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州大學民族學研究院

蘭州大學西北少數民族研究中心是2000年批准成立的教育部百家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之一。中心在教育部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第二輪評估中列第19位。現任基地主任為高永久教授。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蘭州大學民族學研究院
  • 地點:蘭州
  • 屬性:非盈利
  • 性質:研究院
歷史沿革,建設工作,發展規劃,

歷史沿革

解放前蘭州大學設有邊政系,開設有關民族學的課程。20世紀50年代後期,學校培養出一批民族研究方面的教師,開創了民族學學科發展先河。1984年經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批准建立民族學碩士學位授權點,1990年獲得民族學博士學位授權點。1998年經教育部批准建立民族學本科專業。2000年建立西北少數民族研究中心,並被批准為教育部百家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2003年建立中國少數民族史博士點以及民族學博士後科研流動站,成為甘肅省民族學一級重點學科。2006年經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批准為民族學博士一級學科授權點,下設民族學、中國少數民族史、馬克思主義民族理論與政策、民族社會學、藏學五個二級博士點,相應設定了民族學研究所、西北少數民族史研究所、民族理論與政策研究所、民族社會學研究所、藏學研究所。目前中心/研究院是西北地區唯一能培養民族學學士、民族學碩士、民族學博士及接受民族學博士後的科研教學單位。

建設工作

(一)學科建設
中心/研究院共有一級學科博士點1個、二級學科博士點5個、碩士點5個,博士後流動站1個,國家重點學科1個,省級重點學科1個。一級學科在第二輪學科整體水平評估中名列全國第2名,通過甘肅省重點學科驗收(2006—2010)並被評為優秀。
中心/研究院不斷拓寬學科研究領域,孕育新的學科增長點,使民族學研究與人類學、社會學相交叉、相結合,以符合世界民族學發展新趨勢。
(二)科學研究
中心/研究院建立以來各類項目逐年增加,共申請到國家、省部級和橫向科研項目共90餘項,批准金額累計3400萬元。
出版學術著作140餘部,包括《各民族共創中華》、《中國西北少數民族通史》、《中國西北少數民族史》等重要專著,在學術界產生了廣泛的影響。發表論文1200餘篇,其中在CSSCI上發表近600餘篇。科研成果獲得省部級獎勵30餘項。
中心/研究院主編刊物《中國民族學》目前已出版8期,共收錄優秀論文112篇,內容包含民族歷史、民族社會、民族文化、民族心理、宗教研究、藏學、民族關係及民族理論與政策等多個方面,為民族學發展提供了新的學術平台,為構建有中國特色的民族學貢獻力量。
(三)社會服務
中心/研究院先後有20餘篇諮詢報告得到中央和地方有關部門的採納,其中楊建新教授所提《少數民族地區的經濟特區要“特”辦》報告入選教育部2010年度高校哲學社會科學研究優秀諮詢報告。
中心/研究院研究人員在藏族民間傳統體育研究基礎上創製兩種民族體育器材,並獲得國家頒布的專利證書。
中心/研究院開設有民族學課程研修班,為少數民族地區政府機關、學校、企事業單位服務,為西部民族地區發展提供長久智力支持。
(四)隊伍建設
中心/研究院現有專職研究人員17人,教授14人,副教授3人,具有博士學位15人,具有海外學業經歷8人。其中1人獲國家“高等學校教學名師”獎,2人入選2009年度“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4人入選“甘肅省領軍人才”,6人入選教育部“新世紀人才支持計畫”。1人被聘為國家社科基金學科評審組專家,1人入選國務院學位委員會第六屆民族學學科評議組。研究人員所講授課程,有二門獲“省級精品課程”稱號,一門獲“國家精品課程”稱號。先後引進多名國內外優秀人才,加強了跨學科和交叉學科研究隊伍的培養,並派出多位青年學者到國內外高校與科研機構訪問研究。中心/研究院研究人員長期堅守,埋頭苦幹,甘於奉獻,為我國民族學學科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
主要學術帶頭人有高永久教授、楊建新教授、王希隆教授、洲塔教授、徐黎麗教授、趙利生教授、閆麗娟教授、宗喀·漾正岡布教授、李靜教授、楊文炯教授、武沐教授、切排教授、周傳斌教授和王建新教授。
(五)人才培養
目前在校碩士研究生87人,博士研究生101人。已畢業博士158人,碩士159人。除常規授課和輔導外,中心/研究院還通過吸納研究生參與研究課題、實地田野調查、舉辦學術沙龍、開題報告會、學術講座、研究生學術論壇、研究生暑期學校等學術活動,提升研究生學術創新能力,為研究生的成長和發展搭建優良平台。通過與國外高校聯合培養的模式,深入推進人才培養國際化,提高國際競爭力。中心/研究院培養畢業生很多已成為所在領域的領軍人物,為西部經濟社會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
(六)學術交流
中心/研究院成立至今,共舉辦國際、國內學術會議14次,緊密結合國家重大發展戰略及西部大開發戰略,以提升國際競爭力和學術影響力為重點,營造有利於國際學術交流與合作的大環境,拓寬對外聯繫渠道,在推動中外文化深層次交流;合作培養具有國際視野、跨文化交流能力的高層次人才;吸引來華攻讀學位留學生等方面取得新突破。
(七)教學科研基礎條件建設
中心/研究院建有開放式、學術型、專業性、網路化的圖書資料中心。擁有250平米的藏書室和閱覽室,收藏中外文圖書約3萬餘冊,中外文報刊90餘種。
影視人類學實驗室配備整套拍攝、錄製、剪輯影視人類學視頻材料的設備,在田野調查和對外學術交流方面發揮重要作用。
民族心理學實驗室配有心理測試軟硬體配套設備多套,可以進行感知覺方式的差異性、認知方式的取向以及民族群體人格等方面的實驗研究。
已建成西北少數民族研究中心成果、西北少數民族研究中心資料文獻、西北少數民族研究中心學位論文、《西北史地》及甘青特有民族文化等5個資料庫,併購買了6套方正阿帕比電子專業資料庫資源,為人文社會科學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基礎條件。

發展規劃

中心/研究院近年來,在教育部和學校支持下,立足西北民族政治、經濟、社會、歷史、宗教、文化等領域,研究具有鮮明的地域特色和學科特點,並注重將歷史問題和當前問題、基礎理論和現實套用相結合,積極開展學科之間的交叉研究和綜合研究,開拓了民族學研究的一些新領域,具有廣闊的發展前景。
在今後的發展中,我中心/研究院將以中國特色馬克思主義理論最新成果為指導,從我國現代化進程所面臨的有關少數民族問題的重大理論與現實問題出發,以產出有重大理論和現實意義的民族學科研成果、培養民族學高層次人才、加強國內外民族學學術交流、為國家和地方政府提供高水平諮詢服務為主要任務。進一步凝鍊學科方向,積極拓展研究領域,大力提升現有學術梯隊的規模、層次和能力,爭取承擔更多國家重大重點項目,不斷促進理論創新,完善基礎建設,加強國內外交流與合作,努力把西北少數民族研究中心/民族學研究院建設成為集科研、人才培養、服務國家建設與社會發展的思想庫和智囊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