蘧廬

蘧廬

蘧廬,典故名,典出《莊子集釋》卷五下〈外篇·天運〉。“仁義,先王之蘧廬也,止可以一宿,而不可久處。” 郭象註:“蘧廬,猶傳舍。” 蘧廬指古代驛傳中供人休息的房子。猶今言旅館。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蘧廬
  • 典出:《莊子集釋》
  • 拼音:qú lú
  • 解釋:古代驛傳中供人休息的房子
詞目,拼音,引證解釋,詳細釋義,典源,譯文,

詞目

蘧廬

拼音

qú lú

引證解釋

古代驛傳中供人休息的房子。猶今言旅館。
《莊子·天運》:“名,公器也,不可多取。仁義,先生之蘧廬也。” 郭象 註:“夫名者,天下之所共用。蘧廬,猶傳舍。” 古代驛傳中供人休息的房子。猶今言旅館。”
劉禹錫《管城新驛記》:“蘧廬有甲乙,牀帳有冬夏。”
宋 蘇軾《李杞寺丞見和前篇復用元韻答之》:“人生何者非蘧廬,故山鶴怨秋猿孤。”
宋 黃庭堅《雜詩七首》:此身天地一蘧廬,世事消磨綠鬢疏.畢竟幾人真得鹿,不知終日夢為魚。
党懷英《村齋遺事》詩:“人生天地真蘧廬,外物擾擾吾何須。”
嚴復 《原強》:“法制者,聖人之芻狗,先王之蘧廬也,一陳不可復用,一宿不可復留。”

詳細釋義

典源

莊子集釋》卷五下〈外篇·天運
老子曰:「然。使道而可獻,則人莫不獻之於其君;使道而可進,則人莫不進之於其親;使道而可以告人,則人莫不告其兄弟;使道而可以與人,則人莫不與其子孫。然而不可者,無佗也,中無主而不止,外無正而不行。由中出者,不受於外,聖人不出;由外入者,無主於中,聖人不隱。名,公器也,不可多取。仁義,先王之蘧廬也,止可以一宿而不可久處,覯而多責。
唐·成玄英疏:「蘧廬,逆旅傳舍也。覯,見也,亦久也。夫蘧廬客舍,不可久停;仁義禮智,用訖宜廢。客停久,疵釁生;聖跡留,過責起。」

譯文

老子說:“會是這樣的。假使道可以用來進獻,那么人們沒有誰不會向國君進獻大道;假使道可以用來奉送,那么人們沒有誰不會向自己的雙親奉送大道;假使道可以傳告他人,那么人們沒有誰不會告訴給他的兄弟;假使道可以給與人,那么人們沒有誰不會用來給與他的子孫。然而不可以這樣做的原因,沒有別的,內心不能自持因而大道不能停留,對外沒有什麼相對應因而大道不能推行。
從內心發出的東西,倘若不能為外者所接受,聖人也就不會有所傳教;從外部進入內心的東西,倘若心中無所領悟而不能自持,聖人也就不會有所憐惜。
名聲,乃是人人都可使用的器物,不可過多獵取。仁義,乃是前代帝王的館舍,可以住上一宿而不可以久居,多次交往必然會生出許多責難。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