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田組

蘭田組 ,是以組為岩石地層單位的地層結構。1964年錢義元等正式命名為蘭田組。命名剖面位於安徽休寧縣蘭田村北。底部為灰色含錳白雲岩、星點狀白雲岩;下部為黑、灰及灰綠色碳質頁岩及泥岩,上部為深灰及灰色中厚層泥灰質白雲岩、白雲質泥灰岩、灰岩。含微古植物、蠕形動物、藻類和巨觀藻類。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蘭田組
  • 外文名:Lantian Fm
  • 階代碼:Z2
  • 地區代碼:52
命名,沿革,特徵,構成,接觸關係,備考,

命名

1936年丁毅命名為“蘭田系”,1964年錢義元等正式命名為蘭田組。命名剖面位於安徽休寧縣蘭田村北。

沿革

李毓堯等1935研究皖南震旦系時,將冰磧層以上地層稱為頁岩石灰岩系。同年,丁毅將頁岩石灰岩系分別命名為下部蘭田系,上部上長源灰岩。20餘年後,於1959年合肥工業大學地質系、安徽地質局地研所等先後提出,命名蘭田組的方案,但有的將其歸下震旦統,有的劃為上統中部。1964年錢義元等命名蘭田組並將其劃為上震旦統下部,並沿用至今。

特徵

構成

底部為灰色含錳白雲岩、星點狀白雲岩;下部為黑、灰及灰綠色碳質頁岩及泥岩,向上為含矽質、炭質頁岩與泥質炭質頁岩互層。上部為深灰及灰色中厚層泥灰質白雲岩、白雲質泥灰岩、灰岩。頂部深灰、黑色薄中層含碳粉砂質板岩及含炭矽質岩,最頂部夾含鉀頁岩及石煤。本組總厚269m。下部頁岩中含微古植物:Trachysphaeridium cf. Rude, Protosphaeridium sp., Asperatopsophosphaera umishanensis, Lophosphaeridium sp., Taeniatum crassum;藻類Bija sp., Epiphyton cf. Durum, E. Cf. Gigam.等;蠕形動物Paleolina sp.,巨觀藻類:Chuaria circularis, Shouhsienia sp.

接觸關係

與下伏雷公塢組呈假整合接觸,與上覆皮園村組整合接觸。

備考

編撰者 :王自強
作者1 :丁毅
年份1 :1936
作者2 :錢義元
年份2 :1964
系名 :新元古界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