山區。全村國土面積約13.36平方公里,位於鄉鎮西邊,距平寨鄉(Hanzcaih)3公里。距丘北縣城(Hawcou)20公里,平均海拔1350米左右,屬河谷槽區和岩溶山區,山和岩溶面積占國土面積的80%。最高氣溫33度,最低氣溫1度,年平均氣溫17度左右,年降雨量約1200毫米,四季分明,冬春冷涼乾旱,夏季炎熱多雨。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蘭馬村
  • 外文名稱:Nazmax
  • 別名:那馬村,那馬槽,蓬那馬,麓那馬
  • 行政區類別:雲南省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丘北縣平寨鄉
  • 所屬地區:滇東南地區
  • 下轄地區:蘭馬上寨,下寨
  • 政府駐地:平寨鄉
  • 電話區號:0876
  • 郵政區碼:663211
  • 地理位置:丘北縣東部
  • 面積:13.36平方公里
  • 人口:1236人
  • 方言:那馬壯語(Hauqnaemx Nazmax)
  • 氣候條件:冬春冷涼乾旱,夏季炎熱多雨
  • 著名景點:坡楊山,坡榭山,林清泉,攔馬三棵樹,水壩,李氏古宅
  • 機場:文山普者黑機場
  • 火車站:普者黑站
  • 車牌代碼:雲·H
  • 海拔:1353米
  • 年平均氣溫:16 ℃
村莊概況,歷史沿革,傳說典故,風俗習慣,傳統節日,自然資源,農村經濟,基礎設施,特色產業,文化教育,村務公開,基層組織,發展重點,

村莊概況

蘭馬村,壯語名稱為Mbanj Nazmax,其隸屬於雲南省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丘北縣平寨鄉平寨村民委,地處平寨鄉(壯語:Biengz Hanzcaih)西邊,距鄉政府3公里。到鄉路面為柏油路,交通方便,距丘北縣城(壯語:Gumh Hawcou)20公里。總整體上看,地勢由南向北呈階地狀傾斜,東西狹窄,東連納賽村(Mbanj Nazsaeq),南接龍來新寨(Mbanj Ronghraez Luengqmoq),西與納偉村(Mbanj Nazoij)毗鄰,北與蚌勒村(Mbanj Boengqlwh)接壤,是平寨鄉通往天星的交通要道之一。蘭馬村轄上寨(Luengqgwnz)和下寨(Luengqlaj)兩個寨子。據相關資料顯示,有農戶273戶,有鄉村人口1211人,其中農業人口1211人,勞動力732人。
蘭馬村
曼那馬全景圖曼那馬全景圖
曼那馬-全景圖曼那馬-全景圖
蘭馬村屬於半山區。全村國土面積約13.36平方公里,平均海拔1350米左右,屬河谷槽區和岩溶山區,山和岩溶面積占國土面積的80%。最高氣溫33度,最低氣溫1度,年平均氣溫17度左右,年降雨量約1200毫米,四季分明,冬春冷涼乾旱,夏季炎熱多雨。
蘭馬村屬於河畔村落,被青山環抱著。這裡的山環繞著水,水倒映著山,遠處的青山倒映在碧綠的清水河中顯得愈發清秀,河裡的小鴨子正在歡快的游來游去,近處河流蜿蜒盤旋在美麗的村落前顯得格外婀娜,正所謂“雲含林色橫南嶺,水帶河聲過北川。” 蘭馬村在一大片生態農田和幾座青山的映襯下,整個村莊顯得靈動與精巧。
曼那馬全景圖曼那馬全景圖
蘭馬有五座龍山,主要分布在東南面、南面、西南面和中央四個方位,東南面龍山供下寨“橫埄(Hwnjbomq)”使用,南面是遠近聞名的雙龍坡榭山(Boceh),山腰有一處平地,叫壩哈(Mbaqhaz),此處用來供“橫埄佬”節使用,西南面埄鼎山(Bomqdiengz)供上寨“橫埄亦”節使用,埄鼎山西北山腰處是坡璽山(Bocwx),供“三月三·祭竜”節使用,中間旮歪山(Bomq Gajvaiz)供“祭神”節殺牛使用。後山雙龍山地勢陡峭、嶙峋怪石、參天古樹相映成趣,山腳下有一處天然泉水,泉水供村里人飲用,景色宜人。雙龍山南面兩里處,有一座丘北境內遠近聞名的高峰之一,世人稱它為攔馬高山(Boyangh),站在峰頂可以一覽連綿數十里的景色。攔馬高山西北面的攔馬、龍來和納偉交界處叫攔馬丫口,丫口附近有一處盛名遠播千里之外的“攔馬三棵樹”。
蘭馬村西南1500米的山腰上,有一處天然泉水叫壩布(井口的意思,壯語:Bakmboq)。從前壩布周圍有好幾棵千年古榔樹,最大的古榔樹直徑約三米,高約六十米,枝葉繁茂。泉水清澈見底,波光粼粼,水質好,出水量大,除了用於農田灌溉外,泉水遠供到六里外的平寨和那賽村里作為生活用水,供水量約6000人。上世紀90年代,為了出行方面,翻建村前古木橋,改建鋼筋結構橋,把這幾棵千年古榔樹賣了,自從砍伐掉那些千年古榔樹後,泉水出水量明顯下降,到後來直接無法繼續供給平寨、那賽兩個村和蘭馬下寨飲用,只夠供上寨600餘人的飲水,每年春節後,天氣開始乾燥起來,由於長時間不下雨,太乾旱,有時候水都不出了。據傳除了砍伐千年古榔樹,嚴重破壞生態系統平衡外,還聽說泉水的“金鴨子(Bitgim)”被神秘人帶走了,水就不出了,相傳“金鴨子”乃是引出水的凡間神物,沒了它水引不出來,泉眼就不能出水了。由於水源不足,原來用作灌溉的農田都荒廢了,變成了旱地,水稻不能再種植了,只能改種玉米,小麥等農作物。自從那後,村裡的糧食產量明顯下降,生活上也困難了起來。
那馬-林青泉那馬-林青泉
蘭馬村前方100米處,自西向東流淌著一條清澈的河流,這條河流名叫清水河,它是清水江的其中一條支流,水源在33公里外的普者黑景區,最後匯入珠江。古時候,村里人為了方便到北岸做農活,不得不在這裡架一座木橋,木橋就是村里人到後山把古樹砍了來架好的,古橋長約30米,寬約2米。靠近村子的橋頭一邊還建了一個休息的地方,人們稱它為“欄賞”(Ranzcamh),這也算是壯族風雨橋(Giuzbumz)的雛形。古橋有著好幾百年的建橋歷史,早在幾百年前的開端,就有著每年秋收農忙時節全村人組織維修一次的慣例,幾百年來一代傳著一代,一直沿用至今。
曼那馬-古橋曼那馬-古橋
蘭馬的奇山奇水給人帶來了無窮的樂趣和遐思,現村里還保留著幾棵千年參天古榔樹,給蘭馬增添了迷人的魅力,昭示著蘭馬未來的輝煌。

歷史沿革

那馬(Nazmax)歷史悠久,源遠流長,是平寨鄉建村較早的村莊之一,也是“那文化”發祥地之一。(注釋:據“那”而作,依“那”而居,據此孕育的文化稱之為“那文化”)
那馬(Nazmax),即牧馬的田,相傳這裡居住著自稱“布依”的幾戶人家,喜歡在田裡牧馬、賽馬。後來隨著人口的增加,加上外來人口的遷入,這裡慢慢變成一座村莊,再後來外人把喜歡牧馬、賽馬的村子稱為那馬村。
據傳明末清初時期,就有人在那馬(Mbanj Nazmax)居住,由於這裡是一個大槽區,土地肥沃,良田充足,漸漸吸引了很多人遷家到此定居,後來還形成當地有名的集市,史稱安坪街(Ngamz Bienghhaw),周邊所有的村子都來這裡趕集。隨著人口的增加,已經不能滿足這裡人們的發展,開荒田地越來越遠,於是在遠處開荒土地的人家,就在當地定居了下來,後來逐漸形成了小村莊,又隨著外來人的不斷遷入,漸漸的形成了那馬村東部兩里外的那賽村(Mbanj Nazsaeq),西邊五里外的那俄村(Mbanj Nazoij)。最後變成了今天以那馬(Nazmax)為中心,那賽(Nazsaeq)和那俄(Nazoij)為兩翼的特色鮮明的那文化村落群。那賽和那俄兩個那文化村落各自產生了新的龍山,新的殺牛山,傳統節日和風俗習慣保持一致,可是由於那俄村隔離那馬村一座山,說話的口音上稍微有些變化,而那賽村離得相對比較近些,因此說話口音基本保持一致。相傳起初那賽村開始的時候有一戶人家,依“田”養雞,外人稱這戶人家在所居住的地方為那蓋(蓋,即雞的意思),由於這個名字帶有些歧義,後人慢慢把“蓋”音轉變成“賽”音(賽,即官的意思),形成了今天的名稱那賽,即,當官的田。無獨有偶,相傳那俄村剛開始的時候也有一戶人家,依“田”種甘蔗,外人稱它為那俄(俄,甘蔗的意思),這個名稱一直沿用至今。
雪中-曼那馬雪中-曼那馬
那馬(Nazmax)在歷史長河中,是以水田的農業耕種為主的村莊。數百年來,一直有“青龍山腳窮那馬,茅棚草屋泥鑊灶;日風夜雨人難熬,荒歲飢年食無靠”的說法。在新中國的成立之後,給那馬人帶來了福音,再加上2000年中國順利加入WTO,以嶄新的姿態進入高速發展的全新時代,那馬人遠到沿海地區務工,如今家家戶戶爭先鞏後的新樓房,人們的生活得到極大的改善,昔日貧瘠的村莊正悄然發生著美麗的蛻變,一躍而成為當地的經濟強村。

傳說典故

1、漢語名字“攔馬”的由來:相傳有一群馬幫從南方路過那馬村(Mbanj Nazmax)時,突然發現前方被一座自西向東橫著的青山攔住到北山的路,後來這群馬幫為了記住這個村莊,把這個村莊稱為攔馬,後來演變成了今天名字,蘭馬。
雪中-曼那馬雪中-曼那馬
2、“馬蹄印化石”的由來:相傳在那馬村後山,坡榭山(雙龍山)腳下有一塊石頭上印有馬蹄印。這可能是那馬村使用“馬”命名村的最原始的依據之一。隨著歲月的侵蝕,馬蹄化石沒有得到很好的保護,如今已經模糊不清,無法辨認。
3、“攔馬三棵樹,有名到天津”(壯文:Nazmax sam gomaex,miz minz daengz Den'ging)的由來:相傳新中國成立後,解放軍解放大西南時期,從天星攔馬(Nazmax),路過攔馬丫口停下休息期間,意外發現三棵樹形成等邊三角形三個頂點,過後解放軍為了記住這個地方,把這裡稱為“攔馬三棵樹”。後來一傳十,十傳百,這神奇的“攔馬三棵樹”就被傳開了,隨著解放軍在解放大西南期間,民間不斷的流傳這三棵樹的故事,最後傳了天津。於是被後人順口流傳著“攔馬三棵樹,有名到天津”這句話,一直流傳至今。
4、“馬噻彌滴-那馬殺牛也改不掉”(壯文:Max sij meh de – Nazmax gajvaiz goj gaij mbouj ndaej)的由來:明末清初,那馬有很多人從廣南者兔等地遷入,比如現在上寨陸氏家族和儂氏家族,陸氏家族現已傳至第八代,是上寨的三大姓氏之一。由於受到廣南土司(從有關歷史考證,廣南土司始於元初,自元朝至民國的近七百年間,儂氏土司家族世襲27代繼承,在清中期前是廣南地區的最高統治者,掌握著政治、軍事、民刑、錢糧大權。)祭祀儂智高風俗習慣的影響,村里人每逢農曆五月底的子日這天,都會安排代表趕回廣南府衙參加州慶。傳統習俗中州慶這天都是殺牛來祭祀“南天國”惠仁皇帝儂智高,牛肉每村代表領一份帶回家祭祀自己的祖宗和神靈。分牛肉(Baen Nohvaiz)的時候,那馬代表沒有分到牛腸,便隨口而出“馬噻秘滴,我的牛腸分不到”,此時大夥都哈哈大笑。此事很快就傳開了,這句髒話很快成了人們酒足飯飽之後,必聊的閒話。各地唄儂也總喜歡拿這句話開玩笑,這嚴重傷害了那馬人的自尊。後來為了挽回名聲,村里人經過開會研討商議後,決意徹底改掉這髒話,還專門挑選“子”日(Ngoenzcawj)這天,全村人籌錢買一頭牛殺了改這句髒話。可是造化弄人,最終還是沒能改掉,因為就在分牛肉的時候,有一個人忘記了帶筷子,又隨口來了一句:“馬噻秘滴,筷子又忘記帶了”。這時大夥目瞪口呆,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搖搖頭,異口同聲說:“殺牛也改不掉,沒有辦法了”,都笑了。這事很快傳到鄉里鄰里,成了飯後閒暇之餘的話題。最後成了句歇後語:馬噻彌滴-那馬殺牛也改不掉。
5、攔馬"牛" , 即那馬人善於用智慧,善於思考,能完成常人所不能完成的事,壯文為Nazmax ndat。 相傳古時候,廣南府正在做一個項目工程,召集了各地人力前來幹活。在砍伐大樹搬運過程中,其他的團隊都是使用蠻力搬運大樹,不但效力底下,反而還不能搬運體積較大的大樹。當輪到那馬團隊上場的時候,對於一般的大樹,採用人員身高一致為一對,按高矮次序排列,保證受力均衡,大家一起能齊心用力,保證了搬運效率的提高,降低體力。搬運較大大樹時,套用圓木滾動原理,在大樹底下放上圓木,很輕巧的就可以搬運。被其他團隊稱讚不已,異口同聲說:“攔馬‘牛’”。此後就被傳開了。

風俗習慣

“那”文化,即是壯侗語民族地區稻作生產引發出來的社會生活、民俗事象,包括因稻作耕種而產生的民間生活和習俗的土地文化。據“那”而作,依“那”而居,賴“那”而食,靠“那”而穿,依“那”而樂,以“那”為本。那,即壯族語:Na,意為“田”和“峒”。最初可能指水稻田,而峒,指周圍有山的一片田。那,後來便泛指田地或土地。
在稻作民族的心目中,土地是最寶貴的財富,誰擁有土地,誰就富有。因此,誰都想擁有屬於自己的土地,並希望種好這個土地,從而獲得好收成。為此,人們的生產和生活,都以土地為轉移,以農耕為一切行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其最明顯表現,便是以田定居,以田論人,用田取名,為田設神,等等。
壯族的村落多數是依山臨水,面對著田地,當然,後來才有人居住的大石山區已沒有這種選擇的餘地了。這種布局是從有利於生產和生活而來的,這便是以田定居。
據《康熙字典》、《辭海》和《現代漢語詞典》等的解釋,“畈”是方言,即成片的田,經過開墾能蓄水的稻田。稱田為畈,應是古越語,是壯傣語的基本辭彙。“壯族稱其居住的聚落為‘板”(或畈、曼),是源於其先民所開墾耕種並賴以生存的‘田’,這是因為壯族及其先民的聚落的出現緣自人們的定居生活,而其定居生活的前提條件是稻作農業的產生和發展。稻作的主要載體是人們開墾的水田,為了方便耕作與管理,人們必須依田而居,據田而作,故而形成了有田就有人居住的聚落……並且構成了田即村、村即是田的形象性類比思維模式和地名的命名方式。故,本文所述的那文化村落群,那馬村(Mbanj Nazmax)、那賽村(Mbanj Nazsaeq)和那俄村(Mbanj Nazoij)就是這樣得名而來的。
壯族神話《媽勒訪天邊》(壯語:《Meh Lwg Ra Byaimbwn》)就是一個生動的證明。懷著身孕的母親,決心用兩輩的生命去“訪天邊”,——探索與開發那遠方的土地,開拓未來的生活。這個神話另一個說法是“媽勒訪天腳”(注:藍鴻恩《神弓寶劍》第44頁。),更清楚地點出媽勒(Mehlwg)尋找的是土地。雖然途中經歷千難萬險,但每到一個地方,人們都深受感動。大家都幫助他們解決途中的困難,鼓勵他們堅持走下去,為人們找到天邊的土地。走了幾十年,母親老了,終於走不動了,叫兒子繼續向前進。兒子滿懷信心地說:“媽呀!我要走完你沒有走完的路,一直到把天邊找到!”說完,他一個人又繼續向前走了。了解了壯族開田拓地的艱難困苦的歷史,就不難理解這個神話的歷史內涵和沉重的歷史感。它凝固著民族的土地情結。
論述壯族的那文化,必然要涉及土司制度。土司制度起源於唐宋,盛於元明,清代逐漸衰落,從興起到終結,不足千年,但影響卻是巨大而深遠。土司的長官主要由壯人充當,而廣南的儂氏土司,就是當時壯族勢力較大的土司。
顧名思義,土司以“土”字當頭,又稱“土官”。他們是最大的土地擁有者。他們一旦得到中央王朝的確認,轄區內的“尺寸土地,悉屬官基。”(注:《白山土司志》卷17,《詔令》條。)土司沒有薪俸,他們靠土而活,擁土為官,以土役民。他們把最好的土地劃為“官田”,稱為“養印田”、“蔭免田”,由農奴耕種,以此來維持生活和公務活動。土司以下的大小土目,也領有自己的土地,稱為“目田”、“哨田”或“亭田”,也由農奴耕種。土司的家庭,還有“份田”,由“莊丁”耕種。此外,還設定名目繁多的“役田”:“抬轎田”(耕種此役田的農奴,要為土官或過官員出夫抬轎)、“挑水田”(為土司衙門挑水)、“馬草田”(為土司衙門割草餵馬)、“柴薪田”(為土司供應柴草)、:“石匠田”(為土司建造陵墓)、“墳田”(為土司清掃上墳路徑、修割墳雜草)、“竹器田”(為土司製造竹木家具)、“煮粽田”(為土司采葉子包粽)、“看貓田”(為土司看守供品,防貓偷吃)、“趕鳥田”(為土司看曬場,防鳥偷吃糧食)、“鼓手田”(為土司的紅白事當吹鼓手)、“打炮田”(為土司紅白事打地炮)、“旗田”(為土司扛大旗)、“山羊田”(為土司獵取山羊)、“打傘田”(為土司出巡時打傘)、“針線田”(為土司家縫製衣被)、“點香田”(為土司太廟上香)、“斟酒田”(為土司吃飯斟酒)、“殺豬田”(為土司殺豬,防豬牛踐踏禾草)、“殺雞田”(為土官殺雞鴨,向各戶派要雞鴨)以及“茶水田”、“跪禮田”、“吹號田”、“買辦田”、“廚房田”、“媽媽田”、“梳妝田”、“驛站田”等等。總之,土官的衣食住行、婚喪嫁娶等一切需要,都可以通過土地去換取,而農奴、田丁等則通過為土司服勞役換取土地,養家活口。
土司制度是以土地為根基建立起來的,擁土為官,以土役民,這在一定程度加強了對土地的管理,促進了土地的開墾,提高了土地的利用率,刺激了生產力的發展,同時,也進一步強化了全民族的土地意識,這是土司制度具有一定生命力的根本原因,也可以說這是土司制度的進步性。
事物總是有兩面性的。土司制度在一定時期的進步性,是以廣大封建農奴與田丁在經濟上被超常剝削,政治上失去獨立人格,思想上不自由等為代價的。列寧(在談到農奴制時)曾經指出:“農民對地主的人身依附是這種經濟制度的條件。如果地主沒有直接支配農民個人的權利,他就不可能強迫那些得到份地而自行經營的人來為他們做工。”(注:《俄國資本主義的發展》,《列寧全集》第3卷,第153頁。)壯家的土司制度,正是這樣的,它幾乎剝奪了農民的一切。
壯族民間流行這樣一首《罵土官》的民歌:
土司官,土霸王,
他是村中兩腳狼,
長工日割四擔谷,
還要人交四兩蝗。
世上珍饈他嘗過,
新娘貞節遭災殃,
反就存,順就亡,
六月飛霜進班房;
滔天罪惡終有報,
山澗泉水葬閻王。(注:《中國歌謠集成·廣西卷》第59頁,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2年。)
隨著社會的發展,土司制度的進步性逐漸消失,它的腐朽性與反動性越來越明顯,它帶給農民只有災難與痛苦,這首民歌以對立的態度詛咒它,表示要剷除它,說明土司制度已經走向衰亡。
家耕的生活,單純而重複,每天日出而作,日入而息,一年四季,春種夏鋤秋收冬藏,年復一年,周而復始。人們被土地束縛著。光緒《鎮安府志》稱:在德保、靖西、那坡一帶的壯家“男婦專業耕種,別無生活”。“土民惟知務農,不學工匠,不習商賈。”嘉慶《西隆州志》說,在隆森地區,人們風尚淳樸,“種稻山嶺,不事商賈”。民國《龍州縣誌》曰:“土著之人皆沈迷於賤商”,“下凍鄉村農民分秧種田,絕少閒暇,工商之業無人過問。”
壯民長期過著較低水平的自給自足的生活。土地像有無盡的魅力,把他們緊緊地拴住。久而久之,就逐漸養成了他們安於現狀,不求進取的思想惰性和安土重遷,知足常樂的平庸習慣,造成他們眼光短淺,只顧眼前,不考慮未來以及缺乏商品意識等等。由於滿足於小農經濟,因而使整個壯族地區的經濟和社會發展相對滯後於沿海經濟發達地區。當然這樣的滯後,不能歸咎於農民,它是當時的土地所有製造成的。
今天,中國歷史已進入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新時期,全國各族人民正豪情滿懷,邁向21世紀。在現代化建設中,我們應該從壯族那文化的歷史傳統中,吸取豐富的經驗,發揚重視農耕,自強不息,艱苦奮鬥等積極的思想因素,克服因襲守舊的觀念,進一步解放思想,同心同德地去創造更加美好的未來。

傳統節日

農曆正月
cieng laux: "一月"節(初一到初七)
cieng cawj it:"初一"節
cieng gij geih:"吉繼"節
cieng vaenz naz:溫納節
cieng rag yw:藥根節[正月初十]
cieng cib haj:元宵節
農曆二月:
cieng noix:"二月"節(初一到初五)
cieng sam:"三月"節
cieng cwx : 社節,也稱"祭竜"節
cieng doj ndoeng:祭竜節[ 同 cieng naengj cwx; cieng laengj cwx]
農曆五月—六月:
cieng baj aen gyaeq:"背雞蛋"節
cieng dueng ngux:端午節
cieng gyouq:"興楚"節\"景搓"節\"景吉"節\"興祝"節
cieng vaen coh:"灣朔"節
cieng raez vaen:"喊魂"節
cieng haeux faengx:"粽子"節
cieng baj ga gaeq:"背雞腿"節
cieng nohroz: "諾偌"節
cieng hwnj bomq:"橫埄"節
cieng loeg ngeih seiq:"六二四"節
農曆七月
cieng caet cib haj: 中元節
cieng haeux moq: "嘗新"節\新米節
農曆十一月
cieng goq dueng: 冬至節
農曆十二月
cieng sam cib:除夕節
春節從大年三十至正月初一、初二,初三,共四天,但初四至初十六仍算春節期。它是那馬村一年中非常隆重的節日。一般從臘月二十三起就開始做準備,家家戶戶搞衛生、縫製衣褲、購買年貨、張貼對聯、製作糕點、殺年豬、放鞭炮。春節又是個團圓的日子,凡是在外面工作的人,一般都趕在年三十之前回家團聚,吃團圓飯。春節期間,除了走親訪友,男女青年多去參加“歌圩”。
Cieng Samcib “除夕”節
除夕家家殺雞殺鴨殺魚,做各種飯菜,舂糯米粑粑祭祀祖宗,放鞭炮。晚飯有老人的家庭,會燉豬腳、燉整雞。米飯要做得很多,剩到第二天吃,象徵著富裕。年三十晚家家都要守歲,直到半夜雞叫,燃放鞭炮,除舊迎新。相傳那馬李氏家族祖宗布峒(Baeuqdoengh)由於過春節沒有趕上除夕,大年初三的時候才趕回到家,因此整個李氏家族沒有過除夕節,而是改到初三的時候過“布峒”節,當地人稱為佗布峒(Duj Baeuqdoengh)。
Cieng Cawjit “初一”節
年三十晚家家守歲,到了半夜雞鳴,就準備去“歐咖叻”(Aeu Galowq)即請財喊魂,大人挑著水桶,點燃三支香,小孩手裡還拿著用木頭做成各種家畜形狀,用繩子把它們連線起來,村里人稱呼它為咖叻(Galowq),邊走邊放竹爆,往村後果朗(Goekrap)清泉去,來到陀朗泉邊,把打兩桶慢慢的水挑回來,打好水後,用香在水桶上方左繞三圈右繞三圈,然後嘴裡念念有詞,一路上小孩放著竹爆,大人念念有詞,說些吉利的話,回到家裡把挑來的水拿來做飯菜,咖叻那去掛在牛圈的門口上。然後就一家人忙忙碌碌準備殺雞殺鴨殺魚,做各種飯菜,完畢後就開始祭祀祖宗,放鞭炮。吃完飯後,天剛剛灰亮,小孩就穿上新衣服,拿著竹爆去找小夥伴玩,大人由於熬夜就可以休息,不想休息的就出去走玩玩。
Cieng Cwx “祭竜”節
祭竜節是農曆三月第一個屬蛇日過節,也稱“三月節(Ciengsam)”節,休息五天。節日前,由寨老通知村人,以戶平均湊錢買祭品(豬(Mou)、雞(Gaeq)、酒(Laeuj)),每戶一男性參加上山祭獻,由主祭人禱告龍神,各戶從龍樹上摘兩條樹枝回家插在自家灶房和糧堆上,以求風調風調雨順,六畜興旺,當天各戶吃煎制的糯米粑粑,大戶人家油煎上百斤,可食月余,亦,贈親友品嘗。
Cieng Ngox-Loek “五月”節
那馬、那賽和那俄那文化村落過“五月節”是從每年農曆五月底最後一個“亥”日(Ngoenzgaex)開始, “申”日(Ngoenz Saen)結束,前後連續九天,每年都連續過三節以求神靈保佑、龍王降雨,在壯族傳統節日中,五月節是延續時間最長、規模最大、最隆重、獨一無二的節日。
1、Cieng Vaencoh “灣朔”節
那馬村(Mbanj Nazmax)、那賽村(Mbanj Nazsaeq)和那俄村(Mbanj Nazoij)每年農曆五月底最後一個“亥”日(Ngoenzgaex)定為“灣朔”節。相傳壯族“那”子民每年農曆三月播種,五月除草,每年農曆五月過“灣朔”節時,家家戶戶都要給種子喊魂回家,以確保當年農作物五穀豐登。在“亥”日這天每家每戶都忙著用竹葉(Mbaw Lui)包粽子,做五色糯米飯,殺雞等準備工作,到了晚上在自家的祖先牌位前擺上酒(Laeuj)、菜(Byaek)、粽子(Haeuxfaengx)、糯米飯(Haeuxeq)、雞肉(Nohgaeq)、豬肉(Nohmou)、雞蛋(雞蛋是用來喊魂的,豎立放在裝著米的碗裡,如果魂喊回來的話,雞蛋豎立在手心裡是不會倒,因為它已經帶有靈性,如果雞蛋站立不起來,會倒下,說明谷魂還沒有喊回來)、全家人的衣服(Buh)、牛鞭(Cagbawh)等,並點上香燭,焚化紙錢,同時,家庭成員須一一磕頭或鞠躬祭拜,請歷代家祖們和神靈前來享用美食,並給予喊魂。使得人和六畜不受惡鬼加害,驅趕致病作祟的殃怪,保佑家人平安順利,五穀豐登、六畜興旺。
晚飯過後,家家戶戶都給孩子殺雞,家裡有幾個男丁就殺幾隻雞,到第二天子日凌晨兩三點去橫埲(Hwnjbomq)。
2、Cieng Gyouq “景吉/景搓/興古”節
那馬村(Mbanj Nazmax)、那賽村(Mbanj Nazsaeq)和那俄村(Mbanj Nazoij)每年農曆五月第一個“申”日(Ngoenzsaen),如果上天仍然不下雨,那么這天全村所有60歲以下的男子每人帶著一把長鐮刀去村後埲亭山(Bomqdiengz)砍雜柴,將砍來的雜柴推起成七個柴垛,其中在一棵古樹旁的平地上堆起一個特大的柴垛,其他六個柴垛分別放在回來的各個岔路口邊,以便橫埲(Hwnjbomq)結束後,點燃照亮著大夥回家。而在祭祀古樹的附近,年輕人和小孩給自己準備一個橫埲那天煮雞用的土灶及柴火。挖新土灶的時候可以是一個人,也可以是兄弟幾個人使用同一個土灶。據說每年農曆五月初,為了在橫埲(Hwnjbomq)的時候能點燃火把,每家每戶都提前準備火把。
據傳其他地區的壯族村莊到了種植水稻的時期,發現天遲遲不下雨,未能種植水稻,因此都盼望著那馬村過“橫埲(Hwnjbomq)”節,因為那馬村過此節,必下雨。至今也一直有會下雨,只不過是雨大還是雨小而已,即便是在晴天去橫埲(Hwnjbomq),祭祀的時候也會烏雲密布,下幾滴小雨,而後又雨過天晴。
“灣朔(Vaenzcoh)”節過後,第二天子日上午凌晨兩點後,村裡的小孩和年輕人帶著雞、酒、碗、筷、鍋、火把等裝備,背到坪壤(Bienghraiq)集合,等人都到齊了,點燃火把,敲鑼打鼓,唱著山歌,一路吆喝著向“埲亭(Bomdiengz)”山奔去。來到山上的祭祀坪地,把火把堆積成一個巨大的火堆,然後在火堆旁歡歌起舞。待到天灰亮時分,各自把雞拿去土灶上煮,煮好後把雞豎著(跪立式,雞頭朝前)放在一個大盆里,將鹽巴撒在雞身上,並帶上酒和小碗來到古樹下面,按先後順序放在祭祀台上獻給神靈。(據說不能直接把雞和酒直接擺在祭祀台上,因為這樣是對神靈最大的不敬,不講究衛生,神靈是不會親臨,因此必須安排人在祭祀台上鋪上一些乾淨的樹枝。)待所有人全部擺放完後,年輕“布么(Bouxmo)”就開始念經,祈求神靈保佑賜福於子孫,讓孩子們健康成長,過上幸福快樂的生活。念完經後,放三次自製震耳欲聾的土火炮,聲音可傳十里開外。事畢,大家取回自己的雞和酒,三五人圍成一桌,開始享受美食,先吃飽的就去敲鑼打鼓,好不一番熱鬧景象。
這天正好是平寨街天(Haw Hanzcaih),在山上吃飽喝足後,年輕人三五成群,換上新衣服去趕集,去趕集之前每家父母都會吩咐自家的孩子在街上找親戚朋友,並邀請親戚朋友來過節。趕集回來後,去對門山裡的松樹林摘一些松樹葉回來,並慎重聲明松樹葉必須是樹枝上的,且一路上不能放在地上,直到帶回到家裡,交給父親或者爺爺擺放在高處為止。小孩們則繼續留在山上吃喝玩樂一直到旁晚回來,並把背上去的雞分成三頓吃完了,再慢慢下山。下山後孩子們輪流換著敲鑼打鼓繞著村子的各個巷子轉了一圈又一圈,一直玩到吃晚飯的時候才肯回家。
就在孩子們上午還在山上玩的時候,當年主事的一夥男人拉著一頭牛去殺牛山(Bomq Gajvaiz)牛殺,並平均分成每戶一份。分完後,火炮手放了三個土火炮通知全村的人來領取自家的牛肉(Nohvaiz)。村裡的人聽到三聲火炮聲後,就安排一個男丁(壯族的所有神山、龍山,女人不能進去,如果不聽勸,將會受到神靈的懲罰,要么會生病,要么會發生以外的事情,嚴重的可能會導致家畜或者人以外死亡。)前去認領,認領的時候按先後順序,點名領取,領回家後再分成兩份,一份是當晚用來祭祀神靈的,另一份曬乾成乾牛肉(Noh Vaizroz),等到“辰”日(Ngoenzceiz)這天晚上再來祭祀神靈。家裡女人們有的去集市上買菜,有的去準備紫色糯米飯(Haeuxeq Gyaemq),還有的去準備做蒸糕(Gengau),蒸糕是用米麵、糯米飯和紅糖一起做的,用紫菜把糯米染成紫色之後,再用來做蒸糕的底層,大約墊5毫米的厚度,然後放上10毫米厚的米麵,在米麵上再放5毫米厚的紅糖,就這樣一層隔著一層,一共做成九層,九層象徵著生活這長長久久,美美滿滿,生活質量一年比一年“蒸糕”(蒸糕,“增高”的諧音)。到了晚上人們在自家的祖先牌位前擺上酒(Laeuj)、菜(Byaek)、大碗米飯(Haeux)(飯上須放一個飯勺,據說是為了方便祖宗打飯吃)、蒸糕(Gengau)、雞肉(Nohgaeq)、臘豬肉(Nohmou)、五個碗(Haj Aendoix)、五雙筷子(Haj Guh Dwh)等,然後把酒倒進碗裡,再把五雙筷子分別放在碗上,多餘的筷子放在裝有紫糯米飯上,並點上香燭,焚化紙錢,祈禱祖宗和神靈賜福,保平安。於此同時,在自己家的平樓(Ranz Guq)上擺放一張桌子,鋪上松葉後,把整塊新鮮牛肉(Noh Vaihmoq)放在桌子的左上角,紫糯米飯(Haeuxeq gyaemq)、臼(Aenbe)、五個碗(Haj Aenduix)、五雙筷子(Haj Guh Dawh)等順序擺放,開始的時候先把酒倒進碗裡,然後在碗上放五雙筷子,多餘的筷子放在裝有紫糯米飯上,糯米飯上須放著一隻飯勺。準備完畢後,就開始祭祀神靈,主要是祭祀龍王,祈禱龍王安排布雨神到凡間降雨,以保凡間百姓風調雨順,生活安居樂業。
晚飯過後,家裡的男主人著手準備六兩雞腿和雞腳去交給當年主事人(主事人每組一人,那馬村有四組,即4個人。每年輪流做,這裡稱呼當年主事人為“當棚(Dangbiengz)”)。當晚60歲以下的男人不管是村里來的人還是外村來的親戚朋友都可以跟著一起去“橫埲亦(Hwnj Bomqij)”,60歲以上的老人安排在村裡的“樘幽(Daengqiuj)”聚餐。
晚上八九點中,家家戶戶都帶著親戚好友拿著點燃的火把聚集在“坪壤(Binghraiq)”集合,然後一邊敲鑼打鼓,一邊吆喝著山歌,浩浩蕩蕩向埲亭(Bomqdiengz)山開始橫埲。到了指定的祭祀點,大夥把火把堆積成一個大火堆,然後圍著火堆歡歌笑語。主事人則忙著拿酒、雞腿等在一棵古樹下祭祀神靈,然後由老年“布么(Baeuqmo)”開始念經文,布么(Baeuqmo)通過念誦經文與神靈溝通,祈求神靈保佑全村人男女老少平安,念完經書,土炮手放三聲火炮後,禮畢。然後點燃古樹旁邊最大的柴垛,大夥就圍著火堆周圍,手拿著雞腿,邊喝酒邊划拳,邊敲鑼,邊打鼓。(相傳那馬有一個巨大的銅鼓,鼓聲可以傳到四十里外的縣城(Hawcou),鬧得附近村莊都無法入眠,不得不一起享受著這個隆重的節日。)大夥一直玩到深夜,酒足飯飽後,一個扶著一個緩慢隴埲(Roengzbomq),由於火把已經燒完,回來的路上只能靠點著六堆柴垛發出的光,照亮著大夥回家。
第二天“醜”日(Ngoenzbaeuj),全村人老老少少不能做農活(壯族過節的時候不能做農活)。
在古代由於生活苦難,第三天“寅”日(Ngoenznyaenz)沒有糧食了,只能忙著去野外尋找蕎麥(Haeuxgaz)回來,第四天拿去空場地上打蕎麥做成糧食,到了第五天“辰”日(Ngoenzceiz)才能繼續過第三個節日-諾茹節。
3、Cieng Noh Roz “諾偌”節
轉眼到了第五天,“辰”日(Ngoenzceiz),白天大人們都忙著去準備紫糯米飯(Haeuxeq Gyaemq)、蒸糕(Gen'gau),男孩子被安排去對門山裡的松樹林摘些松樹葉帶回來,並慎重聲明松樹葉必須是乾淨且一路上不能放在地上,直到家裡交給父親或者爺爺擺放在高處為止。到了晚上家家戶戶都在自己家的平樓(Ranzguet)上擺放著墊好松樹葉的桌子,把“子”日(Ngoenzcawj)做成的乾牛肉(Noh Vaizroz)、紫糯米飯(Haeuxeq gyaemq)、臼(Aenbe)、五個碗(Haj Aenduix)、五雙筷子(Haj Gouh Dawh)等一一放在桌子上,把酒倒進碗裡,再把五雙筷子放在碗上,多餘的筷子和飯勺放在紫糯米飯上。準備完畢後,開始焚香燒紙,祭祀神靈,主要是祭祀龍王,祈禱龍王安排布雨神到凡間降雨,以保凡間百姓風調雨順,生活安居樂業。
第六天巳日不能做農活,在鄰里走訪親戚,和好友喝喝酒,聊聊天。
第七天午日是鄉鎮上的趕集日,大夥都去趕集準備第四個節日。
第八天未日是縣城上的趕集日,年輕人都想去縣城趕集,找姑娘談戀愛,留在家裡的人自由安排娛樂。
4、Cieng Hwnj Bomq“橫埲佬”節
第九日申日,這是節日的最後一天,這天主要是祭祀壯族的古代首府儂土司以及天上所有的神仙。原來上寨與下寨是一起過的,可是結束後,喝酒喝多了就會鬧事,為了避免過節生事現象,經過商議後,決定分開過,輪流申日過。
上午村裡的主事人用牛車就拉著一頭豬,雞,大鍋等設備,敲鑼打鼓前去雙龍坡席山(Boceh)。他們來到往年祭祀神靈的壩哈(Mbaqhaz),把豬拉到古樹下獻給神靈,豬頭對著古樹,然後由布么(Baeuqmo)誦經,請天上各方神靈來領取豬和雞去享用。誦經完後,布么吩咐其他人,把豬和雞拿去殺了,做乾淨後,分別取豬的各部位,包括內臟,切成片拿去小鍋上炒熟後,在那到古樹下再祭祀,祈求龍王降雨,拯救人間乾旱,祈禱神靈庇佑,保全村人平平安安。相傳在布么誦完經書後,龍王會吩咐布雨神前來布雨,這天必有雨。所有周邊的壯族村寨都盼望著這天下雨,才能有雨水來種水稻。禮畢後,火炮手就放這三聲火炮,告訴大夥,祭祀完畢。剩下的豬肉全部切成小塊用大鍋煮,大約在下午三點的時候,豬肉煮熟了,火炮手就每隔十分鐘放三聲響亮的火炮,連續放三次,大夥聽到土炮聲後,就可以去橫埲(Hwnjbomq)了。每家每人各自準備一個盆、一碗素菜、一隻小碗、一雙筷子,以及鹽巴、味素、調料等,一個跟著一個陸陸續續向雙龍山爬上去。來到山上後,分十人一桌圍著古樹旁邊坐。然後安排人領一個大盆去分肉,其他邊坐著邊把蔬菜拿出來擺放在一起。吃完飯,既不喝酒也不划拳的人就去敲鑼打鼓,唱唱歌,談談笑,等到太陽快要落山了,才緩緩下山。

自然資源

全村有耕地總面積823.00畝(其中:田453.00畝,地370.00畝),人均耕地0.63畝,主要種植水稻等作物;擁有林地500.00畝,其中經濟林果地340.00畝,人均經濟林果地0.28畝,主要種植油茶等經濟林果;其他面積18700.00畝。

農村經濟

有耕地總面積823畝(其中:田453畝,地370畝),人均耕地0.63畝,主要種植水稻等作物;擁有林地220畝,其中經濟林果地340畝,人均經濟林果地0.28畝,主要種植油茶等經濟林果;水面面積15畝,其中養殖面積0畝;其他面積18700畝。2014年農村經濟總收入10319508元,其中:種植業收入314.67萬元,畜牧業收入216.89萬元(其中,年內出欄肉豬856頭,肉牛37頭,肉羊0頭);林業收入29.00萬元,第二、三產業收入66.00萬元,工資性收入0.0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3689元,農民收入以畜牧業等為主。全村外出務工收入376.39萬元,其中,常年外出務工人數296人 ,在省內務工81人,到省外務工215人。該村目前正在發展黃瓜特色產業,計畫大力發展種養業產業。

基礎設施

截止2014年底,全寨有273戶通自來水,有0戶飲用井水,有273戶通電,有0戶通有線電視,擁有電視機農戶250戶,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218戶,其中擁有行動電話農戶數180戶。該進村道路為屬於彈石路面 ;距離最近的車站(碼頭)3.00公里,距離最近的集貿市場3.00公里。全寨有效灌溉面積為476.00畝,其中有高穩產農田地面積350畝,人均高穩產農田地面積0.28畝。有159戶居樓房;有124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

特色產業

該村的主要產業為水稻、玉米,主要銷售往本縣。2014年 主產業全村銷售總收入86.00萬元,該村目前正在發展黃瓜特色產業,計畫大力發展水稻、玉米產業。

文化教育

小學生就讀到平寨中心國小,中學生就讀到平寨中學。該村距離國小校3公里,距離中學3公里。目前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中,小學生129人,中學生44人。

村務公開

到2014年底,已簽定農業承包契約371份,農村土地承包面積768.00畝,其中土地流轉面積0.00畝。是建立了農村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制度,其中,一事一議籌資額 0.00 元(人均 元),一事一議籌勞370個(勞均0個)。年末集體總收入0.48萬元,有固定資產0.00萬元,年末集體有收益0.48萬元,農村財務管理實行自行管理,定期開展村務公開,是成立了民主理財小組,主要以貼上公告、黑板報、會議等方式公開。

基層組織

設黨小組1個,黨員總數8人,黨員中男黨員7人,女黨員1人。 團員32人。

發展重點

目前存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是:
1.民眾思想文化素質偏低,對國家政策了解甚少;
2.村民致富意識較差;
3.自然條件較差,難以發展支柱產業。
該村今後的發展思路和重點是:
1.加強農村信息、文化建設,使農民的視野更開闊,了解更多的科學文化知識;
2.加強國家政策宣傳力度,提高農民思想意識;
3.加強基礎設施建設,為農民發展經濟提供有利條件。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